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历史
匈奴建立于公元前16世纪,灭亡于乌芒化和南北朝时代。
据说华夏人和匈奴人是一脉相承的。大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后桂露的一个后裔逃到北方,吞并其他部落后成为匈奴人,匈奴人建立。
公元前3世纪,匈奴的统治结构分为中部王庭、东部左、西部右献王,控制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区,包括今天的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中亚北部和中国东北。
460年,高昌北梁被柔然所灭。在高句丽附近与宇文鲜卑部落合并的一小队匈奴人进入辽东半岛。后来宇文篡夺了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权。之后隋文帝篡夺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统一中原。这一时期匈奴也融合到了各个民族中。吴栾华和南北朝成为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最后一次表演。
扩展数据:
公元1世纪中叶,活跃在蒙古高原的匈奴屡遭中国东汉王朝的挫败,又受到蒙古高原新兴鲜卑人的挤压,不得不西迁。300年后,史书很少提及匈奴的下落。公元4世纪,这个神秘的民族出现在欧洲,并前往里海北岸的顿河草原漫游。
公元375年,匈奴开始大规模扩张。他们沿着多瑙河向西进攻并摧毁了阿兰和东哥特人建立的国家,向南征服了亚美尼亚,到达了波斯和叙利亚。匈奴人以残暴著称,所到之处往往留下废墟和尸骨。匈奴人入侵匈牙利草原后,暂时定居下来。
公元433年,匈奴单于在阿提拉成为各部首脑,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东起伏尔加河,西至莱茵河,南至多瑙河,一个庞大的帝国出现了。在阿提拉统治的20年间,匈奴的首都布达成为欧洲的政治中心,各国使臣云集于此朝贡,表达臣服之意。匈奴帝国进入全盛时期。
百度百科-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