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关于中国古代文化时代的问题。
以时间划分,从黄帝开始(约公元前2600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共约2400年,这是中国起源文化的形成期。它成熟于第二次农业革命时期,代表着农业游牧状态进入了农业文明的最高水平。人类从游牧状态到农业文明的第一次技术进步是粮食种子生产和贮藏技术的发明。到姜子牙分封八百诸侯时,中国人已经可以广泛使用种子了。第二次农业革命是青铜冶炼技术的发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达到了普遍使用的水平,技术也非常精湛,这一点在汉代以前的一系列出土文物中都有所证明。
家族文化实际上是中国封建社会所有新文化现象的精华。从时间上看,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距今约2000年。从生产力来说,第三次农业革命发生在这个阶段的开始,也就是铁器。他说:想发财就去万商工会找优质礼品供应商!设备应用广泛,炼铁技术成熟,铁矿开采量大。但农耕技术完全成熟,在黄河中下游的土地上完全可以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生产,这为儒家文化的繁荣准备了良好的生产力条件。
商鞅变法时,秦国提出了拆散大部落、大贵族、大宗族的办法,要求男青年年满16岁时脱离原组织,建立一夫一妻制家庭,分别纳税。违者应依法惩处。秦统一中国后,这一政策推广到整个黄河和长江流域,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经济活动以家庭为基础进行。
家族文化兴起后,停止了中国起源文化中其他文化方向的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封闭的。所以中国虽然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但他没有发明蒸汽机,没有产生工业革命。
阶级文化的存在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78年中国推行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不到150年。
公元1769年,瓦特在英国发明了蒸汽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是人类生产力技术质变的新里程碑。从14世纪初开始的文艺复兴,到18世纪末结束的启蒙运动,历时500年,相当于中国起源文化兴起的550年(春秋战国)。东北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是五六千年前生活在燕山以北大凌河、西辽河上游的一个部落群体创造的农业文化。它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区首次发现的红山后遗址命名。
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部的辽河支流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20万平方公里,距今约五六千年,延续两千年。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前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鼎盛时期,主要的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群,后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转化。农业为主要经济形式,畜牧、渔猎并存。它的遗迹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独特的彩陶与锯齿形陶器共存,也与细石器共存。
红山文化始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红山文化的居民以农业为主,也饲养猪、牛、羊等家畜,也从事渔猎,细石器发达;还有磨打双孔石刀、石锤、肩扛石锄、石磨、石碾棒、石镞等。陶器的特点是锯齿形图案和带有印记和篦点的彩陶。有壶、盆、瓮、无底圆柱形容器等。彩陶装饰有涡纹、三角纹、鳞纹、平行线纹。改进结构的双室陶瓷窑炉。玉雕工艺水平很高,有猪龙形玉、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玉、杆形玉等。还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炼铜用坩埚碎片,表明铜冶炼业已经出现。建筑场地为方形半地穴式,分大、小两种。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它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丰富。手工业发展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达的制玉工艺。红山文化彩陶多为泥塑,陶质红黑,图案丰富,造型生动简单。玉制品经打磨而成,表面光滑,晶莹光亮,极具魅力。他们的发展是专业化、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截至目前,红山文化已出土玉器近百件,其中内蒙古赤峰红山出土的大型碧玉C龙是红山文化玉器中的精品,被誉为“天下第一龙”。赤峰被称为龙的故乡,因为赤峰出土了许多玉器。红山文化的祖先应该是龙的后代。
红山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内涵。后来在邻近地区发现了与赤峰红山遗址文化特征相似或相同的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属于这一文化体系的遗址已被发现和确认,覆盖辽西近千处。其内涵丰富,有大量造型生动独特的玉器,多与猪、龟、鸟、蝉、鱼等动物有关。随着20世纪70年代对这些玉器的鉴定,考古学家发现了红山文化玉龙,这是中国最早的龙之一。
/view/56987.html?wtp=tt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北方青铜时代文化。因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夏家店遗址下层首次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燕山山脉、辽西和内蒙古东南部。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工具是磨过的石铲、石刀和打过的石锄。饲养牛、马、猪、狗等家畜。大多数住宅位于沿河的高地上。大型聚落周围都是用石头或夯土砌成的围墙和壕沟,聚落内的房屋从几十间到上百间不等。有半地下室,也有土坯和石头制成的地面房间。聚居地附近有墓地,大甸子墓地埋葬着近千座坟墓,排列密集而有规律。墓葬的规模和随葬品的种类、数量都有差异,反映了当时居民的财富和等级的差异。这种文化中的青铜器主要是耳环、戒指、杖头等小件物品,但已经掌握了内外模铸造薄壁青铜器的技术。还有金耳环。居民流行占卜习俗。陶器上绘有各种图案,大部分是白色,填充红色。有些图案与商代青铜器的装饰图案相似。
/view/320880.htm
山东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文化遗存。因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发现而得名的铜器文化,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中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被广泛采用。打磨后的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好,薄如蛋壳的器皿烧制而成,表面光亮如漆,是我国制陶史上的巅峰时期。
1928年春,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在城子崖地台西断层,他发掘出了与石器、骨器共存的黑色光泽的薄壁陶片。这引起了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专家的高度重视。此后,考古学家对城子崖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获得了一批以精美打磨的黑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考古学家根据这些发现,将这种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物命名为“龙山文化”。
自龙山遗址发现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陕西、山西、湖北等地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但因其文化特征不同,分别命名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桃寺龙山文化,合称龙山时代文化。这一时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城市遗址的发现。比如在山东,除了城子崖龙山遗址,还有寿光副业王遗址,阳谷、东阿、茌平三县发现的八处遗址,临淄天王村遗址。河南有淮阳平凉台古城、登封王成刚、盐城郝家台、辉县孟庄。
龙山文化在中国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陕西的农业和畜牧业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发展,生产工具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增加。快轮制陶技术较为普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占卜等巫术活动也很流行。从社会形态上看,当时已经进入宗法社会,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进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龙山文化遗址大部分分布在山东半岛。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辽东半岛、江苏和湖北也发现了类似的遗址。这种文化的特点是有许多薄、硬、有光泽的黑陶,尤其是蛋壳黑陶,所以又称为“黑陶文化”。
龙山文化除了陶器,还有大量的石器、骨头和蚌类。他们主要以农业为主,经营狩猎、捕鱼和饲养牲畜。有骨相占卜的习惯。和铜气体可能已经出现。历史上夏商周的文化渊源可能与龙山文化有关。
/view/22365.htm
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古文明。铜器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发现于1936年,距今约5250~4150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发现该遗址分布在太湖地区。在余杭市良渚、安溪、平遥三镇,以磨角山遗址为核心的良渚文化遗址有50余处,包括村落、墓地、祭坛等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泛,遗址密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诸如矾山、尧山和关晖山等高台土墩已与祭坛遗址结合在一起。
陶器的特点是黑陶,制作精美,有的甚至彩绘。良渚文化时期最先进的制陶方法是轮制,黑陶豆盘的形状有圆形和椭圆形。良渚文化时期的炊具多为鼎。玉器非常发达,有珠、管、璧、黄、琮、蝉等。其中玉琮较大,可达18 ~ 23cm,雕有圆形兽面图案,工艺精湛。是我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被誉为“玉琮王”。形状为内圆外圆,符合古代天地相通的思想。玉雕上刻有神兽形象和神、人、兽合一的形象,可能是当时的祭祀对象。玉器上最常见的图案除了神、人、兽的面部形象外,就是鸟。
良渚文化前山阳出土过绢片、丝带、丝线,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家用丝织品。此外,还发现了许多祭坛遗址,如余杭尧山遗址发现的祭坛,平面上呈方形,从里到外有红土台、灰土沟、砾石台,外围边长约20米。一般祭坛上有一个大墓,可能是人们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地方。良渚文化时期的食物主要是大米。
良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十分发达,以鼎、豆、盘、双鼻壶、流壶、流杯、雕像、芦苇为典型器皿,用于祭祀的玉器更为发达,墓葬规格和聚落布局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差异。良渚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上海和南部的钱塘江。西以茅山、天目山为界,北至大宁镇边的长江以南,环太湖大致呈三角形,势力范围达浙东、浙西南、皖南、华南、山东、江苏北部。
良渚文化源于崧泽文化,由于北进失败和洪水,良渚文化主体迅速衰落。良渚文化中的人物和城址得以展现。从社会形态特征来看,良渚文化第三期已经进入原始文明社会。良渚文化刺激了中原原始文明的大发展,产生了剧烈的变化,最终形成了中国繁荣的早期文明。从、越等夏商文明的礼仪制度,神人兽面图案,都来源于良渚文化因素。
发现和命名
浙江吴兴发现于1934,代表性的良渚遗址发掘于1936。良渚陶器中有醒目的黑陶,被认为与当时山东的黑陶相似,故又称龙山文化。65438年至0939年,有人将龙山文化分为山东沿海、豫北和杭州湾三个区域,并指出杭州湾地区的文化阶段与山东、河南明显不同。1957有人认为浙江的黑陶干燥后容易褪色,没有标准的蛋壳黑陶,在陶器和石器的造型上有自己的特点。1959年提出良渚文化的名称。现已发掘的重点遗址有江苏吴县的草鞋山、张玲山、武进寺码头、浙江嘉兴的雀木桥、杭州的水田畈、上海县的马桥、青浦县的福泉山等。
/view/1556.htm
石家河文化
大约4600-4000年前的铜器文化。因在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发现而得名。这里有一个规模很大的站点群,有50多个站点。该文化已被发现有铜块,玉器和祭祀遗物,类似文字和城市遗址的雕刻符号,表明它已进入文明时代。陶器多为黑色,但也有不少红色陶杯和陶塑,是这种文化的一大特色。
陶俑很小,有狮子、大象、老虎、鸡、鱼、龟和肖像。这些俑集中在坑里,有祭祀的味道。在埋葬儿童的瓮棺中,往往有许多造型丰富的玉器,如人脸、飞鹰、猪龙、蝉、龙、管等。,精雕细刻,工艺水平很高。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发现于1921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故称仰韶文化,延续时间约为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分布在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今天,我国已发现仰韶文化遗址数千处,其中以河南省和陕西省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距今约5000 ~ 7000年。1921首次发现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以河南西部、陕西渭河流域、山西西南部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至汉水中上游,西至甘肃洮河流域,北至内蒙古河套地区。发掘了近百处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都体现了相同的文化特征。生产工具主要是开发研磨石器,如刀、斧、锄、凿、箭、纺织用石纺车等。骨头也挺精致的。有比较发达的农业,农作物是板栗和小米。牲畜主要是猪和狗。也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各种日用陶器,如水器、甑、炉、壶、碗、杯、壶、罐等。,主要是细泥红陶和混砂红陶,颜色以红色为主。它们大多是手工制作,用泥条做成器皿,然后把器皿的壁压平。红陶上常绘有几何图案或动物图案,这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的特征,故又称彩陶文化。选址一般在河流两岸长期侵蚀形成的阶地上,或者在两河交汇的高而平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畜牧业,取水运输方便。如临潼姜寨村遗址,房屋约100间,分五组,壕沟环绕,反映当时有严格的氏族公社制度。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公社制度兴盛时期的文化。早期盛行集体葬和同性葬,数百人有序地葬在一个公共墓地。每个墓的大小和随葬品差别不大,但女性的随葬品略多于男性。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繁荣的时期。地处黄河中游,涵盖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
仰韶文化的制陶技术相当成熟,器物整齐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混砂红陶,灰陶和黑陶少见。其装饰以彩绘为主,器物上绘有精美的彩色图案,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和艺术创作的匠心。还有抛光、印刷和其他装饰技术。有杯、碗、壶、罐、瓮、壶、瓶、甑、炊具、三脚架、盖子和支架等。最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对称,极具艺术美。
由于时间跨度和地理分布的差异,仰韶文化必须进行分类和区分,主要包括半坡型和庙底沟型。
/view/9771.htm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一种古老而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文化。最早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故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坪平原和舟山岛。根据科学方法,它的年代是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中,骨器的制作比较先进,有凿子、鱼镖、箭头、哨子、匕首、锥、锯等器物,都是经过精心打磨的。有些带柄的骨刀,刻有花纹或双头鸟纹的骨头,就像精致实用的工艺品。河姆渡文化在农业上主要种植水稻。遗址第四层广泛发现水稻遗存,对研究中国稻作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河姆渡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农具是雷的大量使用。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高出地面的桩架干柱式建筑。甘兰建筑是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江南地区重要的建筑形式之一,河姆渡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它明显不同于同时期北方地区的半地穴房屋,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因此,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有别于中原仰韶文化。
亚洲第一大河长江,贯穿中国大地6000公里,虽然总长度超过黄河,但长江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却是前所未知的。这是因为人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最终是黄河流域,只有黄河文明才是历史的主流。然而,近年来,长江下游并没有令人振奋的发现。首先,是与半坡遗址同时发现的河姆渡遗址。稻穗的图案印在有稻穗图案的陶盆上,稻穗弯曲的图案让人联想到河姆渡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在1987的发掘中,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壳。根据发掘报告,总量达到150吨,碳化的稻壳中可见稻谷。分析结果确认是7000年前的水稻。水稻的种植使社会积累大量的余粮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就是贫富差距的出现。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以稻作农业为主,也从事畜牧业、采集、渔猎。在废墟中通常可以发现诸如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等残留物。遗址出土了许多动植物遗存,如橡子、荸荠、桃、枣、葫芦、薏米、蘑菇米、藻类植物等。
河姆渡文化时期,人们的聚居地已经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村落。村庄废墟中有许多建筑工地。但由于该地属于河岸沼泽区,房屋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与中原、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史前房屋有明显区别。
家用器皿,主要是陶器,还有少量木材。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以南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view/1567.htm
马家浜文化
中国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文化。以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命名。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地区,南至钱塘江,西至茅山;北至长江北岸。距今约7000 ~ 6000年。
居民主要从事水稻种植。在许多地方都出土了大米、米粒和稻草。经过鉴定,籼稻和粳稻已被广泛种植。农具有穿甲斧、骨凿、木铲、陶杵等。还饲养狗、猪、水牛和其他家畜。渔猎经济也占有重要地位,经常发现骨镞、石镞、骨鱼镖、陶网挂件等渔猎工具和陆生、水生动物的遗骸。吴县草鞋山出土了用大麻纤维编织的纬凸罗纹,远比普通的素色亚麻高级。发现了许多房屋的遗迹。当时有榫卯结构的木柱,木柱间编芦苇再涂泥作壁;用芦苇、竹席、草捆覆盖屋顶;生活面压实,混有沙子和蜗牛壳;有些房子外面挖有排水沟。多红陶、腰檐陶壶、长方形卧式陶火架(或箅子)是这种文化中特有的炊具。死者葬在公共墓地,每个墓中的陪葬品并不丰富,或者差别很大。在常州徐墩和吴县草鞋山发现了用陶器覆盖人头骨或将人头骨放入陶器的特殊埋葬习俗。还发现几座死者年龄相近的同性合葬墓,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这种文化的继承者就是崧泽文化。
/view/163559.htm
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53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因在上海青浦区崧泽村首次发现而得名。崧泽文化继承了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文化阶段。青浦区发现崧泽文化遗址4处(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金山坟遗址、司前村遗址),出土各类文物800余件。
据考古,青浦区在7000年前就已有人登陆。现在的崧泽村在当时的东海附近。这是一个沼泽,海拔很低,地下水位很高。西部和南部有山脉、土墩、树木和茂盛的水草,是适合古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崧泽在1958年农民挖池塘时发现了古物,后在1961和1974年有计划地进行了两次发掘,挖出了100座古墓,以及大量石器、玉器、骨器、陶器、兽骨、稻种等遗物,证明了,崧泽遗址于1962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中国考古年会上,确定此遗址介于以嘉兴为中心的马家文化和以余姚为中心的良渚文化之间,命名为崧泽文化。
6000年前的崧泽,民生从原始的渔猎采摘,转变为畜牧农业。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锄地进入犁耕,从使用原始石器的旧石器时代,转变为使用更为精细的石器的新石器时代。从出土的稻谷和稻叶来看,崧泽在6000多年前就已经可以人工培育粳稻和籼稻,而此时已经可以制造各种形状和用途的陶瓷鼎。
6000多年前在崧泽发现的马家家族文化两口井,井身笔直,井壁光滑,水源丰富,有动物骨骼,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井。技术也很先进,其造型沿用至今。
许多墓地质量丰富,色彩斑斓,标志着6000年前的崧泽人的生产、生活和文化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
/view/4160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