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山水:求心性与修行?
相关公开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GDP增加了约12万亿,城市化人口增加了近10%,相当于10个大洋洲的人口,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了280万公顷,相当于5个上海。同时,耕地减少250万公顷,相当于浙江省1.4耕地;10年间,我们看到了高速公路在中国大地上的铺展。截至2007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1000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在中国的驾车者享受四通八达的便利的同时,我们看到了广袤的土地被打破,当地社区被割裂,自然过程和原材料被切割。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完成,这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主体工程完工。除了世界上最大的大坝,中国还有25000多座大坝(美国有8700座),中国的地表水系统发生了毁灭性的变化,大量河流死亡;1998年,中国经历了20世纪最大的洪水(长江的洪水位最高,虽然总洪量不是最大的),“严防死守”成为妇孺皆知的口号。所以,在随后的10年里,我们看到的是牢牢锁住长江、黄河、珠江和漫长海岸线的百年一遇、百年一遇的防洪大堤。然后,我们看到长江的白暨豚消失了,太湖的蓝藻泛滥了,洞庭湖的鱼死了。10年,全球变暖的阴影笼罩了整个世界,越来越令人毛骨悚然。如果海平面上升、荒漠化离我们很远,让我们无动于衷,那么当我们看到日益干涸的河流、大规模消失的湿地、不断下降的地下水时,我们的危机感就不再是危言耸听了。作为对干旱和缺水的回应,我们看到南水北调工程正在延伸,不久它将成为横跨中国南北的又一道“亮丽风景”。从1999昆明世博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即将到来的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城市的美化运动可谓此起彼伏。我们可以看到,超规模的公共建筑和市政建设,主干道和大广场,造就了这个时代的中国城市景观;2006年初,《国务院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为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于是,景观变化的洪流从水和路网、城市蔓延到广大的乡村和大地;此时,四川汶川地震毁容山河,毁城断路,可怕的景观掩埋了八万条生命。这一切都发生在过去的10年里,五千年间中国的版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景观是社会形态的反映,是社会价值观、审美观和整体意识形态在地球上的烙印。从这些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巨大变化中,也可以看出我们一直在学习,在觉醒,在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的意义,在理解存在的真谛。1998洪水后,1998年10月20日,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灾后重建、河湖整治和水利建设的若干意见》。随后,从1999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改善生态环境的实施方案。2004年2月16日,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提出暂停城市宽马路、大广场建设。虽然城市化妆运动没有停止,但城市景观成为国家高层关注的话题。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2007年党的十七大写入新党章。同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这是执政党第一次将这一思想纳入党的行动纲领,中国的面貌必将翻开新的一页。
中国景观设计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上述社会经济大变革及其在地球上的投影的生动背景下进行的。在有限的篇幅里,显然很难完全展现这一史诗般的宏大场面。我只能从我的亲身经历来回顾我是如何踩着时代的节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的,类似于大戏里的群众演员。
2、十年亲身经历。
土地的生态安全和人地和谐是中国的头等大事。不明智的土地利用和城市扩张严重破坏了地球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使地球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全面下降,包括水旱灾害频发、地球生命系统自净能力下降、物种消失、城市特色破坏等。10多年来,针对中国严峻的人地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城市化问题,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进行不断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我试图在生态科学与景观、城市与区域规划实践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对生命土地的科学认识在景观界面上以物质空间的结构语言体现出来,最终使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的规划更加科学和智慧。
首先在国际上系统地提出了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和方法,然后提出了“反规划”理论和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方法论,并综合应用于国土规划、城乡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多个部委和城市的规划建设决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完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示范工程。
2.1 landscapes security pattern在研究中,我认识到,中国人地关系紧张和矛盾的解决,不仅仅在数量的关系上,更重要的是在空间格局的关系上。因此,早在哈佛大学读博士时,我就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景观安全格局的概念,试图通过建立关键的景观格局来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受中国围棋空间战略的启发,我提出了通过控制空间中的关键模式,即SecurityPatterns,来高效保证某种自然和人类过程的健康和安全的思想,发表在国内外的期刊上。景观安全格局研究的特点是将水平景观过程视为一系列控制过程。这些水平过程需要克服空间阻力,以实现景观覆盖和控制。要实现最有效的景观覆盖和控制机会,就必须占据具有特殊战略意义的要素、部位、空间位置和联系。在中国土地极其有限的背景下,景观安全格局在如何高效利用土地,特别是协调保护与土地开发的矛盾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1998后,先后主持两项自然科学基金,持续研究景观安全格局,并投入大量规划实践。这一基本的方法论探索,为今后的土地、区域、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和生态基础设施网络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当然,许多技术问题还有待克服。
2.2生态基础设施在研究中,我们认识到中国土地生态安全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管理和以单一功能为目标的“小决策”,表现为土地上各种生态过程和景观格局的破碎化和片断化。因此,在将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研究与大量城市和区域景观的规划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我和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团队系统地提出并完善了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EI)的概念,用于整合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将各个单一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整合为地球上一个完整的景观安全网络,并提出了建立城市、区域和国家EI的空间策略。
EI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运动、娱乐、安全住所、美学和教育等。它不仅包括习惯上的城市绿地系统概念,还包括所有能够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和农业系统以及自然保护区系统,并可以进一步延伸到以自然为背景的文化遗产网络。正如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前瞻性的市政基础设施(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城市生态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前瞻性的EI。生态基础设施这个词本身并不是我第一次提出来。国际上有人使用过EI这个术语,但它只是作为一个描述性的词出现在生物防护领域。而我的贡献在于系统而清晰地将EI定义为整合了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和遗产保护功能的景观格局,进而发展成为引导和定义城市空间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现在:
(1)将EI与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结合,强调基础景观结构的综合服务功能,包括雨洪管理、生物保护、遗产保护和休闲等。使EI具有科学的功能测度指标,提高国土规划、城市和区域规划,特别是国土生态安全规划的科学性。
(2)以景观安全格局作为判断和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基本技术手段,并与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
(3) EI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基础结构,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与现行国土和建设规划相衔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基础设施。
最近,环境保护部委托的“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和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委托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所完成的“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研究项目,使我们得以检验建立从土地到区域和地方不同尺度的生态基础设施网络的系统方法。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推广到全国各地的土地和城市规划。
2.3“反规划”
在研究中,我们认识到导致中国系统性城市生态环境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是现行的规划方法论和制度,因此必须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人口-规模-自然”为导向的物质空间规划方法论进行全面反思。现有的城市和区域发展规划方法(即“人口-自然-布局”模式)无法使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生态基础设施得到落实,生态和谐的理想在旧的发展规划模式下难以实现。为此,我们提出了“反规划”的方法,从“逆向”的规划方法和“负面”的规划结果入手,通过建立生态基础设施来引导和界定快速城市化。这种方法强调:
(1)一种“逆向”的规划程序——首先以生活用地的健康安全为名,以持久的公共利益为名,而不是从开发商的切身利益和发展的需要出发,进行城市和区域的土地规划。
(2)“消极”的规划结果——城市建设与非建设区域的关系是颠倒的,体现了一种强制性的未开发区域及其类型和控制强度,形成了城市的限制性和引导性的格局,而把开发区域作为一张多变的“地图”留给市场去改善。这种限制性格局也界定了建设用地的空间,是支撑城市空间形态的框架。它不是简单的“留白”或只是没有建筑面积,而是一个完整而关键的生活用地结构。
(3)综合解决:“反规划”方式试图通过建立生态基础设施这一确保自然和人类过程安全健康的景观安全格局,全面综合地解决国家生态安全、城市生态、特色和形态等问题。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操作方法和大量案例。“反规划”是中国版的景观都市主义,也是中国当前生态规划的可操作方式。“反规划”
一经发表,在城市与国土规划、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等领域引起强烈反响。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引起了规划界一些“权威”的强烈抵制和封锁。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反规划”受到了很多地方和部门的普遍欢迎。我们看到,北京的总体规划是从“反规划”开始的,深圳大张旗鼓地进行“反规划”,台州、东营、菏泽的领导都通过“反规划”找到了走出传统规划死胡同的出路。在国家发改委主持的中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我们也看到了“反规划”的作用。近年来,建设部从城市规划办法的修订到城市规划法的修订,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反规划”思想的影响。最近国土部门的用地规划也在认真吸收一些“反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反规划”宣称,将决定城市发展形态和特色的是景观,而不是建筑;应该并将最终决定城市空间发展和布局的是生态过程和格局,而不是人口和社会经济的预测和假设。
2.4生存的艺术与对传统园林的批判在研究中,我们认识到,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不断地与自然竞争与和解,以获得生存的权利,这是景观设计的核心,也是一种生存的艺术。然而,这种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艺术”早已被上层文化中所谓的造园术所掩盖和阉割。虽然造园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地关系,但这是片面的,甚至是虚假的。因此,要把景观设计确立为一门生存艺术,就必须拨云见日,就必须从批判和揭露封建文人的传统园林入手。所以从1997回国开始,我写了一系列关于园林所谓“国粹”的批判文章,同时也揭露了中国几十年来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误解。这种曝光体现在对圆明园防渗工程的批评上。传统园林的美学和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城市环境建设、城市化妆运动等各种误解的重要根源,是新文化思想运动必须扫除却无法扫除的封建残余。这些批评是一些把中国古典园林视为国粹的年轻人所不能容忍的。他们甚至以风景园林学会的名义发布红头文件,在我2006年国际IFLA会议和ASLA年会的主题演讲上泼脏水。事实上,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误读和歪曲了我的立场和观点。我的立场是:传统园林是珍贵的遗产,我们不应该以继承和发扬祖国优良传统的名义,赋予遗产解决当代中国必须面对的环境问题的重要使命。中国需要新的园林,甚至需要一门新的学科,那就是景观设计。它来源于中国的另一个传统,即关于人地关系生存的科学和艺术,而不是皇帝和学者的消遣艺术。这种生存艺术的传统,才是中国诗情画意大地的真正根基,也是一个肥沃、安全、美丽、健康的“桃花源”的根基。
在当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平衡再次被打破,农业时代的“桃花源”将消失,中华民族的生存将再次面临危机,包括环境和生态危机、文化认同的丧失和精神家园的丧失。这对于景观设计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景观设计应该恢复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来面目,在创造新的“桃花源”的过程中肩负起重要的责任。为了胜任这一角色,景观设计必须彻底抛弃造园艺术的虚伪和空虚,回归协调人地关系的真正的“生存艺术”;它必须在真实的人地关系中,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定位和发展自己,而不能迷失在虚幻的“花园”中;在空间上,它必须通过“反规划”建设生态基础设施,引导城市发展,保护生态和文化遗产,重建天地、人与神的和谐。正如古代的“风水”模式维持着地球上自然过程的健康和安全一样,当代中华民族的生存依赖并建立在一个能够维持生态过程安全和健康的生态基础设施之上,因此这将是当代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
2.5批判都市化妆运动,提倡第一步文化和野草之美。在研究中我们认识到,中国城之所以如此贪洋,景观如此低俗,是小农意识、暴发户意识、封建极权意识的积淀。如果不去除这个尺度,就不会形成高品位的城市景观,节约型的生态城市就会错过中国,广大农村的乡土人文景观和乡土自然景观得不到保护,中国人地关系的危机就得不到解决。我们的城市、建筑、山水,就像胡适批评的文言文一样,充斥着“变态山水”或者文言文所谓山水。他们什么也不说,无病呻吟;远离生活、人群和城市的基本功能需求;他们不仅模仿古人,而且更好地模仿古代洋人和现代帝国洋人。看看那些远离土地与生活的假虚古色古香的园林,所谓的“诗情画意”,与西方巴洛克的颓废基因交配,加上古罗马和圆明园废墟的亡灵,再涂上各种俗丽的化妆能力,再生出中国当代城市景观的怪胎。为了扫除封建污垢,创造当代中国的山水和城市,我们必须把新文化思想运动进行到底,彻底批判两千年来的封建思想,专业批判帝王和封建文人的传统造园思想,倡导文化的第一步之美和野草,回归土地,回归常态,回归人地关系的真实,创造新中国的新农村。这个新农村起源于中国大地,符合当代中国人的需求,可以用当代的技术和材料有效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能源和资源问题,也是中国人可持续生存和生活的新景观。
2.6乡土文化景观和工业遗产也是基于对乡土景观和乡土景观的理解。我们对当地的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并从中学习。20年前通过对“风水”的研究,开始发现当地景观的魅力。“风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地方性的景观,不同于文人和皇室的建筑和景观,其深层含义是其生存的艺术。因此,我从人类系统发展过程中的生存经验和民族发展的文化生态经验两个方面揭示了“风水”模式的深层含义,提出理想的“风水”模式是中国人生物和文化基因的一种图式。1998之后,对乡村景观的研究扩展到了更广泛的乡村和聚落,并更多地与规划设计实践相结合。从云南红河乡土文化景观的研究,到川西平原乡土文化景观的研究与设计实践,再到藏区文化景观的研究与设计实践,再到最近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对乡土景观的破坏,再到广东顺德马岗村的规划案例研究,都体现了我对乡土景观的迷恋。这种文化景观的核心部分是田园,是一种生存的艺术,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千百年来适应自然过程和格局的智慧结晶。它承载着特定区域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历史,同时也为当代人应对生态环境和能源危机带来了新的希望。
面对新农村建设的高潮,我预感到乡村景观的大规模破坏即将到来,所以在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时,我向国务院领导提出了两个关于保护和谐社会基础的建议,即尽快构建土地生态安全格局和乡村遗产的景观网络的建议和建设大运河国家遗产和生态廊道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采纳,积极推动了国家文物局第三次文物普查,关注了地方文化遗产。还积极推进大运河国家遗产廊道研究和大运河申遗工作,推动环保部开展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基于对乡土景观和乡土景观的理解,我们开展了对中国工业遗产的研究和改造利用。中国的工业遗产长期未被纳入国家文物保护体系,大量看似普通、锈迹斑斑、“丑陋”的工业遗产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被彻底破坏。就像我们曾经对待古老的城市和街道不文明一样,我们正在迅速摧毁工业时代留在中国大地上的遗产。因此,从1999开始,风景园林与本土设计研究生院开始了工业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实践,包括广东中山岳重造船厂(綦江公园)的改造与利用,随后主持了沈阳冶炼厂旧址设计、苏州泰和面粉厂改造设计、北京燕山燃气具厂旧址设计、上海2010世界博览中心绿地设计的前期研究,最近,我们从无数的成功和失败中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借鉴了国际工业遗产特别是《保护工业遗产国际宪章》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在此基础上,2006年4月,我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了《关于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主要起草了旨在保护工业遗产的《无锡建议》。2006年4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主持,在无锡召开的首届中国工业遗产大会上通过了《无锡建议》,这标志着中国工业遗产保护正式提上日程。随着对本土文化景观研究的深入,包括大运河在内的中国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和遗产廊道的研究日益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其实我很多研究生和博士的研究课题都和这方面有关。最近完成的全国范围的线性遗产网络研究,为全国文化遗产保护确定了17条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战略意义的文化遗产线路,把我们的视野扩大到了全国。
2.7新农村景观示范认识到示范工程的意义,我主持实施了国内多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发展示范工程,在国际各大权威专业杂志上被广泛介绍、引用和评论,并有幸在国际上获得多项大奖。这些项目是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环境、能源、资源问题的示范项目,是笔者一直倡导的“新农村景观”。其中,广东中山綦江公园体现了第一步文化和野草之美,倡导尊重当地文化和当地环境的新伦理和美学,化腐朽为神奇,使一个普通的造船厂遗址成为广受市民和游客喜爱的城市新景观和游憩场所,唤起国人对工业遗产的关注;沈阳建筑大学水田校区倡导节地理念和乡土景观,在当代城市的校园中完整生动地再现中国的农业生产过程,将景观视为生产过程和体验,让中国年轻人感受到“耕读”的意义,重建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浙江永宁公园,通过建立城市生态防洪体系,整合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倡导与洪水为友的生存艺术,而不是简单的工程或化妆艺术;树荫下的红丝带唐河公园,倡导如何在最少的人为干预下,将当代艺术与生态有机结合,使自然荒地有效“城市化”,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系统及其生态服务的完整性,成为节约型城市绿地的典范;“反规划”的台州案例,系统地运用“反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实现智慧保护与智慧增长的有机结合。
实践证明,这些示范工程对促进城市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推动节约型城市绿地建设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2.8教育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在我国现行体制下,生态规划的思想和成果必须由城市和区域建设的决策者来实现,教育和影响他们不得不成为当代科学研究者的重要职责。为此我和李迪华合作出版了《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的交流》一书(四年间重印近65438次),给市级以上的市长班和部长们上课。如果说景观是人类意识和价值观在地球上的投影,那么改变决策者的价值观和环保意识就是创造好景观最有效的方法。
单一的科学研究和项目不足以解决中国人地关系的系统性危机,而传统学科在应对严峻的土地生态安全危机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重建人地关系和谐的任务有赖于一个新的学科体系和一大批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对土地伦理的清醒认识、系统的科学武装、健全的人文修养和掌握现代技术。这样一门对土地进行系统分析、规划、保护、管理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就是景观设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土地设计”。为此,我不遗余力地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同事们一起创办了风景园林研究生院,在地理学科下开设了景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和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由此,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直接推动了国家有关部门新设立的景观设计师专业的建立,并将其定义为:协调人与土地关系,使城市、建筑、人的一切活动与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的科学与艺术。
经过10年的努力,我深刻认识到,要解决我国土地生态安全和人地关系的严峻危机,必须进行系统的突破和创新,包括观念、理论、方法、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乃至“科研”本身的理念和机制,并致力于社会实践。只有这样,“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再造秀美山川”、“创建生态文明”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这些是我65,438+00年来一直在思考和思考的,也是我65,438+00年来一直在做和做过的。是也不是,我认为善于谈论它的人会成功或失败,我认为其他人会从中吸取教训。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