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典故

关羽的典故

第一,桃园结义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关羽刘备张飞的兄弟情是为数不多的温情。“我不想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想同年同月同日死。”那一年盛开的桃花树下,三个人为天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从此两人成为不同姓氏的兄弟,传下了“桃园结义”的故事。

从后世开始,三人之间的故事被人模仿,甚至在梁启超的文章中,也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在清朝的一些入会仪式上,参与者表示自己的严肃;

还会特意插上桃枝,象征真心结义,堪比“桃园结义”,而这也足以看出刘兄弟故事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怜悯不公,去除骄傲

顾名思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可怜受了委屈的人,除掉土豪恶霸。也许说起这个成语,很多人会说不知道和关羽有关系。其实这个成语很有渊源。它象征着关羽一生中的第一次义举,也是在这之后,他“逃到了卓君”。

少年时期的关羽勇猛刚强,嫉恶如仇,有着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当时19岁的他来到解州县,想见县令陈述报国之志,却不知道县令因为他是无名之辈,不愿意见他。

无奈之下,他只好先住酒店,半夜听到有人在哭。一问才知道,韩守义老人是因为女儿被土豪吕雄欺负而伤心落泪的。

原来,由于当地靠近盐场,淡水资源匮乏,当地议员熊璐与权桓勾结,堵塞了多口淡水井,强迫当地百姓去他家取水,但他也要求只有那些漂亮的年轻女子才能去取水。他趁机欺负羞辱韩守义的女儿。

关羽得知后,手里拿着剑去了鲁家,杀了他的家人,救了当地的妇女。正是因为关羽的这一壮举,后来才出现了“哀莫大于心死,除恶务尽”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