旗袍起源于中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服装。

谈到旗袍时尚的开始,一般认为是在20世纪和民国时期,郑先生说“原来清代妇女穿短衣,而不穿旗袍,民国以后才采用旗袍”至于具体年份,之前的研究比较模糊。周希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都认为旗袍是在1921年后流行的。周还从1923的画报资料推断,当时上海的几十个人中,所谓的旗袍也不过一两个。事实上,鉴于当时上海新闻界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性,一种新文体的流行必然会引起广泛关注。但在1925年5月之前的《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找到关于旗袍的文字,大量材料为1925年旗袍的出现提供了佐证。在旧帝都北京,也有记载旗袍的时尚始于1925。因此,将旗袍流行的起始时间视为1925是合理的。

关于旗袍风格的起源,学术界有多种说法。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种,以周希宝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为代表,认为旗袍是由清代旗女的长袍直接发展而来的。

但也有学者认为:“民国旗袍虽有类似旗女袍的形式,但已不再有旗女袍的意义。认为民国旗袍是由旗女袍直接发展而来,有失偏颇。”

第二种,以袁洁莹教授的《中国旗袍》[27]和鲍明信教授的《中国旗袍》和《中国近代妇女服饰志》为代表,认为旗袍和旗袍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但同时认为旗袍的起源应该是西周的细筒麻布或先秦两汉的深衣。江南大学崔荣荣教授也在《现代汉族民间服饰全集》一书中说:“有人质疑旗袍是满族服饰...我觉得这些认知都是片面和肤浅的。汉族的袍服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满族的袍服历史渊源从何而来?我觉得答案很容易得到。”国学大师章太炎也认为:“过去诸葛亮做袖子,做铠甲...满人的衣服,他们的袖子和盔甲也在情绪中。”满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蜀汉服饰。

第三种以王余庆的《历代女袍考证》为代表,认为我国妇女所穿的袍服最早可追溯到周、秦、汉、唐、宋、明,并不是只有清代才有旗女穿袍服。他认为旗女袍对民国旗袍有影响,但不认为两者有直接的传承关系,所以称民国旗袍为“旗”袍并不妥当,所以主张将旗袍改名为“旗袍”,“台北旗袍研究会”改名为“台北旗袍研究会”。多年来,台湾省服装界人士一直在呼唤“旗袍之名”。

第四种,以边向阳教授的《论旗袍的流行起源》为代表,认为旗袍是中国服饰传统的西化变体。它结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衣的特点,同时结合了西式礼服的兼容形式,构成了一种既有西方时尚的影子又有别于中国传统长袍的新时尚和服装审美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象征,可以作为中西服装融合的设计典范。同时,他认为“旗袍”这一名称的由来是一种“用词不当”,因为早期提倡旗袍的都是城市新女性、学生等社会群体,他们深受西学影响,追求男女平等,反对封建礼教。大部分是汉人,他们的祖先在清初经过血腥的斗争,为汉族妇女争取到了不穿全式服装的权利,所以他们不可能回到帝王时代。

到了民国,“旗袍”这个名字最终流行起来,是因为在整个清朝,汉族女性的着装仍然保留着汉族女性“上下”的传统制度。普通女子一般不穿袍,贵族女子礼服除外,旗女无论贵族女子礼服还是普通女子日常服装都要穿袍。所以在近300年的影响下,普通人已经习惯了“女人穿长袍=女人的长袍”的历史记忆,所以当民国旗袍开始出现的时候,就会给普通人一种联想,那就是“旗袍”。民国第一批旗袍其实并不承认“旗袍”这个名称,而是“只称之为长衫、袍或袍,与男装混为一谈。2月27日,1926,上海《民国日报》有一篇短文《无旗袍》,建议改名为《汉袍》。还有人建议叫旗袍,绕了一圈,最后还是叫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