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中学历史
上世纪初,葡萄牙的耶稣会士应澳门天主教教区主教的邀请,向中国高要县派遣传教士。耶稣会士秉承促进本土文化与基督福音融合的精神,于1917在广东肇庆创办了海兴中学,对青少年进行教育。1950因战争和不同的政治局势而关闭。后来,葛振东神父等耶稣会士来到澳大利亚,见证了澳门的经济萧条,接触了无数贫困家庭。于是,1955年,在澳门高楼街重新开办海兴中学,为贫困失学儿童提供基础教育,传播福音,模仿孔子。到1959,葛神父调到葡萄牙,校长一职空缺。
1955年,谭志清神父刚从欧洲回到澳门,在圣约瑟神学院当了12年神学教师。20世纪50年代,大量移民抵达澳大利亚,其中不乏贫困儿童。为了解决招生问题,谭神父在1956被送到圣玫瑰学校当校长。1959年,谭神父接任海兴中学校长,校务蒸蒸日上。1964和1974,圣劳伦斯教堂尚洁1号圣约瑟夫修道院增设初中和高中。与此同时,多蒙主教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关心和支持。1975年7月,他任命教区牧师刘志超神父为副校长。1995年,高楼街道原小学拆迁新建,现新建中学。至此,海兴中学逐渐成为一所拥有小学和幼儿园的完全中学。1997年,由于初中学历的就业或失业人员较多,谭神父再次秉承耶稣会士的办学精神,在夜间开设了4、5、6号课程。
46年来,无论在圣罗斯学校,还是在海兴中学,谭神父都以大爱秉承“弘扬正义、服务穷人”的耶稣会校风,以有教无类为校规,以宣讲人生道理、传播基督福音为榜样,以推进人格教育、发展人性、研究科学、造福青少年为己任。2002年7月,谭神父退休,蔡先生接任第三任校长。
2002年,蔡校长上任后,对幼儿园部的课程与教学进行了改革,用两名正式教师来教一个班,并致力于推动多元智能活动的教学。在小学里,两名幼师继续担任班级教学实验。在中学部,努力推进课程、教学和评价的改革。
2003年5月,耶稣会委托我校成立海星教育资源中心,以“资源共享,以德经营”为宗旨,为澳门教育界提供教具、课程、游学等教育服务。
2004年2月,成立了成人教育部,并开展各种课程,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持续学习的终身学习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