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蒙古人在蒙古帝国时期会有征服世界的想法?
首先,这是由蒙古人的历史经历决定的。蒙古人长期受压迫,受迫害,在历史上没有固定的地位。在成吉思汗崛起之前,蒙古人长期受到契丹人、女真人以及周围稍强一些的民族的压制和迫害。为了防止蒙古人壮大,女真每年还会派兵到蒙古人驻地屠杀蒙古人。这种残酷的政策被称为“减少人数”。可以说生存危机是蒙古人与生俱来的。
其次,这是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决定的。蒙古人的游牧生活。游牧生活决定了蒙古人需要大量的牧场。牧场越多,他们的牛羊发展越快。所以,抢占更多的土地,开辟牧场,一直是蒙古人非常实际的想法。在蒙古征服的早期历史中,每攻占一个地方,蒙古人都会毁坏房屋,砍伐树木开辟牧场。耶律楚材到蒙古后,花了很长时间才说服蒙古人通过税收来管理被征服的土地,而不仅仅是开发成牧场。
蒙古人夺取了大量土地,除了开辟牧场,还有获取食物的途径。蒙古人生活的地方不产庄稼,但他们不可能不吃粮食。为了吃到食物,牛羊最初是和其他产粮地的人交换的。但是,这是非常有限的。一旦产粮国关闭市场,蒙古人会感到很不舒服。因此,为了保证它们不会感到不适,捕捉更多生产食物的地方成了它们的强烈愿望。
第三,和蒙古人信仰的宗教有很大关系。蒙古人信仰的宗教是萨满教。萨满教认为蒙古人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征服世界,统一天下。如果他们在完成这项伟大的任务时死去,他们将会上天堂,在极乐世界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所以每次远征之前,蒙古人都会去他们的圣山布尔汗山(或者是面对圣山的地方)祈祷。巴斗甚至在第二次西征前,在布尔汗山上通宵祈祷。每次战斗结束后,他们会用香料点燃篝火,烧尽香烟,将死去的灵魂送上天堂。
因为这种宗教信仰,蒙古人作战勇猛异常,根本不怕死。
第四,与蒙古人的诸多成功经验有很大关系。自成吉思汗以来,蒙古人很少打败仗,征服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这给了他们极大的心理优势。谁要是怕上战场,哪个军队打了败仗,就会被蒙古所有人唾弃。所以征服他国,打败他国,获得更多的土地,成了他们的心理惯性。
同时,蒙古人对一个人成就的评价也是以战功作为最重要的标准。你的战功越高,你在中国的地位就越高,在家族中的地位就越高。孟戈成为大汗后,一直好好的呆在家里,为什么还要带兵打南宋?因为他看到忽必烈在南方立下了很多战功,所以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萌哥吃醋了。于是我亲自领兵作战。连蒙古大汗都如此看重自己的功勋,其他蒙古人的处境可想而知。
第五,与蒙古人的传承方式有很大关系。蒙古人是“小儿子守灶”的传承方式。只有最小的儿子有权继承祖业。如果长子想获得财产和土地,你只能通过战斗来获得,否则你将一无所有。蒙古人发动的第二次西征,也叫“长子西征”,就是让这些长子去打仗,赚家业。玩得越多,赚得越多。这样,自然大家都会拼命打,侵略别国。
总之,蒙古人不怕死,蒙古人要打仗,蒙古人能打仗,所以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后来蒙古帝国分裂,没有统一意志,才缓解了征服他国的势头。
(参考:
多桑蒙古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