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中学历史

1925武威县初级中学创办于武城后新街沙市祠堂,是一所县级初级中学。

1928,搬到武城东门刘家公阁。

1930年迁武城观震潮(即今武威一中旧址)。

1938,搬至开城桥徐嘉鑫屋(借用四维小学)。

1939年迁至武城秀溪(租用王家大宅李祠堂暂用)。

1940,迁武威南乡皇姑闸。

1942上半年学校先解散,后在庐江黄泥岗陈辞恢复,随即迁至庐江黄泥河镇;秋天,庐江的黄泥河镇迁回县城南部乡镇王天的天补苏村,冬天,迁回与庐江县接壤的段腰岭。

1943年从段瑶岭迁到庐江砖桥。

1944,砖桥迁回县城的河茂河镇。

1945年迁回武城红门。

1946秋,更名为无为县中学,高招升格为完成中学。

1949,更名为安徽省无为中学。

1950年更名为皖北巢湖行政区。

1951年更名为皖北五圩中学,成为区域重点中学。

1952,安徽省无为中学更名。

1953—1956,过洪门,看地震潮(就是今天一中无所事事)。

1955年成为省属中学。

1956年秋,迁至西寺(内有古塔),即现在的校址(西街104号)。

1966年7月,古塔被毁,彝族学校定名为武星中学,即现在的校址。

1968年6月,建制取消。

1970 165438+10月26日,恢复建制,命名为安徽省无为中学。

1980年被定为县重点中学和地区重点中学。

1987,升格为副县级建制。

10月7日1997,10确定巢湖地区规范完了。

2001,晋升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2013被北京大学授予“高中校长实名推荐”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