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国十大古典歌曲的由来。
中国古韵,谈十首名曲。十大古代名曲分别是《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吹笛打鼓》、《渔父问答》、《喧嚣十八拍》、《汉宫秋月》、《春雪》。据专家考证,这些古代名曲的原谱大部分已经失传,今天流传的音乐书籍很多都是后人弄虚作假的作品。这些乐曲被历代音乐家戏称为十大古乐名,以历史典故为侧衬,借古人往事,以壮声势。
一、被善意无限夸大的友谊――山流水
早在公元前4世纪,春秋战国时期,郑的列御口在《列子·唐雯》中就记载说:“善于击鼓,善于倾听。博雅敲鼓弹琴,志在爬山,钟子期说:‘好,我和泰山一样高。’决心运行水,钟子期说,“这很好,它就像一条河。' ……"
因此,这个佳话流传的最直接原因是博雅和钟子期之间的相互了解。当知音走后,博雅毅然断了弦,失声了。岳飞《萧中山》词中的“知己寥寥,弦断谁听”正是博雅当时心境的准确写照。博雅独特的钢琴和抱负,一方面作为对死去朋友的纪念,另一方面作为他独特的学问已经不能被世界上任何人理解,表现出深深的苦闷和无奈。我想,博雅一定也是一个傲慢而杰出的人。他的音乐忽高忽低,一般人自然很难理解他音乐的精妙。这就是为什么博雅感到孤独,并发出知己难求的感觉。
《山流水》之所以能被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古籍记载和转载,与当时的“士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先秦时代,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很多士子国家观念淡薄,对所属诸侯国不忠诚。这些有才华的人经常在国家之间流动,他们都希望彼此了解。他们希望遇到像知己一样了解自己的王侯将相,以示所学。这是几千年来几乎所有学者的梦想。然而,只有少数人能达到这个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一生的才华,有的人在市场上隐身,有的人老在山中。可见《山流水》之所以在先秦时期广为流传,是因为这个故事背后的寓意是生命相遇的美好和生命失败的遗憾。所以千百年来能引起无数人的共鸣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友谊是其次的。所以这篇文章把“山河”称为千百年来被善意无限夸大的友谊。能引起人们无限向往的音乐和友情,未必是故事的本来味道。
二、刺客的崇高义,名人的独特声——《广陵散》
广陵散又称广陵停,是一种曲调比较激昂的古琴曲。据刘东升《中国音乐简史》记载,广陵散产生于东汉末年。据说《广陵散》这首名曲源于聂政刺死韩翔,因嵇康受到大君惩罚而绝世。因此,古代《宋广陵散》背后实际上包含了聂政和嵇康两个典故。
广陵散各段在井(聂政故里),取韩,死,含志,殉国,沉沦功名,抛剑,庄严迹,微行,大致与聂政刺杀韩的全过程一致。
据《史记》第八十六卷《刺客列传》记载,聂政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武士。当时,朝鲜大臣严穗陵(字中子)和韩翔·韩晶(字夏磊)有过世仇。晏仲子花了很多钱试图收买聂政暗杀夏磊。聂政原本是市场上的“打狗人”,因为要养活母亲,所以拒绝了晏仲子的礼物。后来,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埋葬母亲后,聂政告诉晏仲子,自己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人,晏仲子作为“诸侯之臣”,驱车千里,用大量的金钱邀请他。这份礼遇,聂政自然要回报,所以他“将用为知己”,来报答严仲子。颜仲子说他的敌人是韩。他一直想邀请一名刺客去杀夏磊。但夏磊是朝鲜国君的叔父,身边宗族众多,防守严密,不易成功。聂政立即同意了严仲子的请求。
聂政独自去了韩国首都。到达宜都后,韩在府中已是疲惫不堪。虽然夏磊有大批警卫保护,但聂政像行囊一样暗杀了夏磊。在史书记载中,只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惊心动魄的刺杀场面。“直入,上层刺杀夏累,左右乱。”聂政大叫着,连杀了几十个人。聂政最终将剑指向自己,割破了自己的脸,挖出了自己的眼睛,并进行了剖腹手术。聂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任何人认出自己,给颜仲子带来麻烦。聂政被发现死在城里后,没有人认识他。朝鲜君主悬赏100金提供线索。
后来,聂政的妹妹聂荣听说有一个刺客刺杀了韩翔,被发现死在街上。她怀疑是她的弟弟聂政干的,于是聂荣立即动身去南韩查明真相。当聂荣赶到聂政暴尸地时,他认出了自己的哥哥,哭了起来。聂荣对围观的人说:“这是我哥哥聂政。他受晏仲子的委托去刺杀夏磊。为了避免牵连到我,我破了脸。我不能牵连聂政的名誉。”然后聂荣就悲痛而死。根据索隐对《史记》的注释,聂荣显然误解了聂政的意图。聂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严仲子,而聂荣认为是为了避免连累自己。但聂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列名”,以免聂政成为一个不为人知的刺客。
聂政刺杀夏磊在当时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政治事件。晋、楚、齐、魏等国人民听说此事后,都赞赏聂政“为知己者死”的大无畏精神,称赞聂荣是一个勇敢的女子,一个柔弱的女子,不惜代价“逃之千里”,从而使聂政名扬天下。同时称赞颜仲子“知人能得士”。偏偏没有人对夏累的死表示遗憾和同情。
按照现代人的标准,暗杀一个国家的政府是非常严重的罪行,而聂政也许是最凶残的恐怖分子之一。据《战国策·韩策二》记载,聂政还刺死了在夏磊府的韩国君主韩哀侯。这件事在《史记》中被提及时,只有一句话:“贼杀汉累”。没有提到聂政的名字,只是简单地称为“小偷”,这显然意味着贬损刺客的行为。但太史公对《刺客列传》中聂政的事迹基本持肯定态度。此外,《战国策·隋棠之职》中提到,隋棠称赞聂政为“士之怒”,其精神不弱于秦王。隋棠还说:“聂刺,白洪透孙。”那时,天空晴朗,还有彩虹。言外之意是,聂政刺杀韩翔符合他的命运。可以看出,聂政的行为在当时被视为英雄的行为。
《广陵散》中最早出现的秦乐大约是东汉末年。在东汉蔡邕的《曹勤》中,刺杀成了一个民间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聂政杀死的不是韩翔,而是汪涵。聂政没有刺杀晏仲子,而是为父报仇。原来,聂政的父亲是一个铸剑的朝鲜国王,因为没能及时交付剑而被杀死。所以聂政成了遗腹子。长大后,聂政在山里遇到了一位仙女,并学会了古琴这门独特的技艺。聂政还掌握了视觉,没有人知道他自己。一天,聂政在闹市区打鼓,他说:“观众会走一趟,但马不会听。”。汪涵立即召见聂政,命令聂政当众打鼓。这时,聂政取出藏在琴中的宝剑,一举刺杀了朝鲜国王,为父报仇。后来,倒在聂政身上哭泣的不是聂荣,而是聂政的母亲。这个故事被蔡邕命名为“聂政刺汉王”。
广陵散虽有着无与伦比的调调,却一直被人诟病为“最不平和”、“易怒急躁”,有所谓“大臣凌俊形象”之说。嵇康一定是在刑场上用这首歌表达了胸中的委屈。写《声无哀乐论》的嵇康,一直主张声出于自然,与情绪等主观感受无关。嵇康被处决时的神情依旧。但歌是心。不知道嵇康在面对大君的惩罚时,是如何表现出“雷声大雨点小”、“矛枪相向”的气势,以此曲作为对权力的最后抵抗。
一千年后再听这首歌,我们不禁想起了聂政,想起了嵇康。
第三,伊势雄心勃勃——平沙大雁
据说《平沙雁》是近300年来流传最广的古琴曲,现存琴谱有50多首。与其他名曲不同的是,《平沙大雁》背后并没有广为人知的故事。
平沙大雁最早的版本是明代崇祯七年(1634)的《正宗古音》。正宗的古音是这样解决平沙雁的问题的:
“取其秋脆,风平浪静,云程万里,满天飞。用洪湖的眼光写伊势的心。.....三起三落的完美节奏。第一部戏如鸿雁之客,天上极空灵,雁列相谐,隐而显,若来。它想坠落,想环顾四周,想在空中盘旋;也会跌。呼吸声倾斜,绕着大陆扫了三圈。它倒下了,这需要另一个。三五成群,飞来飞去,睡来睡去,正合适:母子相让,亦可尝之。”
都说崇祯七年时代是明朝内忧外患的时代。朱明王朝快要结束了,全世界有识之士都很担心。此时出版《正宗古音》,或许作者另有深意。上面的解题文字趣味性十足,没有一点悲怆的感觉。或许,“借鸿雁之志,写史燚之心”这句话才是中心点,来表现儒家所提倡的“穷则独善其身,成则济世”的思想。
伊势是一个隐士,指的是一个隐居在山里的学者。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易》曰:“天地合,圣贤隐。”从现实洪流中退下来的文人,在山野找到了最后的栖身之所。中国自古就有“大藏朝,中藏城,小藏野”的说法。中国文人及其作品深受中国隐逸文化的影响。虽然伊势“远离江湖”,但他的社会影响力有时并不弱于那些住在庙里的人。
一个真正的隐士,应该是“只抓栖木,不图功名”,但渐渐地,自魏晋以来,隐逸趋于极端化、世俗化。有些隐士,他们不仅“沽名钓誉”,而且“沽名钓誉”。他们把隐居当作获得名声和功利的手段。有些当权的人,为了博取李习安下士的美名,刻意迎合隐居深山的文人,有的甚至不惜以“假隐居”来指控“高隐居”。
《晋书第六十九传》记载,隆安二年(399年),东晋权臣桓玄(桓温之子)发动叛乱,控制了东晋朝政。魏晋以来就有隐士,但当时一个也没有。桓玄感到非常丢脸。为了博取礼贤下士的美名,他赶紧派人去请西晋著名隐士皇甫谧的第六孙。让皇甫羲之先隐居山林,由桓玄资助各种费用。然后桓玄称皇甫谧之为文学家,却指使皇甫谧之故意不服,然后桓玄称皇甫谧之为“高适”。这个故事成了全世界的笑话。当时人们称这种隐士为“隐居”。
很难做到完全与世隔绝。从古至今,像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纯文人是很少的。在古代,隐士大多为世人所困,或因言获罪,最后隐退山林幽处,或许只是为世人所做的一种姿态。表面上他们超然物外,内心却可能永远不平静。
从这个角度来说,《平沙大雁》的歌中之音、歌外之意,蕴含着对那些想扬名立万的人的鼓舞,对那些因词而退山的人的慰藉。
第四,桓伊在笛子上做了三条线――梅花三条线。
梅花,壮志豪情,冰肌玉骨,凌寒余香,一直是文人墨客倾慕的对象。《梅花三弄》是一首笛子或笛子曲,后来被改编成钢琴曲。“三农”就是把同一个曲子反复弹三遍。这种反复的处理,旨在描写梅花在寒风中的豪迈、不屈的性格和奋进的精神。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东晋将军桓伊为狂人王徽之演奏三首梅花的故事。这个典故在《晋书·列传》五十一、《世说·丹》二十三中有所记载。
王徽之奉召到东晋都城建康,所乘船只停泊在清溪码头。桓伊恰好在岸边,王徽之和王徽之互不相识。这时,船上一位客人说:“这是叶欢国王(桓伊叶紫)。”王徽之命人对桓伊说:“文君山吹笛子,试着吹给我听听。”桓伊此时已是高官,但他也久闻王徽之的大名,于是下了船,上了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吹着笛子,弹着梅花三弄的曲子,妙不可言。玩完后,浣衣立刻上车离开了。双方一句话也没谈。晋人心胸宽广,不拘小节,光明磊落,由此可见一斑。
据《晋书》介绍,桓伊为武将,封为右军将军,掌管豫州一切军务。也许是音乐陶冶了他的心灵。桓伊谦虚朴实,性格不张扬。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不回避。正是因为这种性格,他才能静下心来研究音乐。《晋书》称赞他在这方面才华出众,“好乐为一时,江左第一。有一支柯廷笛,我自己也经常吹。”
东晋太原八年(公元383年),秦朝末年的苻坚抛兵攻打东晋。时任中郎将的桓伊,状元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衍,在水中击破苻坚(即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宰相谢安也因保存金的功绩而入仕到太保。后来晋孝武帝的弟弟司马道子与谢安发生了权力之争,多次诋毁谢安。晋孝帝对谢安产生了怀疑,逐渐开始冷落谢安。桓伊为此很不公平。在一次宴会上,桓伊为晋孝帝演奏了一首悲伤的歌曲《怨诗》。诗中他唱道:“君臣不易,独好臣难。忠实不明显,但有怀疑。周··《金微》未出版。推心助王政,二叔反对造谣。”其“音段宽厚,音准可观”。这让孝武帝和晋武帝非常惭愧。谢安也被它感动了。
“梅花三弄”典故中的另一个主角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曾担任黄门侍郎。王徽之行为怪异,故作超然,才华横溢,放荡不羁,当官不务正业。
王徽之曾经是大将军桓冲手下的骑兵军官。桓冲曾问他:“你在哪个办公室工作?”他回答说:“我不知道官署是什么,但我经常看到有马进来,好像是马谡。”桓冲又问:“朝廷有多少兵马?”他回答说:“你不问马的数目,怎么知道呢?”桓冲又问:“最近死了多少马?”他回答说:“你不知道生,怎么会知道死呢?”
王徽之的回答很幽默,但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西汉时丞相府有个马谡,东晋时军中没有马谡。为了显示自己的超然,王徽之故意称马谡。后来到了宋代,陆游曾经写过一首诗“文博士写驴券,部从军判马谡”,就是王徽之的典故。上述对话中的“不要问马”出自《论语》和勤劳的乡镇。原来说孔子的马厩着火了,孔子“不问马”,只问有没有人受伤。“不知道生,怎么会知道死?”有一句话,出自《论语·先进》,原文是“陆机问鬼神,孔子曰:‘不能服人,何以服鬼?’敢问死神。说:‘你不知道生,怎么会知道死。”王徽之答非所问,令人捧腹,但每句话都有来历。其足智多谋,学识渊博,令人钦佩。
桓伊温文尔雅,而王徽之则大胆博学。虽然他们一句话都不说,但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正是桓伊与王徽之的不期而遇,才导致了《梅花三弄》的诞生。
1972年,作曲家将古曲《梅花三弄》改编成钢琴曲,其主题是的词“卜算子”,即“乔不争春,只报春。山花盛开时,她在灌木丛中笑。”姜育恒曾经唱过一首流行歌曲“梅花三弄”,这首歌也是从一首古老的歌曲中摘取的。歌词里唱道,“红尘自有痴情,莫笑痴情。要不是有些寒骨,就梅花香了。问世间如何,只教人生死相许,看世间有多少故事,才是最迷人的梅花三弄。”从流行歌曲的角度来看,也算是一部佳作。
而现代人玩古俗,无论是表现政治品格,还是表现男女之情,毕竟缺少古人的清高优雅,品味高低就不用说了。
五、拉山,虞姬无奈――《十面埋伏》
《山海经》第七卷《海外西洋经》中提到了一个神话中的神。“兴田与天帝斗,帝破头,以乳为旨,做事小心翼翼,手舞足蹈。”后人说:“团结的舞蹈总是激烈的。胸腹部第一,苍天对我的惩罚是什么?”陶渊明也有“兴田共舞,凶志常在”这样的诗句。每当看到这些文字,总会让我想起历史上一个惊天动地的人物。此人也“常怀大志”,有“拔山励志”的过人精神。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耀眼的身影。这个人就是项羽。如果中国有战神般的人物,项羽无疑应该是首选。
项羽有着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气势,古今少有。他是一个不屈不挠的英雄,秦朝的终结者。
项羽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建立强大的政治联盟。秦死后,天下纷争。项羽曾经自称西楚霸王,以裂土立英雄为王分封天下。然而这次分封之后,诸侯们并没有忠于自己。由于他的残暴和不明确的奖惩,他在王子中缺乏可信度。我回到徐州不到几个月,就已经在造反了。正如贾谊所说,仁义,攻守不同。这里的仁当然是政治手段。项羽显然不是一个有政治智慧的人物。
公元前202年前,楚汉之争告一段落,双方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以南)交战,三十万汉军包围了十万楚军。为了打击对方的士气,汉方要求士兵唱楚歌。大多数楚国士兵已经离家很长时间,厌倦了多年的战斗。楚军有人开始唱衰,军心彻底动摇。眼看大势已去,项羽也是黔驴技穷,对于吉唱道:“拔山则怒,不利则不死。”不死能怎么办?这是什么?虞姬道:“汉兵已急,四面有歌。陛下都累死了,一个妃子怎么过日子?”唱完之后,他拔剑自杀了。项羽后来逃到了乌江。面对汹涌的河水,他仰望天空,叹息道:“今日杀我,非罪也。”于是他拔剑自杀了。
后人根据这场战斗,制作了两套著名的琵琶,武曲的《十面埋伏》和《霸王别姬》。《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琵琶音乐楚汉。这首曲子在明代王有鼎为明代琵琶演奏家唐应增所作的《唐琵琶传》中有生动的描述。此曲一开头,便是两军决战,一时“天地之音,瓦房飞。”“金声、鼓声、剑声、马易声”此起彼伏,然后是一片寂静。胜负可知,一声凄婉的《楚歌》响起,英雄末路的项羽发出了“悲歌慷慨之声”“霸王别姬之声”,接着是“大泽追马之声”“乌江王自刎之声”“我骑着马去争一个王声”等等。
在《十面埋伏》的高音里,既是胜利者欢快的号角,也是失败者超凡脱俗的精神。
6.江月什么时候拍的年初人物照——《夕阳笛鼓》
《晚霞笛鼓》是琵琶文曲,又称《晚霞笛之歌》。此外,还有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等不同版本。有人认为“夕阳笛鼓”的构思来源于白居易的《琵琶行》。例如,浔阳琵琶的名称取自《琵琶行》中的第一句“我在浔阳河上送客,夜晚枫叶和成熟的灯心草在秋天沙沙作响”。其实夕阳笛鼓的意境和琵琶大相径庭。在历史上,更多的人认为《夕阳笛鼓》的音乐内容和意境来自张的诗《春江花月夜》。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改编自《夕阳笛鼓》的管弦乐,直接命名为《春江花月夜》。
《夕阳笛鼓》的旋律基本来源于《春江花月夜》的诗意。奇怪的是,从唐宋到明初,各种诗评家对这首诗关注甚少,自然也没有人认可它是一部杰作。这首诗是明代以来才收入《唐诗选本》的。明代钟惺在《唐诗归来》中评论说:“浅谈使人心酸,多愁善感。他们读不下去,也读不腻。他们把‘春江花月夜’这几个字提炼成了一种奇异的光,不可分离,不可组合。真的是化学手。”清代王夫之《唐代诗选》卷一说,此诗“句句翻新,千丝万缕,以动古今之心,使人感同身受。它的性质是独特的,但很容易积累。”清末王闿运在知望的《唐诗源流论》中这样评价这首诗:“张的《春江月夜》用的是‘西洲’的体式,为大家所绝。”
《春江花月夜》只有一首,唐代也只有一首。《夕阳笛鼓》的琴声阵阵传来,画声画影,《春江花月夜》中描写的诗情画意出现在眼前,让人仿佛梦回唐朝,继而对唐朝的万千气象无限折服。
七、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话――《玉桥问答》
《三国演义》开篇几句:“白毛鱼柴在江上,看惯了秋月春风,一壶浊酒欢相逢。古今多少事讲过?”可妙解古歌《玉桥问答》。
玉桥问答是一首古琴曲。保存下来的谱最早见于明代萧鸾(1560)的《行庄太阴续谱》。萧鸾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古今繁华废如一掌,青山绿水固若无垠。经过一千年的得失,这只是一个词。"现代秦雪·晋楚说这首歌:"歌意深沉悠长,神态洒脱,但巍峨的山,壮阔的水,斧的丁丁,声的叹息,在指间若隐若现,问答期使人想起山。"
渔民作为“圣人”和“道”的化身,由来已久。在《庄子·杂篇·渔夫》中,有一段孔子和一个渔夫的详细对话。在交谈中,渔夫向孔子解释了道家无为的境界,孔子惊叹不已,称渔夫为“圣人”。
历史上“薪”的代表是汉武帝的大臣朱买臣。朱买臣早年出身贫寒。他经常上山拾柴,靠卖工资为生。他的妻子离开了他,因为她受不了贫穷。
《玉桥问答》这首歌,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青山依旧在,夕阳几度红”,就这样停滞在人间,消失在“鱼柴问答”优雅别致的旋律里。这种境界很神奇,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虽然很向往,但是做不到。
八、胡笳脱胎于胡,声声不息――胡笳十八拍
从文采和武功来看,曹操应该是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一个连吴伟都欣赏的人,虽然是个女人,也应该是个顶级人物。这个人就是蔡琰。
作为一个熟悉音律的天才,她把钢琴曲《胡佳十八拍》留给了后人,位列古曲十强。在文学上,她留下了《东方颂》、《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名篇。郭沫若这样称赞《胡笳十八拍》。“这就像一个无尽的海浪,这就像一座活火山喷发熔岩,这是整个灵魂发出的呼喊。”郭沫若还把《胡笳十八拍》称为“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一首抒情长诗。”至于悲愤诗,人们认为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可以和建安七子相提并论。
蔡琰生于乱世,早年家境不幸。再加上他一生中的三次婚姻,他的命运非常坎坷。或许苦难才是伟大艺术作品的源泉,也正是这些别人不曾有过的经历,才让蔡琰为后人留下了杰作。她的成就和才华不亚于建安七子。由于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坏规矩,蔡琰在《后汉书》中没有被单独列出,使她无法与同时期的其他历史人物并列。她的事迹没有载入《儒林外史》和《文远列传》,而是以“董思之妻”为题列入《后汉书·女传》。《后汉书·女传》中关于蔡琰的文字不多,但评价极高,说她“有一丝运动闲适。”区光明强,给我看关童。"
蔡琰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所以她熟悉中国和胡乐。《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根据匈奴乐器胡笳的特点而创作的一首乐曲。在这首歌中,她将中国音乐和胡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胡花剑十八拍》成为古代少有的中外合奏曲。
九、离家千里,一位宫女在此住了二十年——《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原为琵琶曲,后被改编为二胡曲。《汉宫秋月》虽然被列为十大古曲之一,但它的历史并不长。音乐的主题不是很明确。很多相关文章都隐约说过,这首歌旨在表达古代被压迫的宫女们的辛酸与悲伤。有文章称,这首歌详细描绘了宫女们在一个秋夜,面对明月,心中无限悲伤,对爱情有着强烈的渴望。
汉宫秋月大概和汉宫的秋天有关。《汉宫秋》是元末戏剧,作者马致远。《汉宫秋色》讲述了王昭君和他的亲人的故事。
宫女住在深宫,不自由。时间长了,自然会产生反感。另一方面,西汉词人邹杨曾在《致狱中梁王书》中感叹:“女子无美无恶,入宫吃醋。”三千嫔妃宫女,满脑子想的都是跟皇上争宠,怎么可能不吃醋?然而,汉宫秋月的苦涩并不是我心中永远的脆弱。汉代的宫娥身体强壮,可以陪皇帝骑马打猎,在宫中的活动也比后来的宫女少受限制。所以,他们抱怨,也不平淡细腻。
汉朝也有不抱怨的宫女。有个有趣的民间传说,汉朝有个宫女叫元宵,饺子做得很好。她每天都非常想念家里的父母和姐妹。她的真诚感动了皇帝。之后,每年正月十五,汉武帝批准家家户户做汤圆,点灯笼,让皇后宫女出宫与百姓同乐。那一天,元宵在灯笼上写下“元宵”二字,带着自己包的饺子出宫与家人团聚。
让我们抛开遥远岁月的辛酸,听汉宫秋月,赏十五宵远。不是很快吗?
十、它的音乐是崇高的,它的和声是稀疏的―《春雪》
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为春秋时期晋国音乐家或齐国的刘所作。现存钢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公主》是两部器乐作品。魔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以万物为春,风无动于衷;《白雪公主》凛然清净,雪竹之声美矣。”
阳春白雪的典故出自《楚辞》中宋玉答楚王一文。楚襄王问宋玉,楚先生身上有没有隐藏的美德?为什么人民不这么称赞你?宋玉说,楚国有歌手,最早唱的是《下里巴人》,全国有千千万万的和事佬。歌手唱《杨阿斜路》的时候,只有几百个中学和事佬。歌手唱《春雪》的时候,只有几十个中学和事佬。当宋中加入一些高难度的技艺,即“招商雕羽,杂以征”时,中院只有三人。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高和寡。”越是《春雪》这样高雅复杂的歌,能唱的人越来越少,也就是歌高唱少。
“春雪”这个典故说明不同的欣赏者在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音乐的艺术性越高,欣赏的人就越少。不得不承认,这种差异和观众的主观口味有很大关系,有时候很难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正如西晋葛洪在《广皮》一书中所指出的:“观之,听之,甚好,而爱恨难合。”对于听惯了桑坚普尚的歌和下里巴人的声音的人来说,当然无法体会阳春白雪和湟中大路的优雅。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现在的人欣赏音乐,大多是“越好听越好,舒服点越快。”
“雪与谁歌唱,有许多习俗。”多元化的世界,离不开“雪歌”和“俗情”。任何音乐越受欢迎,支持它的人就越多。这和今天票房收入最好的往往是流行歌曲演唱会是一个道理。当然,高雅艺术有其自身的价值,时间越长,就越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