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之乡——建瓯市

建瓯市位于闽北林区。汉代建县,唐代建州,定都八闽。其地毗邻武义,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人文丰富。1999年5月,被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建瓯版画在省内外久负盛名。它的发展起源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当时,著名版画家杨可杨、郑也夫等前往森林资源丰富的闽北,成立了“抗日版画社”。他们以木刻艺术为武器进行抗日宣传,同时也推动当地青年从事版画艺术创作,使许多当地青年与版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建国后,这些成长起来的当地版画家以文化中心为阵地,以旺盛的精力致力于群众版画的创作、引导和普及, 并致力于创造具有建瓯特色的版画风格,培养本土版画人才,为建瓯版画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批专业或业余版画家的出现和大量优秀的创作作品,使建瓯版画蜚声海内外。 建瓯版画的流行和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建瓯林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建瓯古老的民俗文化。所以在版画的题材上,大多是反映森林生活、山川、物产、民俗的。虽然在创作技法上不拘一格,但他注重布局和构图,以细腻的刀法为艺术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建瓯版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巩固版画成果的发展,培养后续人才,建瓯版画特别注重少儿团队的培养。1984年,县业余艺术学校正式成立,招收少儿学生,后逐渐发展为学校美育课结合,直接将少儿版画放入课堂。十多年来,培养了千余名学生,创作了大量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版画。建瓯儿童版画曾在福建省举办过专题展览,“福建省建瓯儿童版画暨上杭漳平儿童画展”曾在北京举办。300余幅作品参加过历届省内少儿书画比赛或展览,多次获得金、银、铜奖;有20多幅优秀作品被派往欧美、亚洲国家或地区参加国际儿童美展,多幅作品获奖,其中《天虎山秋游》等作品还获得金奖;央视为建瓯儿童版画拍摄了两个专题节目:《闽水谣(二)》和《我们爱上版画》。省文化厅将建瓯版画定为“曹芳计划示范点”项目。已故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丁佐为建瓯版画题词“小荷花只露尖角”,现已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碧草蓝天”的喜人景象。2002年被文化部文艺司授予“中国版画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