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最古老的建筑有哪些?

武汉历史悠久,有3000多年的文化底蕴。这里留下了大量的古建筑,每一处都有很大的内涵和丰富的故事背景,至今没有得到完美的保存,成为众多游客争相参观的旅游景点。

从汉口的老租界到武昌的昙华林,无数上世纪的老建筑矗立在长江两岸,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曾经熙熙攘攘的码头镇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中部的商业中心城市。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十大建筑在哪里?目前保护情况如何?未来有什么打算?

新安书院(徽州会馆)建于1668,位于口区新安街3-27号。

新安书院(即徽州会馆)建于1668年(康熙七年),由分属六市(今江西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婺源)的官商组成。位于新安街,规模较大,有玉树楼、文昌阁、玉皇殿、准提庵、新安巷,还有一条消防水带。因为康熙把自己献给了朱,编了朱全集,所以藏书阁把自己献给了康熙的朱全集。皇家图书大厦是专门为朱的诗,这是由石匠刻在石头上。这是武汉为数不多的御书。后来在汉江南端开设了“新安码头”。

新安书院至今仍有长约40米、高9米的院墙。以新安书院命名的新安街,也保持着一条古街的面貌,是现存的汉正街重要史迹之一。

基督教崇祯教堂建于武昌区葛家营44号1864。

崇祯教堂是中国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基督教堂。位于武昌区葛家营44号,由伦敦教会传教士杨于1864年建成,是省会武昌的第一座基督教堂。

该教堂为一层砖木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有两个斜屋顶。飞机是拉丁十字架,门窗是双尖券和彩色玻璃做的。它已经重建,可以容纳200人。

崇祯殿自1864年建成开馆,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公元1855年,传教士杨被英国伦敦教会派往中国。武昌当时是湖广总督的驻地,是华中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杨深知,要想在长江中游顺利传教,进入武昌具有特殊的意义。他动员信徒,向武昌政府申请建堂,然后亲自出马。他在英国驻韩领事的协助下,以《北京条约》有关条款为由,多次与政府交涉。

1864年7月,政府被迫允许杨在武昌葛家营买地建堂。真正教会的礼拜总是由中国神父主持。包,第一个唐僧。1951年,汤姆曾宪梓在崇祯堂成立“三自”创新学习社武昌分会,成为武昌“三自”学习中心之一。1958年进行合祀后,崇祯殿的宗教活动完全终止,其房屋建筑后来被用作造纸厂的仓库。2000年6月,崇祯教堂恢复宗教活动。

崇祯殿也是昙华林最重要的古建筑之一,是武汉文艺青年的最爱。2004年,武汉市两级政府正式启动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抢救保护工作以来,制定了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利用控制性规划。然而,10年过去了,昙华林历史故居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昙华林52处古迹中,有23处为单位使用,约一半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急需维修保护。昙华林老街在有限的区域内,集中了古典、文艺复兴、中西合璧、中国传统民居等多种风格的建筑,涵盖了宗教建筑、医院建筑、教育建筑、住宅建筑等多种类型。

麦格理银行(渣打银行)位于汉口洞庭街33号,中国银行武汉分行建于1865。

麦格理银行成立于1865,位于汉口东亭街33号。现在是中国银行武汉分行,第一家在中国设立的外资银行——英国汉口麦格理银行。

该建筑由英国工程师设计,由当时的第一家建筑商法德福洋行承包。它是一座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有一个锡瓦屋顶。门窗盘绕成半圆拱形,墙壁贴满水泥,屋檐上雕刻着卷草等植物图案,周围的走廊是花瓶状的栏杆。墙壁被横向的凹槽分割,屋顶被一个方锥形的尖顶包围,带有哥特式建筑的痕迹。整个造型严谨、对称、富有节奏感,是典型的英国殖民建筑风格。

麦格理银行更响亮的说法是渣打银行。渣打银行在中国的第一班名叫约翰·麦格理(John

Mackellar),或许是靠着他朗朗上口的名字,麦格理银行成为当时内地的一个俗称。这座三层灰黄色西式建筑,是汉口开埠史上记载的第一座外资银行建筑,开启了武汉金融圈繁荣的大门。

麦格理银行(渣打银行)于1863年率先在汉口租界开设分行,专门办理英俄茶商的储兑业务,成为汉口第一家外资银行。随后,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俄罗斯华俄道生银行相继落户汉口。到1920,西部银行多达18家。1889年间,张之洞主政湖北,不仅吸引外资,还大力扶植国内商业。20世纪初,中国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大庆银行)等近代金融企业相继成立,成为武汉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支柱。

汉口租界位于江岸区中山路和姜妍路之间。从江汉路开始,依次是英租界、俄租界、法租界、德租界、日租界。五租界是当时汉口乃至武汉的商业和娱乐中心。从1860年成立的英租界到1938年武汉城市建设暂时结束的近百年时间里,无数的银行、写字楼、住宅别墅相继建立,汉口市区几经扩大,使武汉成为当时中国仅次于上海的大都市。

佳诺莎慈善修女会(现徐世明美术馆)建于武昌区花园山4号1888。

卡诺萨慈善修女教堂是一座古典建筑,建于1888。卡诺萨慈善修女会于1806在意大利成立,总部设在罗马。1868年,卡诺萨仁爱修女会应湖北天主教牧区主教的邀请,派教会人员到韩。1888在武昌交替街花园山购买土地,成立了嘉诺莎修女慈善会分会,兴办了托儿所、教学班、工艺作坊等公益事业,并逐一建成了修女居住区和修女慈善小教堂。宗教活动结束于1948。

卡诺萨慈善修女会也是昙华林重要的历史保护建筑。昙华林形成于明清时期。据光绪九年(1883)绘制的《湖北省省会内外街道总图》标注,位于武昌城东北。位于崇福山(花园山旧称)与蟹蟹之间的城墙内,东西走向,东起顾家坡,西接郑伟街。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刘启智表示,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区部分历史建筑面临生存危机,文化载体功能单一,缺乏活力,文化基因亟待激活和凸显。区域内目前人口密度高,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功能业态相对单一,产业定位较低,亟待升级充实。

目前,武汉正在制定昙华林的最终发展规划。武昌区吕雯公司规划宣传部部长任生表示,今后除了私人出租旧房发展文化产业,政府还将引进大型开发公司整体开发昙华林。

鄂东牧区天主教主教府(中南神哲学院)建于1889,位于武昌区花园山4号。

早在1862年,意大利天主教方济各会湖北主教欧斯塔基奥在武昌花园山买下大片土地,委托继任主教蒋德成作为建筑师,设计建造鄂东主教府。这是一座规模比较大的砖木结构建筑,地上两层,地下一层。

鄂东牧区的天主教主教办公室非常对称,中间部分略突出,顶部是三角形的装饰墙。一楼有内廊,中间有五个入口呈外穹窿状,用高台阶与地面相连,左右两侧呈穹窿状,净空4米多。二楼的窗户除了中间那个是拱顶形的都是方形的,净空比一楼低。

1889年,蒋德成设计建造了办公室左侧的大教堂。后来,建了一个托儿所。这座大教堂在许多地方都具有罗马建筑风格。比如它的窗户不大;外墙很厚,给人一种强烈厚重的感觉;它离地面很高,要走很多级台阶才能进入,比汉口上海路的圣约瑟天主教堂的台阶高得多。

大教堂立面对称,中央上方有屋檐和三角形装饰墙,与主教办公室的装饰墙十分相似;而且两个小三角窗很别致;下面的圆形装饰给人一种方圆搭配,相互辉映的美感。中央两侧及左右侧墙建有嵌入式深浮雕,图形为绿色大叶植物。

鄂东牧区天主教主教府,目前是中南哲学哲学院所在地。中南神学与哲学学院是培养教区牧师的基地,以满足世界各地教会对牧师的需求。根据百度百科,中南神学院对学生的入学要求是18-30岁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信仰天主教的未婚男青年。他们愿意献身于天主教传教事业,过独身生活。他们自己申请后,由我们的牧师介绍,教区同意,然后由通过修道院考试的人接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制6年,即哲学2年,神学4年。哲学课程包括:逻辑学、宇宙学、心理学、本体论、哲学史、中国哲学、教义、灵性、圣宗教史、教会音乐、礼仪、英语、汉语、中国历史、体育、法律、邓小平理论等。神学课程包括:伦理神学、理性主义神学、圣经、圣典、政治、畜牧等等。

瑞典教区旧址建于1890,位于武昌区昙华林92-108号。

穿过昙华林街一座完全中式风格的门楼,我们惊讶地看到一组北欧风格的建筑,这就是基督教瑞典路会1890在武昌修建的传教基地。现在的大院还保存着老门楼、主教楼、领事馆和神职人员室,以及早年瑞典人开办的老真理中学书斋。除基督教真理堂外,大院内主要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瑞典教区旧址是典型的北欧风格建筑。教区建筑为二层和四层砖木结构,外柱廊为拱形。道教协会先后修建了基督教道堂、教务长楼、真理中学等。它是中国最大的教区,渴望道教协会总部设在湖北。抗战时期,瑞典领事夏定川将瑞典领事馆迁入教区,充当英美等国与武汉日伪政府之间的代理人。1952,瑞典领事馆关闭。现在的大院保存着以前的门楼、主教楼、领事馆和神职人员室,以及真理中学的老斋舍。教堂已被拆除,其他主要建筑保存完好。

目前仍有居民居住在瑞典教区。早在四年前,瑞典教区的搬迁工作就已经开始,但进展缓慢。据粮道街办工作人员介绍,历史建筑权属复杂。比如政府购买瑞典教区风格的旧楼产权,大概要3000万左右。昙华林核心街区还有14栋,127户等待腾退,置换成本非常巨大。没有街区资源的有效整合,街区的建设和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圣约瑟夫学校旧址建于武昌区崇福山街51号1890。

圣约瑟夫学校位于崇福山街49-51,建于1890。早年是美国圣公会办的圣约瑟夫礼拜堂和附属学校的阅览室,叫“每日通知”。这里后来成为刘晶安、张难先等反清革命团体的重要据点,并以传播西方先进思想为目的,组织反清革命团体“通日”。刘晶安被捕后,于辛亥革命前夕死于清廷监狱。1920年,圣约瑟夫教堂扩建,包括小学和中学,门楣上刻有“圣约瑟夫学校”字样。

圣约瑟学校的建筑毁于大火,只有门框幸存,“圣约瑟学校”的字样也是近年来被发现和曝光的。

圣约瑟夫学校旧址也位于昙华林周围。据介绍,武昌规划建设黄鹤楼景区:将户部巷、昙华林、黄鹤楼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具体包括黄鹤楼、佘山北坡、户部巷、昙华林。

仁济医院(现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于1895,位于昙华林与阎志路交叉口。

公元1861年,英国传教士杨在与昙华林相邻的地方建了一座小教堂,后来又开办了诊所和学校,为会众和附近居民服务。七年后,传教士把诊所和医术搬到昙华林,并扩建成;1883正式更名为仁济医院。武昌仁济男科医院和武昌仁济护理学校于1878创办于此,武昌仁济女子医院也于1880创办于此。1895年仁济医院主楼大规模扩建改造,留下现有建筑。

昙华林地区是武汉最早的西医发源地,仁济、同仁等早期西医医院相继出现。光绪三十二年(1906),谭创办湖北军医学校,培养了第一批西医人才。医师、医院和医术形成了谭医疗保健事业的鼎盛时期。

仁济医院附楼,基本保持原貌。医院的建筑是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既有文艺复兴风格的柱廊,又有中国风格的下沉式回廊,附在建筑上的石拱门浮雕图案也很别致。

仁济医院是近代西方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最好的医院。是武汉乃至全国罕见的早期近代医院建筑群,其建筑在医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仁济医院在辛亥革命时期救治过民军;1931武汉被淹,武昌救灾指挥部在此成立。抗日战争时期是日军医院,1953由市卫生局接管,一部分并入市工人医院。现在是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省中医院曾经将主楼作为图书馆,四栋附楼作为职工宿舍。为了更好地保护整栋建筑,省中医院将居民全部搬迁,并拨出巨资进行修缮。

俄巡楼(现江安水务局办公楼)建于1902,位于洞庭街54号。

俄巡楼建于1902,位于武汉老城区保护规划范围内,东亭街54号(李黄陂路与东亭街交叉口)。针对工信部警务科,设置了公安、情报、司法等课程,在1900左右巡逻30名外籍和中国籍人员。俄国十月革命后,租界于1924归还中国,巡检院撤销。

俄巡楼是汉口俄租界近年来保存较好的历史建筑之一。巡逻房由昌昌建筑厂建造。它地上两层,里面是夹层,地下一层。由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640平方米。它有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平面,一个L形的内廊,中央有一个主入口,顶部有一个外伸的阳台,外墙底部有一个石砌。上半部分没有画。面对李黄陂路的立面采用了对称的设计手法。一楼窗户设置三角形过梁,二楼窗户设置弧形过梁。

解放后,俄巡楼曾是江岸区委党校,现为江岸水务局办公楼。“没关系,只要教义是真的。杀了夏和等人夏的烈士褒义诗几乎妇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写于汉口李黄陂路的俄国巡捕房旧址。

在李黄陂路周边2.4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划分了英、法、俄、德、日五个租界,设立了12个外国领事馆和近30个外资金融机构。汉口俄租界是近代中国两个在华俄租界之一,另一个是天津俄租界。1896开通。面积414亩6分5厘米。位于汉口英租界和汉口法租界之间。1920由中国主办。1924正式收回,改为汉口市特别二区。

据介绍,老汉口青岛路街区改造工程已经启动,预计总投资40.9亿元,将在2-3年内改造成为集娱乐、休闲、金融、文化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吉盛路电话分局(现武汉市电信局江汉分局)建于1902,位于江汉区友谊路98号。

吉盛路电话分局始建于1902,现为江汉区友谊路电信局,位于江汉区友谊路98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武昌、汉口各设电话局。

1917年,武汉电话局在汉口成立,武昌为电话分局。1921年秋,汉阳成立电话分公司。1926武汉电话局与吉盛公司签约,在汉口吉盛路设立电话分公司。

吉胜路电话分局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但融入了古典建筑元素。该建筑位于友谊路和朱敏街的交叉口,充分利用了两侧的地形。正面入口处设置凸出的门斗,由四根Onek柱平行支撑,在门斗上自然形成阳台。

四角方形门窗。二楼有突出的腰线。有三个水平飞檐,飞檐用山花装饰,屋顶有女儿墙。立面没有太多复杂的装饰。整个建筑既有古典主义的优雅,又有现代主义的简约,是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过度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