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黄河改道的过程和原因。

简述黄河改道的过程和原因如下:

黄河以“好淤、好决、好运”著称,有“三年决口两次,百年改道一次”之说。据统计,在1946之前的几千年里,黄河决口泛滥1593次,大改道26次。最北分流过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端经过淮河,进入长江。

黄河挟带泥沙形成的堆积地貌是决口的根本原因。1855黄河决口前,魏源发现黄河两岸地势南高北低,认为黄河决口北低是必然的。黄河有没有泥沙,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洪水期海滩淤积,枯水期河道淤积,河床长期抬升。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严重失衡是黄河问题的症结所在。

为此,治理黄河有中游和下游、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小浪底工程)、独派和分派等不同方案。自周定五年以来的2600年间,黄河下游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由南向北摆动的大循环。有无数的突破和转移。

一般来说,金梦是顶点,在北方的津市和南方的淮河这样大的三角洲上,就是黄河的分流和迁移范围。

分流的历史

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以前黄河的路线是:一般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演金、封丘、中牟、开封、兰考;山东省的曹县和单县;安徽砀山、萧县;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郫县、睢宁、宿迁、泗阳、淮阴、涟水、阜宁、滨海等。进入黄海。

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河南杨澜(今兰考县)童洼腔再次改道,再次放回北方,穿过现在的河流,向北流入渤海。

清初,康熙皇帝利用金夫治理黄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没有根治海口,只是泄洪,海口逐渐淤塞,河底逐渐抬高。清代中叶以来,黄河下游决口日益频繁。据统计,从清初到鸦片战争的近200年间,黄河决口361次,平均约半年一次。相比明朝平均七个月左右的爆表,普遍要差一些。

最后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38。为了防止日军西进入侵郑州,蒋介石下令打开郑州花园口的黄河大堤,引发洪水阻挡日军。整条河又向南流,沿、颍河、涡河流入淮河。洪水泛滥,到处都是灾民。直到1947花园口被堵,黄河才回到北路,从山东省垦利县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