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音乐分类是怎样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民歌的分类主要有几种:音乐体裁分类、歌词主题分类、地域分类、体裁主题组合分类、民间原创分类、结构形成分类、场合分类、语言分类、历史年代分类、色彩区域分类等等。
以体裁的形式分为九类。即:号子、民歌、田歌、小调、舞曲、渔歌、风俗歌、儿歌和生活调。
在每个类别下,又分为几个子类。如果把数字分成九类:
1.项目编号;2.林业圣咏;3.船夫的号码;4.农耕圣歌;5.矿业公司;6.砖石圣歌;7.携带号码;8.远洋渔船渔号;9.车间编号。
在每个子类别下又分为几个子项。例如,林业圣咏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切歌;(二)携带木制小号;(4)流式播放歌曲;⑤撬浮号;⑥安排工人,贴出标牌。
1.类别名称方面,既有原标题,也有中文译名。大多把中文标题放在前面,把原名放在括号里,比如蒙古族民歌。有些民族民歌,原称谓已经通用,把原称谓放在前面,比如侗族南部方言区的民歌。
2 .在类别名称中,只有原标题,按省卷类别。如四川康巴、安多方言区的藏族民歌。
3.一些少数民族民歌常用中文称呼,在编入数据库时,尊重该族群的习惯,仍然使用中文称谓。比如贵州苗族民歌。
4.个别民族的民歌在编省(区)卷时没有分类,编入数据库时也没有分类。比如新疆维吾尔族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