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主是什么?
提到造物主这个词,必然会让人产生宗教联想。宗教中造物主的形象是神奇的,无处可寻的,让民众无法想象,只能崇拜或鄙视。在信息创造的猜想中,创造者终于有了一副人们可以想象的样子。
如何理解信息创造?信息创造一词的使用并不意味着信息总是具有以事物的形式表达的能力,而只是强调信息具有再生产和表达的特性。信息是要表达的,但事物不是信息的唯一表达形式,甚至不是最优形式。从信息的角度来看,观念和事物都是表现形式,没有好坏之分。要了解信息的创造者,就要了解信息的特性和“意图”。对于信息来说,它并不具备判断环境是否适合其复制的理性,也无法随着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已有的风格来不断适应外部世界,增强自身的复制能力。
信息是无限的,而这无限的信息中只有一小部分是以事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只有一小部分信息有机会在宇宙中以精神、图画、思想、文字等无形的东西的形式表现出来。宇宙中表达的信息量是不可估量的,但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信息从未有机会以任何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宇宙中。
事物形式的信息是有限的,因为事物的形式和种类是有限的。概念形式的信息是有限的,因为头脑的想象力是有限的。更大量的信息从未被表达过。这是因为信息的表达和传播必须以事物为基础,但事物相对于信息而言是物理的、具体的信息,事物世界的规律不是自由的,是极无生命的。一堆信息一旦具体表现为一个事物,那么这个事物就是这堆信息的排列结果的唯一呈现。本来这堆信息几乎有无限的呈现可能性,但是一旦具体表达为一个事物,这种无限的可能性甚至连想象的机会都没有。
信息的本质无强无弱,无善无恶。对于信息来说,人的审美和潮流只是外部世界的随机变量,信息既不能控制也不能反抗。
信息通过把人类社会塑造成一个充满交流欲望却又无法了解交流的社会来满足自身复制的需要。通常,拥有超强传播力的人所获得的经济回报,其实就是信息对人类社会的激励制度。
有人认为信息创造的理念并不新颖,信息是抽象的、无形的、形而上的;事物是具体的,可以认识的,是物质的。在形而上和形而下的问题上,哲学上已经有过无数次的炒冷饭。能有什么新的东西?其实是有区别的。之所以不用给信息扣帽子,是因为在一般理解中,形而上者指道,形而下者指器。换句话说,一般意义上看不见、摸不着的就是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方式,是理解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关键。但信息创造猜想中的信息只是信息,并没有揭示什么,也没有必要在这个猜想中探究人类的命运。两者的区别在于认知维度的不同。相信命运和规律确实能给人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但人们能观察到的命运和规律在宇宙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在几乎无限的时空里,有很多种东西,人只是其中的一种。人们并没有想象到宇宙某个角落的某些信息是以事物或神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种表达所产生的现实美感可能是震撼人心的,但其背后的信息并不会让人骄傲,只会让人感叹或者对自己的命运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