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的起源是什么?

打油诗的起源是什么?

打油诗虽然不太讲究格律、对仗、平仄,但一定会押韵,一般都是五七句组成。打油诗经常被用来嘲弄和讽刺所有的社会情况,它也可以作为一个谜语。以下是边肖编撰的《打油诗的起源》的相关内容。让我们来看看。

打油诗的起源

据说唐朝有个叫张大有的人,平时喜欢写一些俗诗。有一天,雪下得很大,天地一色。张大有突然变得诗意起来,唱了一首《雪诗》:

江山一般,井里有黑洞。

黄狗白,白狗肿。

《首富》以其幽默风趣的打油诗,生动夸张地描绘了雪中奇景的特征。所以人们就把这种俗而过瘾的诗叫做“打油诗”。张大有从此出名了。

又是一天,雪下得很大,张大有在一个官员办公室的墙上写了一首诗:

六个从天而降,

街前,街后,琼瑶。

总有一天天会晴的,

制造扫帚的扫帚,

做一把铲子。

师父登上大殿,看到墙上的句子后大怒,于是派人去抓张大有。张大有愤愤不平地说,“我怎么会写这么乱的诗!如果你不相信我,何不以一个题目当场试试我的诗?”恰好当时南阳被叛军包围,到处求援。县太爷以此事为题,命张作画油为诗。张大有立即吟诵道:

百万天兵降南阳,

师父连连称赞:“有气魄!墙上的诗一定不是你写的。”并催促赶紧唱。张大有又唱道:

没有帮助,也没有食物。

一天,这座城市被攻破了,

哭爹,哭爹,

叫妈妈,叫妈妈。

这首诗的风格和墙上的一模一样,县祖父被逗笑了,于是他把张大有关了起来。

这两首诗的前两句像诗,后三句俗而滑稽,其实也是人们愿意讲的原因。

起源之一

打油诗起源于唐代民间,此后不断发展,显示出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有时也讽刺搞笑。

张大有,唐朝人,只是一个普通的书生。有人说他是个农民,但简而言之,他是个小人物。但是,他的《雪颂》是“一条一般的河,一个黑洞的井。黄狗白,白狗肿”,一鸣惊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打油诗风格,名扬千古。这首诗描写雪景,从全图到特写,从色彩到表情。整个雪,没有一个“雪”字,但是雪的形状和精神都是生动的。选词遣词非常恰当,生动传神。语言粗俗,本色朴素,风使其不同。风格幽默,轻松愉悦,流传甚广,无不惊艳。

第二个起源

中唐时期,有一年冬天,一位高官去祠堂祭奠,看到堂墙上写着一首诗:“雪下了六天,就像玉女去了琼瑶。有一天天气晴朗,所以扫帚做扫帚,铁锹做铁锹。”官员看后大怒,下令以诗人身份逮捕。左右逮捕了张大有,他平时喜欢写这样的诗。为了证明这首诗是不是写的,官员没有急于处罚他,而是要求张再写一首诗。当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张以此为题,脱口而出:“百万贼兵困南阳,无救无粮。有一天,城破了,哭哭啼啼,哭哭啼啼。”两首诗一模一样,大家听后哄堂大笑。连大官都被逗笑了,最后张大有幸免于难。张大有从此出名了。后来人们常把这种诗称为打油诗,用俚语和常用的句子,不求甚词地进入诗中。

历史

宋朝

在宋代的广东,有一个为丈夫送饭的老妇人。她是一个真正的乡巴佬。但当她被苏东坡挑衅的诗句调侃时,她却应对自如,反唇相讥,出口成诗,特别恰当。诗中有云:“我送星辰两乳,我送饭朝寻夫君。”“对错只是为了多说话。你还记得朝廷降你职吗?”这首打油诗的前两句出自苏东坡之口,后两句出自老婆婆之口。当时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被贬广东后,几乎家喻户晓。显然,这两首老太太的打油诗是针对苏东坡坎坷的一生,揭露了苏东坡的晚年和伤痕,戳中了他的痛处。

清朝

在清朝,有一个新婚的新娘。所有宾客吃饱喝足后,开始在新房里大吵大闹,笑得热浪阵阵,直到深夜,还强迫新娘背诵一首诗来表达新婚之夜的心情。这真的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新娘无奈,最后拿了一首歌:“感谢上帝,感谢你,我没有天赋,怎么唱?”我曾经写过一首唐代的诗,‘一夜春光值千金’。“不过,这首歌是认真的,马上就有轰动效应。所有的客人都惊讶地笑了,喜出望外。他们都说:“好,好!”有的说,“新娘赶时间,时间宝贵!”说着,我欢喜地分手了。这首诗的妙处就在于最后一句,虽然是引语,但此时此地,它是独特而神秘的,可以不用文字来理解,也可以不用文字来神奇。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到了现代,打油诗成了很多人的杰作,成了取乐讽刺的工具。而且内容和题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思想、要求和愿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打油诗的艺术风格没有改变。比如1927之后,蒋介石统一了全国,但各路帝国文人依然我行我素。他们表面上虚伪,实则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别有用心。于是鲁迅先生在《南京民歌》里写了四句打油诗:“大家去扫墓,强盗装正经;沉默十分钟,各想着拳。”揭露国民党的内耗,对他们变相的行为进行辛辣的讽刺。风格幽默,语言通俗生动。解放战争后期,著名诗人袁水排写过一首打油诗,名为《歌颂国民党纸钱》,也很有意思。石云:“我跑到茅屋拉屎,突然忘了带卫生纸。把包里的一百万拿出来擦屁股,很合适。”这是对国民党控制区通货膨胀的幽默讽刺,反映了国民党的经济危机和政治黑暗。语言滑稽、粗俗、可笑。

现代的打油诗更多的是民间小调,通过押韵的谐音,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人们脱口而出的词语联系在一起。有些很搞笑,有些是民谣,有些很讽刺。生动地描述时代的变化和一种社会现象。

鲁迅还写过一首白话打油诗,模仿汉代张衡的名篇《四哀诗》,讽刺当时白话诗泛滥的失恋诗。

我的失恋――一首新的仿古打油诗:

我的爱在山腰。

想发现她的山太高了,

低头泪不沾袍。

爱人送我一百条蝴蝶毛巾;

把什么还给她:一只猫头鹰。

从那时起,你就背弃了我,

不知何故这让我害怕。

我的爱在市区;

想找她的人很多,

一抬头就哭不出来。

爱人给了我一张双燕的地图。

给她什么:糖葫芦。

从那时起,你就背弃了我,

不知何故这让我很困惑。

我的爱在河边。

想要找到她,河水很深,

歪着头流不出眼泪。

我的爱人给了我一块金表;

还给她什么:止汗剂。

从那时起,你就背弃了我,

不知何故这让我紧张。

我的爱在家好;

我想找到她。我没有车,

摇头就哭不出来了。

我的爱人送我玫瑰。

还给她什么:练习穿红衣服的蛇。

从现在开始背对着我。

我不知道为什么――让她走吧。

文学价值

打油诗是作者对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的伪丑的归纳,当然也是对真善美的归纳,但前者是主要的,而不是后者。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只要有可笑可恨的事情,就会有幽默讽刺的打油诗。龙城《新好歌》说:“我也希望党风好,但我不能忘了我的官位!只要职位升到三级,政治自然就停了。也希望党风好,只有车忘不了!而当‘上海’被‘奔驰’取代后,这种特权就会被立即取消。”这反映了党内的一个怪现象,对那些口是心非、两面三刀的干部进行幽默的讽刺和嘲讽,读来可笑可恨。党的作风有问题,社会风气有问题。改革开放时,有人曾借调查研究之名,公款旅游玩乐,于是有人模仿南宋林升的《临安府》诗:“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让游客醉,让杭州变洲!写了一首《公款歌舞》剥打油诗云:“山外青山楼外,公款歌舞何时休?“香风使‘君子’醉,杭州九州遍地。”讽刺那些挥霍人民财富的所谓公仆。

打油诗是典型的通俗文学。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俗”,一些“正统”文人将其视为旁门左道。但文化名人周作人说:“思想文学中的侧身,往往比正统更有趣,因为他们更有勇气,更有生命。”周作人对侧门文艺的高度评价,也可以应用到对很多著名的打油诗的评价上。很多精彩的打油诗确实比很多正统的诗更有趣。打油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以及它的普及性。不仅诗本身有趣、幽默、低俗、讽刺,包容了文史知识,反映了名人的性格、爱好、轶事和思想,而且与诗有关的许多故事也非常生动有趣。正如爱因斯坦在给卓别林的信中写道:“你的电影能被世界上所有人理解”,同样伟大。

轶事和有趣的插曲

唐代诗人张大有先生写过一首关于雪的诗:“山川一般,井有黑洞。黄狗白,白狗肿。”虽然像文字一样清晰,夹杂着村谚,但由于其视角独特、生动幽默、巧妙有趣而受到人们的推崇,这类诗歌被后人称为“打油诗”。这首有趣的关于雪的诗是这类诗中的第一首。打油诗巧在拙,雅在俗。既优雅又和谐的语言,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往往令人过目不忘。有一次,苏东坡遇到两个“不通”的学者,他们认出了‘上文庙’二字。一个说是“文朝”,一个说是“张庙”,争论不休。这时,又来了两个“不讲理”的学者,一个建议:“我们去查歌词(经典)。”另一位更“不可理喻”的学者说:“为什么不去问苏东坡先生呢?”苏东坡听了,开了个玩笑,说:“文人与寺庙互疑,争道更怪;白子先生看了看乐谱,最后问我苏东坡。“它讽刺了迂腐的教育者,无知而好教,反反复复念错字出丑。

北宋理学家、名臣赵?\,秀才,在殿中担任谋士,弹劾权贵,京城素有“强硬谋士”之称。他淡泊名利,不爱栈,从他退役后的一首“打油诗”中可见一斑:“腰金已退,消息正常;世人欲知高寨老,不过是高村赵四郎。”诗里说我已经退休了,这并不稀奇。我的官衔和职位早就过世了,不可能再找到当年的人了。有的只是农村赵家的老四。从权贵到平民,角色转换的反差如此强烈,但赵迪却能从容应对。可以说,她不辱不惊,也无意去留,在“把品质还给洁癖”上很有胸襟。这首诗所透露的“个人消息”表明,赵迪先生是一个真正的名人,洒脱,是一个在官场沉浮、人生之船终于停泊在家乡锚地后的解脱,是一个无形的对大象的逾越。我相信他不会患上什么“退休综合症”,大概也不会尽力发挥自己的“余晖”。

有一首“打油诗”是歌颂石塔的,令人发笑:“从远处看,石塔漆黑一片,顶细底厚;一天翻过来,底细顶厚。”句子乍一看很俗,其实粗中有细,蕴含着“置换法”的哲学思想被考察事物的主客体一旦换位,就会是另一种气象。如果《石塔》的作者是陈升和光武,他们不仅会觉得可笑,还会觉得深藏不露,神秘莫测。因为这座石塔的形象是封建王朝权力的象征,所以“有朝一日翻过来”表达的是一种多么慷慨悲凉的感动干坤的情怀和抱负啊!不就是作者对王权和改朝换代的蔑视宣言吗?这时候再看简单平实的文字,就有了为震撼人心的真相铺路的乐趣,读起来越来越有意思。

由于五行打油诗不受格律的限制,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心意,生动活泼,在民间广为流传。近代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在率兵到徐州时,曾写下一首植树诗:“老冯住徐州,绿树成荫;谁砍我的树,我就砍下他的头。“看完之后,我不仅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更会佩服冯先生关心民生、发展农林生产的良苦用心。被誉为“基督将军”的冯玉祥先生的这首诗,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秋八体”,而这首植树打油诗也保持了其一贯的“秋八体”风格,让人会心一笑。

现在社会上还流传着一些民间即兴打油诗,讽刺社会弊端,描绘奇异世界。比如“舌头不弯曲,眼睛不转圈,抽烟不抽烟,说话不着边际。”“一个?两个?漱口,三?四个?是酒,五?六个?手不对,七号?八个?扶墙行走》,生动地描绘了酒鬼的狂饮,令人陶醉,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再比如“嘴里没味道,开个现场会;要解决问题,就组织检查组。”“年龄宝贵,文凭更贵,根子硬的话,两者都可以扔掉”等。,形象地反映了官场作风和人才使用的畸形现象,幽默地反映了民众的心声,起到了警示世人、规划人心的作用。

打油诗的讽刺锋芒自然不会放过贪官污吏和肖骁。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因为他的书法,所以他能写他的手,所以他去哪里都写,这是一个伟大的遗产。出于不同的目的,他被要求在政府学校和餐馆写很多牌匾。墨宝在江西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南昌。民间遂有“打油诗”作写照:“东湖、西湖、洪城上下古月湖;南有长清,北有长清,街上有胡长清。”可见铭文之多。胡长清的题词不仅仅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大量卖艺,平均每次有5000到10000个“点缀”。到他崩溃的时候,已经有近1000张图片被题刻,他的收入惊人。他的一个朋友对此不以为然,写信劝他,并附“打油诗”嘲讽:“男厕所,女厕所,男女厕所;写东,写西,写东写西。”他太沉迷于写作,连厕所的牌子都不放过。试想,就这样,没有自尊自爱。可惜好景不长。胡长清卷入了一场贿赂案,他的罪是不可饶恕的。他又很忙,就请他题字。再看南昌城,又是另一番奇特景象:突然,刮起了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