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镇有哪些景点?

黄埔镇位于中山市最北部,西北毗邻佛山市顺德区,东北与广州市番禺区隔江相望。地处珠三角西岸都市圈发展的核心板块,与广州、深圳、佛山、江门、东莞、珠海、港澳等八大城市处于一小时生活圈。2010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景点如下:

第一节现存古迹

1,海蚀遗址

黄埔海蚀遗址位于魁楼港(东坑大港地区)岙山村石岭,面积2500亩。它不仅是广东沿海迄今发现的最大的海蚀遗址(最长达300米),也是广东为数不多的保存最完整的海蚀遗址之一,具有非常独特的科学和美学价值。据地质专家研究,这种海蚀地貌主要形成于古珠江口的中岛期(距今约7000-2000年)晚期至新世纪的海蚀过程中。由于长期的海浪侵蚀,在岛屿与海面的接触处形成了许多海蚀洞。海退之后,狮岭从一个孤岛变成了今天的丘陵,海蚀洞变成了山脚下的一系列洞穴。石岭出露的山石由紫色砂岩组成,形成于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灰层中。由于长期的风化,岩层出现了裂缝和剥落,形成了玉泉洞、川沟径、鼻管石、布佛石、滴水岩等各种山体奇观。目前,该海蚀遗址出露的海蚀地貌从玉泉洞向北延伸200多米,呈现出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台地等独特的海蚀地貌。它是继广州七星岗古海崖之后的广东第二座古海崖,对研究新世纪乃至新世纪海蚀期间是否存在高海平面这一世界级地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黄埔镇这一独特的海蚀遗址正在被大规模保护和开发,打造广东最大的海蚀遗址公园。黄浦人胡振光(浮生艺人胡百泉之子)有一首七韵诗。永石海遗址公园建设:历经万年浊流,甘昆从未停止过对星辰的争夺。移山倒海进龙宫,呼风唤雨打虎。水滴雕刻细石,狗穿行天空。奎刚枕暖仙人,日月昏暗玉泉。

2.鳌山纪念碑群

黄圃镇鳌山村南岳坊、北岳坊一带古迹众多。其中有36条古石步道、宋代古码头遗址、古祠堂、古砖瓦房、北极古寺、社寺、北约观音寺等。

36级古石步道位于岙山村南阳里入口处,向西经过蛇雪寺、北极寺(北地宫),沿米盖山拾级而上至山腰,沿山坡向西下行,与惠玲后街相连,通往黄埔。全长390米,宽1.1米。这是一条始于宋代的古老的石径,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3.百灵刘放牌坊

位于黄圃镇北头坊(今该镇一村北头正街),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为四柱三室石碑,高5米。广场正面石刻“百年老刘放”字样,上方嵌有“圣旨”二字。石雕背面刻有“升平任锐”,顶部刻有“容恩”二字。正反面字体对称,图案统一,气势磅礴。

牌坊是清朝皇帝赐给村里的百岁老人何浪玉祥(65,438+002岁)的,现在矗立在他的高曾祖父的后代何的家门前。

何现为中山市会员,黄圃镇烧腊商会常务副会长,德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一真村热心慈善的知名人士。

4.夫妻老树

黄圃镇北头岗村(本镇某村北头正街六巷尽头)西边山坡上有一棵生长了500多年的古樟树。古樟树在地上长成了两个可以两个人合抱的树干,可能是早期树干断裂处长出的两个侧枝。2003年,经中山市林业局专家鉴定,被认为是中山市已知最古老的古樟树。保护认证号为14,当时实测树高为18米。树冠21米,中间寄生一棵小榕树。2006年,黄圃镇政府进一步保护树木,特意将寄生的榕树移走,以保证古樟树的旺盛生长。

5.老城区的“蛇头宫”

在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的陂头坊(今黄圃镇某村),村民为保证常年出入安全、景色通畅,在村尾、距公路约200米处设立社头,社头建在河边,以邀水送葬(俗称买水为死者洗身),称为买水为头。一般来说,在公社头里属于土地的村民,要求在他们公社里取水。比如现在的“北潮社”(第三队),上面还刻着“北振文运,潮探水部源头”。《丰源社》(第一组)“汪峰安居乐业,元丰乐享荣华富贵”。《拱北社》(二队)的对联是“源运于地脉,料益于物。”还有四(四队)“慧远社”。另一种是按照村内道路、街道的走向修建的,属于“警卫式”,如:安宁社、复兴社(4队)、红龙社(3队)、镇安社(6队)、平安社(5队)。各种社会组织负责人的规矩,大多是主张“坐南向北”、“盖头无瓦”的。据78岁的老人李作平说,因为“社头”太偏袒保护当地百姓,被玉皇大帝在天上惩罚,不能有瓦遮头,被北风吹到。但社头尽了最大努力,不顾风雨日晒,北风袭人,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守护着一方平安,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深受村民的喜爱和崇拜,在初二和初十六被后人定为土地会的公祭日,代代相传。此外,“蛇头功”也遍布老黄浦区。

6.天主教堂

黄埔天主教原属澳门教区,解放后归江门教区管辖。基督教徒主要是清末民初去黄埔行医的受西方教育较深的人及其家属,以及黄埔大郊村一队的部分家属。黄埔天主教堂始于清末,当时有两名法国传教士,20多名信徒。侵华日军侵占黄埔后,传教士离开,教务中断。1945年日本投降后,肇庆人李磐石因澳门毕业,被派往黄埔传教,使黄埔天主教堂得以重开。当时没有固定的教堂,活动主要在北头坊农家乐一带。解放后,它是由政府土改没收的公房改建而成,安置在尚洁三舍房(原镇中学后面)。“文革”开始被扫首都、修鬼神打断。1977“文革”后修复,教堂位于南方街。之后,教会的信徒人数不断扩大。1993年,在南坑社市场侧新建了一座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天主教堂。每逢天主教会的星期天或重大节日,基督教徒都会前来朝拜、听经,遇到结婚等重大事件,也会在教堂举行仪式。黄埔天主教堂约有130天主教徒。

7.革命烈士陵园

烈士纪念碑,位于群岗,建于1949。它原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墓。1963年扩建为陵墓,占地121平方米。重建于1969,陵墓呈圆形,直径27.5米,为烈士骨塔壁龛,内有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年代及建国后牺牲的烈士遗骸。墓前纪念碑高10米,镌刻“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碑座上镌刻着48位烈士的事迹。上世纪80年代,政府斥资数十万元扩建烈士陵园,在西南和烈士纪念碑后面修建了亭子,在登山的路上铺上了水泥台阶,在路中间修建了混凝土结构的庄严牌坊。现在,烈士陵园成了一个公园,是黄埔人悼念烈士、休憩的地方。

第二节剩余古迹

1,鳌山书院

位于黄圃镇鳌山脚下的塘边街道松排路尽头。清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彭科发起兴建,成为象山县最早的书院之一。鳌山书院建筑颇大,入口处有天井,天井后有两层亭子,称为讲堂。在亭子外面,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白天秩序,两边有八个书房。书院后座为文昌殿,供奉文昌宫。鳌山书院建成后,为封建科举培养人才,如嘉庆年间的文林朗王麟五世;同治年间,阆中关卢希安和吴举在哪里?光绪年间的进士何,举人孔广林,都出自这个书院。清末废除科举,兴学,鳌山书院一度开办女校。民国时期,这里也有小学和高级小学。1949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是郑辉小学的校址。新中国成立后,鳌山书院成为黄浦区政府所在地。后来由于不断改建,鳌山书院的原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呆在春季托儿所

原位于三舍坊的私家花园。建造者是刘东旭。刘东旭,大黄堡第三社人,是个读书人,但未能成名。他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擅长作诗,特别崇拜屈原。后来,他改名为屈。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广东天地会起义。屈背井离乡,来到顺德大良,参观清慧园。他萌生了在家乡建一座类似清慧园的花园私宅隐居的想法。回到大黄园后,他开始在自己居住的三舍坊进行策划和运营。光绪年间,园林初具规模,命名为“刘春园”。在曾孙刘之后,继续扩张,它变得更加庞大。以亭台楼阁为维修扩建重点,精心布置内部装修。书画诗词遍布亭台楼阁、大宅院等地,给人一种书画世家的印象,是很多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展馆的主入口两边相连:一座桥和一条小溪不时停下来;半工半读,不断生产,持之以恒。门上的横幅写着“刘春园”,是黄埔第一景。

60年代末,春园里的风景依然存在。刘春花园的前门面对着一条小河。河对岸有几棵四五个人抱在一起的大榕树,其中一棵横跨河岸,遮住了大门。大门左右两侧有两棵10多米高的楤木(假槟榔),远远就能看到。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草树木、石头点缀其间,菜地、蕉林、鸭寮鱼堰,充满田园情趣。在花园的后门,有两个大鱼塘。现收藏几组诗词对联,留于春园赏析:绿窗对联——清幽为乐青山,悠然为秋水,横评:竹笑花戏。跨门对联——普剑春声若雨清,板桥影如夏秋。交叉审批:直外。墙对墙对墙对墙对墙对墙对墙对墙。门联——听鸟观鱼,诗书宇易,耕烟解月,在桑麻铺路。门联——五六月无暑,二三更有书。碑亭对联——竹笑花戏人,鸟鸣蝶和。厅西门相连——求学四传五代,游遍三泉。听春桥——古木参天,五彩缤纷,闲花映大地光华。可想而知,屈在园中时,是以陶陵源为榜样,归园的。屈的后人恩、项、盛等都曾在此居住,也都是书香门第。到了七八十年代,由于孩子需要单独建房,园内的景色逐渐消失。

3.逃避花园

三社下街溥仪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刘氏家族的另一个分支——十三祖(绰号大头会)建造的。溥仪是黄埔镇的一座私家花园洋房,旧称柳巷花园。更早的时候,有一栋两层木质建筑的大房子。大房子里,二楼后面有一栋楼,前面是窗楼,两边是走廊。大房子的后面,右边有个玄关,有个门道(叫后门),左边有个大卧房,中间有个小花园,里面有花草树木,还有个假石山。整个大房子总面积约400平方米。1945期间,其子刘购买了一块面积近400平方米的“行山族”地块,并在旧大屋左侧新建了一栋两层小楼。新旧房屋之间有一条很大的通道,通道进入大花园的地方建有一个圆形拱门。新房约130平米,后花园约250平米。花园中间有一个八角亭,花木环绕,非常凉爽宜居。

出了“溥仪”大门,过了石碣路就是小河了,有一个方子石刻,约6平方米的下水道口。魁头的平台立在河边,涨潮时往往高出水面几十厘米,非常适合作为跳水平台游泳。村民们习惯称之为“大头回魁头”,这里江面宽阔,岸边有四棵南洋巨树。春夏之交,涨潮时有绿叶红花和流水,吸引了无数来此游泳消暑的人。

4、古街门

岙山村有九座古门,其中十陵有七座,董罡有两座,董罡最大的是“北约金童”。它们建于清朝同治和光绪年间。

第一,十陵古门

1.十陵街承恩社头旁有一座“天板朱霞”大门,高5米,双角青砖。没有瓦顶,中间横放的白麻石上刻着楷书“田半”四个大字。字高20厘米,匾长2.38米,高0.36米,厚0.13米,人们称之为生门,是进村必经之路。根据风水先生的说法,当人们抬头看村口“田坂”的牌匾时,就会知道村里大多数(75%以上)的人都姓刘。读者知道这个比喻吗?

2.十陵下街北侧,兴隆社区头旁有一座“别有天魁楼”大门,青砖两角直抵顶部。墙高5米,无盖瓦顶。中间有一块白麻石,楷书镌刻“别有天魁楼”五个大字。字高20 cm,石长2.4 m,高0.36 m,厚0.13 m,当地人称之为死门,所有丧事必经此门。

3.十陵中街北侧,有一座“十陵”门,是用双角青砖砌成的。大门高5米,没有瓦顶。中间有一块长2.33米,厚0.35米的白麻石。上面刻着“十陵”二字,表示这里是中央的地方。历经百年风雨,这个词已经变得模糊。这块石头现在存放在十陵承恩社的头像旁边。1997年冬,横面凿出“十陵门”二字。

4.在元始岭的夏杰街中段(卫生站旁边),有一个天台古道的大门,那是去仙女寺的必经之路。它是由双角青砖建成的。大门高5米,占地65,438+00平方米。中间有汉白玉雕刻的“天台古道”四个大字,石长2.30米高,厚0.13米。

5.十陵夏杰街南侧,南安社头旁建有“李清平”门。两个角用青砖砌成,墙高5米。中间有一块白麻石,树荫下刻着“李清平”三个大字。石高2.38米,厚0.35米,高0.13米,字高20厘米。大门东边连着社头,西边围着。栅栏有几百米长。

此外,在刘氏宗祠南面,仙台和厂脚下,还有一座用糯米、牡蛎壳、盐和土混合压实的古泥栅栏门。这堵墙高4米,宽0.4米。

2.董罡有两座古门,一座在南岳,名为“南洋里”,另一座在北约,名为“北约金童”。

1,“南阳里”门位于淳安南部盘宫庙背,占地10平方米。大门高5米,门顶铺瓦,中间夹一块白麻石,长2.33米,高0.35米,厚0.13米,上刻“。这也是从黄埔到董罡的唯一途径。

2.“北约金童”大门位于兴东下街22号苏天宗府旁(见证)。是古时候岙山村最大的大门。建筑面积40多平方米(23栋瓦木结构建筑),高2尺,宽2尺。楼上全是阁楼板,西边是古老的消防水龙和铜笔,东边是“打狗锣”休息处。在它下面放一个木梯。所有的大门都是青砖屋顶的三个角,屋檐涂上各种颜色。下层地面铺白麻石,大门高5米。在中间大门的上方,四个石头大字“北约金童”水平放置。建于清光绪年间仁辰(1892)年底。白麻石长2.46米,宽0.6米,高0.1米,为凹版楷书。每个汉字的高度和宽度都是34厘米,大门有7个墩孔,与地面马志柱的墩孔对称,这样小偷入侵时就可以打上杉木柱,外人无法进入。一个古老的消防水罐被放置在大门的西面,上面写着“冈东北方悦水罐”。橱柜里有两根横杆。大门东面是一个男人的淋浴喷头,7米长的双角墙,青砖砌成,高2.5米。大门的西面连接着一堵用糯米、牡蛎壳、盐和土做成的坚固的墙。泥墙高3米,宽0.4米,长80多米,从三步塘边一直到岗边脚下。中间有两三扇一尺长的宽窗,作为平台,防止外来盗贼进村或与其他村的宗族争斗时开枪。车间里的人把这个门叫做“死门”。

以上大门大多不存在,唯一留下的是“北约金童”牌楼,它存在于岙山村观贤路与北约广场的交叉口,成为黄埔门唯一的见证。

5.吉桥

黄埔有座桥叫“担鸡桥”,横跨黄埔涌,位于黄埔涌南边街中段旧竹编社旁。这个地方以前叫“中庸”。原来是对府街的人摆渡过河到南方街,民国三十二年(1943)修了一座木桥,名曰“运鸡桥”。“扛鸡”是当地的语言,意思是它的活动支点可以反过来。

战戟大桥全长约30米,南北向贯穿南方街和对府街。每侧各有一座约12米的固定引桥,引桥桥面宽1.5米,用红木条铺设。中间桥洞的可翻转桥板长约6-7米,宽1.2米。它由三块宽40厘米、厚9厘米的雪松木板组成。桥墩用16块厚12 cm的昆典木插入隧道底部,支撑引桥和桥墩。南岸附近桥面下约2米处安装一个大转盘,用几个圆形铁球做滚盘。转盘扣住中间桥面的四分之一,末端挂着300多斤的麻石。转盘旁边有一个平台,供人站立推动桥面,桥面不旋转时放在北墩上。中孔桥板转动时,只能转向北方(即下水方向)。

高大的船只(当时主要是运米的木船)经过时,站在船头的人可以用竹蒿把可翻转的桥面向西推(拉)。当船只经过时,船尾的人用竹蒿将桥面向东推,使桥面得以恢复,行人可以过桥。

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和粗糙的结构,“运鸡桥”逐渐无法运作。仅仅经营了4-5年,就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雪松木板。这时候船夫就要提前去桥上把木板抬起或拉到一边,等船过了再推拉原来的甲板让人过去。直到1970才建成现在的水泥桥,但“运鸡桥”因其独特的结构用途给作坊里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桥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6.同里桥

同里桥建于乾隆年间,距今约300年。它是黄埔区最古老、最壮观的石桥。原址位于黄埔永直街,隔江相望的新集北街口。同里桥一直是黄埔人在顺德容奇的必经之路。该桥于1996新吉永被黄埔镇作为道路覆盖时拆除。现在只剩下路边的牌坊,石头都是私人收藏的。

这座桥是一座石桥。从水下到桥底,用长方形的石头搭建石基,在石基上放一个大的水平石条支撑桥面。桥面是由五块石头拼成的。桥面长六米多,宽两米。桥侧石两侧刻有“同里桥”三个大字。同里桥位于永志街一侧。有一座牌坊,高约四米,宽两米六十。它破旧不堪。后来邻居刘伯康先生花了五千多块钱修好了。门楼之上,正面写“同里桥”字样,背面写“万里关”字样,基本保留了同里桥牌楼的旧貌和黄埔人对同里桥的怀念。

同里桥所在的张沙嘴(地名)一带,是清末民初黄埔停泊船只最多的沙滩。农贸集散地就在岸边,农历的周三周六都在这里设市场。附近有“天天”酒店、“刘一麟”药店、米机、杂货店等商店。同里桥已经成为老黄埔镇的地标。虽然已经拆了,但它的印象依然存在于老黄埔人心中。

7.水路码头

建国前,黄埔还没有筑堤建水闸。镇上滚海涌张沙嘴的地方是四条河流的交汇处,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滚海涌东至新沙海,西至南将军村、大郊,北至镇远村。1920之前,江门轮渡和大小客货船都停泊在这里,所以张沙嘴是解放前中山最繁忙的水运码头之一。

当时货物的运输是靠人力借助风力荡桨、扬帆来推动的。直到民国时期,火船才由动力驱动。人们不得不乘坐“经济船”进行短途旅行。船一前一后划着,客人可以躺在有篷的船上。要一天半才能到,要两天三代才能到。船要以实惠的价格为客人做饭,所以被称为“经济船”。

1930“李文公司”由潘、、梁仔等人组成,有一台绞车和几艘帆船。六个人踩着绞盘带动轮盘以拨水为动力。每两天就有客货混装去江门。这个江门轮渡只走了两年多,后来改成“火船”烧木头当动力。船中间有两个大烟囱,1935改成烧煤了。当时叫“十寸半”,船上只有一个烟囱。1940有烧汽油的“电船”。“电船”的动力很大,船拖了十多条满载甘蔗的船。当时的石齐轮渡和江门轮渡都很大,可以在船舱底部搭载100多名乘客和货物,但这种叫华威轮渡的船没有动力,由“电船”牵引。

1950黄埔成立民船服务社,组织散居船舶加入该社。港站设在1956,客货运码头因1953开闸施工,移至黄埔枪海入海口三江汇合处龙安街海边。建站之初,只有一个杉木桩和木板搭成的木码头,专门用于靠泊客货船,另有仓库和大黄堡港站。自该站成立以来,黄浦附近的水上交通运行,包括人、冲浪网、三角、浮沙等,均由黄浦港站统一管理。1960系统下放,港口站恢复,移交中山海运公司。此时,黄埔港站将原有的木质码头改造成总长50米的水泥钢筋混凝土码头,并将码头分为客运码头和货运码头两部分,水深2米,水深1.5米。因为龙安街位于黄浦文明圩水闸外,春潮时街道会被淹。这时,到达码头的客人和货物都要在闸首乘船摆渡到码头,才能上船。这种现象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才结束。

在客运方面,已经建立了以下路线:

1,黄埔广州线。每隔一天来回跑一次。40年代开通,1986暂停。

2.石齐-黄埔-大港线。每天往返操作一次。1975开盘,1980停牌。

3.黄埔-大港线。每天往返操作一次。1980开盘,1983停牌。

4.石齐-黄浦线。每天往返操作一次。它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放。暂停在1985。

5.石齐-黄埔-太平线。每天往返操作一次。1985开始,1990后暂停。

8.小沥涌

位于黄圃镇北头坊西桥堡(本镇一村四队)。东南至黄泥坑脚下,灵灰坊。据镇上的老人李(89岁)、李耀龄(72岁)说,相传在明朝时期(约600年前),大量受海水冲击的淤泥逐渐沉积在山脚周围,形成低洼地。春夏雨季雨水汇聚,西岗仔、大岗山、北头岗和苏家岗、范隘岗以东近4000亩山地随山而下。后河两岸种植有水松,全长近一公里。当时黄埔最早的农贸市场在走马岗钱地,所以人们的日用品、食品等。都是沿着小里雍运到当时黄泥坑的松坑口一带上岸,再沿着山路运到集市上去卖。古墓中使用的石头、砖块、灰烬等材料也必须通过这条水路运输,然后转向山路。因此,小李勇曾经在水运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后来由于山体淤积,潮水逐渐退去,小里涌逐渐缩至西桥堡北头,结束。

9.西樵古道

明末清初,为防外贼,黄埔北投广场前建有西桥堡(今镇十四队)城门,广场后建有北西堡舒天城门。两扇门都按时关上了。

“西樵古道”的来历,是老李曼尤氏(现已89岁)回忆的:据说当时这里有一条名叫“小沥涌”的河,宽约6米,来往船只很多。那是去松坑口码头然后去货币市场的唯一水路。为了方便人们的交流,一座木桥横跨小沥涌的南北,因为它在涌的西面,所以被称为西桥。从那时起,唯一一个从北头坊向外的大门就建在永和桥的北面旁边。大门宽2米,高3米多。在它的上方,有一块白色的石头横在中间,上面刻着“西桥古道”四个字,上面铺着金脊青瓦,四角是青砖到顶。已经将近400年了。大门北面是现在镇村的集市区,是老西樵古道。大门在文革之初被破坏,只留下“西樵古道”的石刻作为教训。

10,利济门

李济门就在原黄埔中学旁边。利济门大街是用长条花岗岩铺成的。这条街大约有两英尺宽,笔直而宽敞。街上有木棉树和檀香树,街上很干净。街道南侧还有一条大渠,用于循环东边坑里的水和三社街居民楼里的水。李济门大街是连接三社上下大街的主要街道。利济门大街两端都有大门。大门由麻石制成,高约十尺,宽八尺,厚一尺。这两个门都叫李记门。

西丽蓟门边有个李记会馆,李记会馆边有个戈文庙,三层。东李记门面对天后宫。离附近的广场花园不到100米的地方有几个庙会,可见这个地方当时非常繁华。李记社会河边有一棵大榕树,据说是由一个花名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