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差异,秦岭淮河线两侧的社会文化也有明显的差异。请举例说明。
研究南北文化差异会给我们提供很多深刻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有着深刻的内涵。它可以包括很多分支,比如艺术差异、建筑差异、服饰差异、风俗差异、饮食差异、文学差异、性格差异、方言差异、商业差异等等。
杨毅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是在他的专著《京派与海派比较研究》(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年9月)的基础上修改扩充的《京派与海派的文化成因与美学形态》。在一些大学,京派、海派文化的研究是博士项目的研究方向之一。
第二,前人对南北文化差异的经典论述
○马克思的资本论
“外部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分为两类:生活资料的自然财富,如土壤肥力、盛产鱼的水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如湍急的瀑布、通航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可通航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等。”“在文化早期,第一种丰富的资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更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丰富的资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由于一个国家的气候和其他自然特征不同,对衣食住行等的自然需求也不同。”“人的需求的增加或减少取决于人们生活的气候的寒冷或温暖,因此不同国家的居民必须从事的各种职业的比例是不同的。这种差异的程度只能根据冷热程度来确定。因此可以得出一个总的结论:维持一定数量的人的生活所需要的劳动量,在寒冷的地方最大,在炎热的地方最小,因为在寒冷的地方,人们不仅需要更多的衣服,而且土地也必须耕种得更好。”所以在文化发展初期,寒冷的北方很难有早期文明。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第一类丰富资源的空间配置和组合非常优越,所以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都出现在这个地带。
在文化发展的更高阶段,第二种丰富的资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爱尔兰的不幸起源于古代;石炭纪地层一形成,这种厄运就开始了。一个国家,煤层被侵蚀,又接近一个盛产煤炭的大国,那么似乎大自然本身就做出了这样的判断:面对这个未来的工业强国,它还得长期保持一个农民国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第530页。)“使波兰获得自由的无情的铁的必然性是什么?.....这就是,如果我们不同时获得独立的民族生存,不占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输出地带和波兰的河流,就不可能进行土地革命。”(恩格斯:《关于波兰的法兰克福辩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8,第407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地理位置,尤其是临海的位置,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恩格斯在《奥地利终结的开端》中写道:“资产阶级文明沿着海岸和河流传播。内陆地区,尤其是交通堵塞的贫瘠山区,成了野蛮封建的避难所。这种野蛮尤其集中在德国南部和远离大海的斯拉夫南部地区。这些远离大海的地方被阿尔卑斯山与意大利文明隔绝,同时又恰好位于欧洲唯一河流的盆地。多瑙河非但没有为他们开辟文明之路,反而将他们与更野蛮的地区连接起来。”“多瑙河、阿尔卑斯山和波希米亚悬崖是奥地利野蛮和奥地利君主制存在的基础。”([英]恩格斯:《奥地利末日的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第1517页。马克思还借用了摩尔根的话:“有些(部落)在地理上是如此孤立,以至于他们独自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他人(部落)受外界影响。例如,非洲过去和现在都处于文化混乱状态,无知和野蛮交织在一起;澳大利亚和波利尼西亚曾经处于完全无知的状态。美国印第安部落不同于所有其他现存的部落。它们是连续三个文化时期人类状态的模型。”([德]马克思:《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78,第4页。)
○罗嘉伦《历史的预见》:
“每个民族都有它无法离开的特殊自然环境。这种环境在许多方面极大地影响了这个国家。就气候而言,比如在俄罗斯这种又苦又冷的地方,人们总会觉得受到自然环境的压迫,结果就形成了勇者银璧的民族性格。也许是因为我一年四季都有很多时间处于休眠状态,所以我安静地坐在房间里冥想。从炉边小道消息来看,很多策略很容易做出好稿子。在印度,情况并非如此。一年四季都很热,能量蒸发,人们花大量时间睡在露天,仰望星空,聆听恒河的声音,觉得生命无常,生命渺小,于是崇拜宇宙中印度教和佛教的思想。中国气候温和,文化始于黄河平原,后于长江流域。温带气候不冷不热,容易养成趋于中性的民族性格。”在阐述区域环境与文化类型的关系时,要警惕两种片面、极端的观点,即“环境决定论”和“环境虚无论”。一方面,一个民族的性格和自然姿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土壤和食物等因素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一个不可磨灭的特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气候下始终存在。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地域环境条件外,还受到更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
○康的《论中国的民族气质》;
东南部的人因为性格浮躁,容易激动,容易发生骚乱。但是,过不了多久,血气平复,他们就会对过去感到后悔,不再想着去实现当初的野心。丈夫对Xi志人不忠,他比野人们更热爱生命:他想死能得到什么?.....见湖北苏邪角?脱掉衣服和袖子,搓着手;口为赌言,身有意战;而不敢摸人脸的,怕马托害了自己,听不到革命战斗的消息。这场革命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据显要人物说,东南人多:身先士卒,弃战场,抛头颅,撒丫子就跑的,还有东南新鲜人。……
东南得天之福,划船之利转其智,故文化久冠。他充满了理想,尤其是漫长而神秘的思想,与北方的一个主要修行者不同。.....只有好女巫才会思考,所以上士学的是道家禅,下士拜的是仙巫鬼。他的自由思想相当丰富。只不过没有恒心,所以报复心弱,而有智慧的人则倾向于做嫔妃和女人,自己高人一等,然后贬谪到宋朝产生诗人。——……其文学艺术的繁荣是各属之巨,因其所处的地方、温暖的气候和人们卖淫的习惯而很容易谋生。淮海有渔盐之利,风俗尚奢。结婚不难,丢家容易:所以,倾家荡产流向帮匪;是的,有潜力,但也是非性的。
西南人满山遍野,吝惜自尊,富于独立:虽有亲信,但不善群居;虽然你敢着急,但是你遇到了麻烦,你不想着急求助。虽然你没有帮手,但如果你是私人,你会照顾好自己。一句话,就是自力更生,自我生存,只有自尊,所以我爱自由;只有焦虑的人,才有独特的地方热、民族热、国家热,只有封闭的山和人的知识也是扎实的,所以没有野心,缺乏远见,习惯重,保守,为了生存到目前为止。.....欺君以达快感之风飘,东南人不可独行,尤其不听。他在暖风中聒噪,而且相当沉迷于闺房...人们更重视当下的享受,而不是储蓄;品尝厌世的滋味,因对幸福的渴望而兴奋。有句谚语叫“吃饱喝足,板更厚”(板指棺材):所以,百姓更勤快,才能不节俭而享受当下的快感。文人重视文学和经典,同时艺术也很优秀。现代学者有许多神秘的思想。下面的人奉承鬼神。淫食寺是全国各地最繁华的,巫术的手法也一直特别流行。是因为几乎古老的习俗和苗族文化的接触吗?
北方人凶悍好斗,有自杀倾向。每年自杀人数约占死亡总人数的千分之二。有些人因为衰老而痛苦,他们的急躁和不耐烦也是众所周知的。.....说白了,他偏安帝都,被专制的傲慢所积累,成为官僚,所以很听话,不怎么爱自由;害怕军事力量,不敢谈革命。举个例子,如果历朝历代的外族入国,会不会是第一次北方的都城定居久了,南方的人还在蠢蠢欲动,而北方的土地一片寂静,几乎是他们事后爱抚我,虐待我?心情虽平静,但不易唤起,抵抗力较弱。夏天冷的时间长,习惯了温暖的房间,所以懒,但是怕冷,比南方人强。黄壤茂密,景色古朴;所以诗人哲学家不多,就是国内艺术分南北两派,北派比文派好。只是地势平坦平坦,被太阳晒到的只是大地,所以觉得心胸开阔坦荡,因为内心不快乐。我也不好意思造假。.....南方土地贫瘠,文明程度不高,生活卑微;所以他的家庭是冷漠的,节俭的,贤惠的,女人的妆容和一百年前一样古老,可见他的保守主义是很重的。但是,只有他保守性重,所以欲望小,善于储蓄。虽然他进步较晚,但他是一寸一寸的,他的垮台并不容易。
身体又软又脆。充满恐惧,一个人极其惧怕死亡,只有敏锐的感官:冲刺自己的心智,接触一切,所以他对死亡充满恐惧,在惧怕其他事物的同时,他也惧怕其他事物,对死亡的恐惧是微弱的,以至于成为一种冒险和跳入困难的习惯:是的,今天的生命力在下降,所以看到了。
(子)出轨的冷酷,疲惫,失落;明天会生机勃勃,你会看到烦躁和轻死的热情。.....所以,我希望我的心是沉重的,漂洋过海的人很多;幸感阴,且赌挥家。再加上身体过早成熟,纵情淫乱,十姐妹之风盛行。.....此人猜病心重,报复心也重,每次有了恩怨,需要与对方争斗,或者挖家泄愤。热爱自由,不要同情大众,抗拒官员。.....其海通之地是最早的,其民智开放已久,在群体中得到巩固,尤其富有“群体”的独立性。.....其人心思缜密,技艺精湛;文学的文明姗姗来迟。上士对佛教相当关注...下士迷信神权:盖居总是烦躁烦闷,聊天是为了安慰自己无助的耳朵。
○鲁迅的北方人和南方人;
北方人看不起南方人是一种传统。这倒不是因为风俗不同,我想,很大的原因是,闯入者一直来自北方,先征服了中国北方,然后带着北方人南下,所以南方人在北方人眼里也是被征服的。
二陆入晋,北方人欢喜,明显轻浮,举证又嫌麻烦,就不说了。不难看出,杨玄之的《洛阳伽蓝记》常常贬低南方人,不把他们当同类看待。至于袁,人民分为四等,一是蒙古人,二是隐士,三是北方人,四是南方人,因为他是最后投降的一批。最后的投降,从这一面来看,是一种孤注一掷,这是南方罢工的力量。从那方面来说,这是一个不知道不服从的小偷,一直在跟踪王师很长一段时间。投降是自然的,但做奴隶的资格因此是最浅的。因为浅,所以移的最低,谁都不妨往下看。到了清朝,这个帐被重新整理,余波还在流;如果之后的历史不再迂回,不仅仅是南方人的幸事。当然,南方人也有缺点。权贵南迁,带来的是腐败颓废的风气,北方却是干净的。气质也不一样,有缺点也有优点,就像北方人两者都有。在我看来,北方人的优点是厚重,南方人的优点是聪明。但是,厚重的坏处也是愚蠢,聪明的坏处也是狡猾。所以,有一位先生曾指出缺点:北方人“吃饱了,无心”;南方人是“终日群居,言不如行。”就休闲阶层而言,我认为大体如此。
缺点可以改正,优点可以互相学习。写真集里有句话,北方人是南方人,南方人贵。我不认为这是谎言。看南方的北方人重而聪明,看北方的南方人重而聪明。过去所谓的“贵”,只是当时的成功。现在,这是一个有用的职业。这是中国人的一条康复之路。
○林语堂《吾国吾民》;
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了简单朴素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他们高大强壮,性格热情幽默,爱吃大葱,喜欢开玩笑。他们是大自然的儿子。从各方面看,他们更像蒙古人,但比上海和江浙一带的人更保守。他们没有失去民族活力。他们导致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地方割据势力。它们也为描述中国战争和冒险的小说提供了人物素材。
在东南边疆,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安逸,勤于休息,世故,心智发达,身体退化,喜欢诗歌和安逸。他们是圆滑但不发达的男人和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他们喝燕窝汤,吃莲子。他们是精明的商人,优秀的作家,也是战场上的懦夫,在伸出的拳头落在头上之前,随时准备滚到地上为父母哭泣。他们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中国家庭的后代,在金代末期带着自己的书和画过河。当时中国北方被野蛮部落入侵。
○张爱玲《什么是上海人》:
上海人的第一印象是又白又胖。在香港,广东人十有八九又黑又瘦,印度人更黑,马来人更瘦。习惯了他们,上海人好像都是又白又胖,像奶粉替代品的广告。
第二个印象是上海人很“通”。香港的通俗文学可以用众所周知的公交站牌“想停就停在这里”来代表。上海不是这样的。初到上海,我常常发自内心地惊呼:“好一个上海人!”我去买肥皂的时候,听到一个年轻的徒弟跟同伴解释:“嗯,是张勋的荣誉,立功的荣誉,不是风之香。”《新闻报》上有一个百货公司的开业广告,用阳湖派的平行体裁,写出了实用动人的文字。关于礼物选择不当的危害,结论是:“友谊没什么大不了的!”看似讽刺,实则完全真实,并不夸张。
上海人的“交际”并不局限于文笔流畅,世故老练。我们到处都可以找到真正的精神写作。去年小报上有一首打油诗。我已经忘了作者是谁,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首诗。两位女演员请作者吃饭,于是他写了一首诗:“张女云谷,好如瓶前两张牌。填饱肚子赞:鞋子难找!”多么可爱、曲折的自嘲啊!有无奈,有包容,有放任,这都是疲劳造成的。它看不起人,对自己也没什么尊重,但还保留着对人的亲切感。那汗流浃背的微笑是标准中国幽默的特征。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受现代高压生活的磨炼,新旧文化的畸形产物的交流可能不是很健康,但这里有一种奇怪的智慧。大家都说上海人不好,但是有分寸。上海人会拍马屁,跟风,浑水摸鱼。但是,因为他们有与世界打交道的艺术,所以不能玩得太狠。我对“坏”一无所知,只知道所有的小说都离不开坏人。好人喜欢听坏人的故事,坏人不喜欢好人的故事。所以我的故事里没有一个主角是“完美”的。只有一个女生可以说是理想的,善良的,有同情心的,公平的,但是如果她不漂亮,我怕她有点讨厌。上海人没那么天真。
○余的《上海话》
上海文明最大的心理品质是基于个体自由的宽容共存。
在中国,与上海式宽容相矛盾的是封建统治长期以来一直在滋生的赵婧心态。即使到了封建时代之后,这种心态的改良传承依然散落各处。这种心态延伸到省会和县城,形成一种默契,范围很广。不管过去什么样的洪流起了作用,这种心态在上海都被冲走了。只要不干涉自己,上海人一般不会批评别人的生活方式。与其他地方相比,上海人在公寓和宿舍与邻居接触较少。不得已,几个家庭不得不共用一个厨房或卫生间,但他们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和争吵,因为每个家庭都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由。所以上海人的包容并不表现在谦逊上,而是表现在“互相管理”。在道德意义上,谦逊是一种美德;但在更深层次的文化心理意义上,“各管各的事”可能更接近现代人的宽容观念。承认各种生态单独存在的合理性,承认我们可以彼此冷漠,比通过艰苦的道德训练达到的谦卑更有意义。为什么要卑微?因为选择是唯一的,不是你就是我,或者我不让你就跟你竞争。这是统一秩序下的基本生活方式和道德出发点。为什么可以“管好自己的事情”?因为有很多路可以选择,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谁也不会吞掉谁。这是在承认多元世界的前提下衍生出来的相互迁就契约。
上海文明的另一个心理素质是对实际利益的精明估计。或许是徐光启《几何原本》的残篇犹存,又或许是周围瞬息万变的现实塑造了一种技能。上海人向来比较注重科学实效,受不了慢吞的傻样。
上海人搞科研搞贸易的胆子不大,但算错的也不多。全国各单位都会对一些比较麻烦的事情感兴趣,一般邀请上海人来做比较称职。这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秘密。
上海人不喜欢大餐、美酒和海鲜肉山;我不喜欢“谈山”,谈通宵;我不喜欢连续几天陪一个外国朋友,以示对友谊的忠诚;不喜欢听大报告,自己也不想长篇大论;上海一个文化沙龙办不起来,因为参与者估计损失这么多时间得不偿失;上海人即使有条件也不想住豪华酒店,因为这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实际好处...一切都无可非议。如果上海人的精明只停留在这些地方,也不算讨厌。
海派文明的另一个心理品质是对开放文化的追求,这种追求源于国际交往的历史。
相比之下,上海人面对国际社会的心理状态在全国范围内相对平衡。他们心里从来没有鄙视过外国人,所以不会害怕外国人,也不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尊重。总的来说,他们有点崇洋媚外,但是气质上不太讨人喜欢。我的朋友沙幽默地指出,他的人生态度之一是“崇洋媚外”,可以用来概括上海人的心态。
○赵不眠的《南方人和北方人》:
不管什么原因,北方人赢多输少,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大大咧咧,大大咧咧,大摇大摆的气势。他们认为这是大男子主义,他们认为应该称自己为“男人”。你经常听人说“北方人”,却没听说过“南方人”。经常听说关东汉子,山东汉子,西北汉子,河北汉子,天津汉子,没听说过广东汉子,湖南汉子,福建汉子,江苏汉子,上海汉子。上海是个微妙的地方,那么那里有什么样的男人呢?鲁迅在上海生活多年,只活出了“四个男人”。北方人叫男人的另一个原因是北方人比南方人高。为什么北方人高?据说是从面上吃的。南方人吃米饭。西方人吃面条,因此个子高;同种族的印度人吃的是米饭,比较短。南方人类似于日本和东南亚吃米饭的人,北方人类似于西欧人和美国人。北方人出国,每天吃面包不觉得无聊。南方人不行。他们必须弄些米饭来吃。
北方人喜欢吃大块的肉,大碗喝酒;南方人要把肉切细,煨烂,炸嫩,烫酒温。南方人喜欢吃绿叶,几天不吃,拉不出屎;北方人不在乎,吃肉就能拉屎。北方人喜欢吃饺子,这是他们对中国饮食的最大贡献。南方人喜欢吃馄饨。饺子就是蘸点醋,一次一口。馄饨需要汤碗和完整的调料,只吃半口。南方人喜欢洋葱,而北方人喜欢大蒜。南方人吃咸菜,北方人吃咸菜;南方人吃辣椒祛湿,北方人吃辣椒驱寒。南方人咸、辣、油、甜,北方人干、酸。北方人把吃看做“痴心”,每次吃就是了。南方人称吃为“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