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的一道历史题

1.光绪皇帝和几个士子的激进变革,得罪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整个上层社会,科举的废除阻挡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升迁。日本是稳步改革;

2.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是被洋人破坏的。日本的改革得到了外国人的支持;

3.改革派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皇帝,缺乏中央和地方官民的支持。帝国主义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主义顽固派势力强大,代表民主资产阶级的改良派势力弱小,无法与之抗衡。此外,资产阶级是软弱的,脱离群众的。

以上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最重要的。下面我来仔细说说我的理由:

至于有些人说失败是由于“主观上,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有软弱和妥协。客观地说,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严重受阻。”这是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日本和清朝的主客观因素也有这个问题。日本封建反动势力的抵抗甚至比中国还要强大。例如,日本维新后,日本九州的封建势力对新政权发动了武装进攻。

1895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皇帝主持的戊戌变法应运而生。在教科书和主流媒体的影响下,人们基本上认为戊戌变法是被慈禧太后镇压的,慈禧太后是中国进步的克星。但事实并非如此。老佛爷如何能对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无动于衷?据费行健《慈禧太后传》记载,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就对光绪皇帝说:“变法是一种野心。同治初年,曾国藩应邀留学,子女被送去造船、造机器,以求富强。”“能富强就自己干,我内部不搞。”光绪皇帝一直害怕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在表露心迹,情绪低落的时候,在几个文人的簇拥下,大胆行动,希望在一周内完成千年的任务。欲速则不达,却适得其反,得罪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倡导的激进变革,对整个社会结构造成了强烈的震动,使现有社会中许多有利益的社会团体和政治势力感到了威胁。戊戌变法期间,有110多条诏令,令人目不暇接。当地官员怨声载道。光绪皇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科举制度的废八股改革,也引起了一大群士人的普遍恐慌。

几个文人的所作所为会导致清朝的覆灭,慈禧太后不得不出来稳定政局,吞下“血腥政变”的恶果。在对待戊戌变法的问题上,慈禧太后功过参半。(对专制腐败的政府是积极的,对人民是剧毒的。如果慈禧太后真的要像当时的武则天一样野心勃勃,为什么不称帝呢?如果你与已婚妇女通奸,你为什么不娶她?)由于种种原因,慈禧太后已经丑得不能再丑了。(很丑,哪怕是用浪费北洋舰队年薪买的胭脂抹在脸上。)

慈禧太后支持改革。(她也支持无懈可击的义和团运动。)这个由她亲自主导的新政策证明了这一点。“由于国内外长期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得不适应时代并努力加以纠正。还有流氓,偷法,在搅乱。该行业已受到严厉惩罚,以遏制交叉流动。凡是政治上关系国计民生的,新老都要实行第二次,绝不能因噎废食。”但在这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她并不具备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知识和素养。她没有主动吸收新知识,所以在很多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无知,比如认为修铁路会破坏风水,火车要用驴和马拉(但这不能完全是她的错,那个时代的知识背景就是这样)。她的无知影响了她支持的洋务运动和同治中兴的成就。更重要的是,由于受教育水平和时代的限制,她对形势的严峻性、改革的进程和目标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统筹考虑,在外力的刺激下被动调整政策。新政实施后,仍然犯了光绪皇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的轻率错误。日本的改革用了20年才完成,慈禧太后用了8年。因为改革的步子太大太快,导致政局不稳,权力分散。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护路运动。这里强调一下,清朝的灭亡不是因为腐败,而是因为自身的改革大跃进。这和当年苏联解体的原因差不多。苏联的解体不是因为腐败,而是激进的改革。

从国际环境来看。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年的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殖民征服的高潮还没有开始。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对象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中国。此外,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改革派本身更注重外交斗争的策略,极力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然而,清朝的戊戌变法已经到了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早已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基本瓜分了世界。中国成为列强在东方争夺的“唯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此时,帝国主义列强从未希望中国成为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改革运动十分不利。

因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发展起来对其他国家不利,世界的资源有限。其他国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评价他们的侵略是好是坏并不重要。西方大力支持日本改革,对清末戊戌变法采取破坏行动,正是为了让中国这只沉睡的狮子永远不要醒来。因此,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西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压制始于东西方的第一次碰撞,西方压制中国的政策现在仍在继续,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继续。西方对中国的打压,与中国姓冯、姓子、姓社无关。而日本国土面积小,无论怎么发展都不会对西方构成严重威胁,这也是为什么明治维新以来西方一直得到西方的支持,有一个强大的日本控制着中国的发展。

戊戌变法失败的另一个原因

袁世凯告密是戊戌变法中的关键情节。传统观点认为是袁世凯告密导致了慈禧政变。袁世凯到底是怎么告密的?至今众说纷纭,留下诸多疑点。变法运动开始于1898年4月23日(即1898年6月11,以下均为旧历)。然后新政的诏令如雪片般飞下来,频频颁布,而保守派却一拖再拖,竭力阻挠。新政无法实施,诏令全是空话,两党相左。7月30日,光绪皇帝给杨瑞下了一道密诏,指示维新派好好谋划,推进变法。密诏说:“我的职位都不能保证,何况别的?”光绪皇帝意识到会有变化,处境危险,表现出焦虑,要求维新派提出商业对策。八月初二,徐琳又出了第二道密诏,让康有为“可以赶紧出去了,不耽误。”康有为、梁启超、徐琳、谭嗣同等维新派关键人物跪下背密诏,痛哭流涕,誓要救皇帝。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决定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八月初三,谭嗣同夜访霍克基,面见袁世凯,说袁聚炳杀了荣禄,包围了颐和园,却囚禁或杀害了慈禧太后。此后,事情的发展有了不同的版本。传统版本认为袁世凯是个双面人。他一方面假装对付维新派,骗光绪皇帝让他当侍郎。另一方面,他看到慈禧的影响根深蒂固,决定投靠旧党。他用谎言哄走了谭嗣同。八月初五,向皇帝求训。当天乘火车返回天津,通知荣禄,背叛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当晚,荣禄赶回北京换衣服。八月初六早晨,慈禧在朝廷训话,囚禁光绪,逮捕维新派,杀死六君子,百日维新失败。

洋务运动

1840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接连不断的外患内忧使清政府和一批知识分子逐渐醒悟到需要变革以壮大自己。咸丰、同治年间,清政府开始进行洋务运动,希望“师夷长技以自强”,提高生产技术。各地引进外国新技术,办矿办厂,修建铁路,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员;军事上,还建立了远东最大的北洋海军。甲午战争从1894爆发到1895。清政府被日本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单靠经济洋务运动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然后出现了一种声音,要求政治改革,要求从更基础的层面改革,包括政治体制。

科举考生联名上书皇帝

改革运动始于1895北京的一次公交车请愿。当时人们聚集在北京的十八省参加科举考试,得到了中国在《马关条约》中割去台湾省和辽东,向日本赔款两万两千的消息。一时间,人群激动起来。4月,康有为、梁启超作《上皇百万字书》,提出拒绝和平、迁都变法的主张,得到千余人联署。五月二日,康、梁二人,十八省举人,数千市民,聚集在都察院前,要求代奏。因外省举人乘御车进京,故该事件又被称为公车上书。公交车上的写作虽然在当时没有得到直接的实质性的后果,但却形成了市民问政的氛围,进而催生了各种讨论组。其中以康、梁发起的强社最为强大,曾得到皇帝翁同龢、南洋大臣张之洞等清朝高官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