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传统与现代化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内涵深刻、凝聚力强、传播力大的传统文化模式,在几千年的沉积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特点。文化描写主要集中在文化的精神或观念层面。因此,所谓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历史上传承下来并保存下来的思想、信仰、道德、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社会心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要把握以下尺度:①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换句话说,它是由历史形成的,与一定历史社会(主要是封建社会)相联系的,以其特定历史阶段为标志的传统文化。②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具有包容性。因为文化具有民族性、传承性(传承性)、阶段性和滞后性的基本特征,所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又是一个统一体。相互关联的流程。③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总结,其实是建立在对其他文化模式的比较之上的(这里以基督教文化圈的西欧和美国文化模式为基本参照模式)。(4)特征的概括只能取其要点,难以全面。以主要特征为纲,以次要(衍生)特征为目标;辩证分析——避免盲目赞美的理想化,不要采取全盘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⑤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是儒家,辅以佛道,以及法、墨、阴阳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衍生特征;
1)思维方式上的中庸。我们常说,在思维方式和由此产生的生活方式上,中国人崇尚中庸,西方人崇尚竞争;中国人拿相对,西方人拿绝对;中国人说话含蓄,西方人说话直白;中国人安静,西方人主动;这主要是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深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封建社会由孔子提出并为全社会所接受的中庸之道,强调对自己、对人、对家庭、对国家、对事务、对事物都要采取中庸、中庸的态度,即“不偏不倚,超越一切界限”。在传统中国,中庸基于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渗透于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乃至中国人的人格塑造和价值取向的各个层面,其表现形式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中庸的衍生特征有三个方面:一是调和与妥协的方式;二是性格温和、圆滑、有耐心的性格特征;三是强调稳定,避免变化的社会心态。从正面效果来看,中庸有以下几点:(1)有意识形态因素辩证地看问题。②一种崇尚平和知足的生活态度。(3)刚柔相济,理性内敛的生活方式。④和谐的人际关系。⑤良好的行为和有序的社会。从负面效应来看:①调和矛盾,力求平衡,不利于社会改革创新,不利于个性的张扬。(2)容易形成因循守旧、固守传统、缺乏良性竞争意识、不敢为天下先的社会心态,以及缺乏个人惰性和抵抗力。
2)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结构。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导向的社会,而中国社会是以家庭为导向的社会。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宗法的,也可以说是家族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支柱是宗法制度和封建家庭制度,并因宗法制度而不断变化。中国传统社会在结构体系上是一个“家国一体”,这个结构的基本框架是:家族-宗族-社会(国家)。家庭(或宗族)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单位,国家的治理实际上是家庭关系和家族原则的延伸。家国对应关系可以用“三纲五常”来概括。这种以家庭为基础的文化衍生出一系列特征;(1)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2)尊老敬孝,从孝到忠,以孝治天下的社会政治意识。(3)把父母的意识和你的想法结合起来的权威意识强。④社会关系的定位主要是基于血缘和从血缘延伸的地缘关系,从血缘到地缘再到政治关系,社会网络关系往往就是通过这样的多重人际关系构建起来的。⑤关注群体多于关注个体。强调个人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忽视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
3)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和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伦理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了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征。这种传统伦理强调在个人修养的基础上处理人际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可以用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九个字来概括。行为准则主要受礼仪或仪式制度的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衍生特征有:①它与宗法制度、威权政治相结合,形成一套等级分明的身份定位体系。(2)道德法律化,即通过礼制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视礼制、重视人治、忽视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认同。(4)重视名誉和面子的社会习俗和社会心态。⑤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修养是为了群体的和谐有序,也就是“修身齐家,齐家助人”。⑥重义轻利、重德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家(儒家经典)独尊,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外化。(8)以人为本,人道主义(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教的慈悲)。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4)重实求稳的农耕文化心态。中国传统文化是农业文化。务实求稳是中国人的普遍心态。其衍生特征是:①强调经验和感性认识;轻科技,不追求精确严谨的思辨体系。②异地安置、稳定自保、知足常乐的社会心态。(3)重农轻商、重本抑末的价值观。④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等主义思想。
5)专制集权的权威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表现。
中国从奴隶制时代就形成了专制政权,在封建社会得到高度强化,从而形成了君权至上的政治观念和社会意识。农耕经济、儒家思想、宗法制度(家族制度)分别构成了专制集权政治的经济、思想和社会基础。其衍生特征是:①缺乏民主精神(民本,无民治)。(2)官本位意识。(3)君权至上,君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4)相处心理和奴性意识。
6)宗教影响力减弱,泛神论宗教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鬼神的关系上,中国人突出和强调(现实的)人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而不是以神为本的文化。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宗教的态度是一种理性(“远离鬼神”,“我不谈奇、强、乱、灵的东西”,“我不能与人相处,如何能与鬼相处”。)和实用(为现实政治服务)。因此,宗教在政治和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影响相对有限。其表现为:①政治上,神权从属于皇权。(2)在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并不能取代儒家的官方正统地位,只能算是儒家的附庸和补充。(3)中国人的人生观或生命信仰是再生世界而忽略来世,宗教观念相对淡漠。(4)佛教和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虽大,但远不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宗教信仰方面,中国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和道教)基本上都是多神教,可以自由信仰各种形式的宗教。这与中世纪基督教在欧洲的独断专行和伊斯兰教在阿拉伯世界的至高无上形成了鲜明对比。
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现代化理论上是社会文化现代化(即经济、制度、观念的现代化都可以纳入广义的文化范畴。)
2)关系之一: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全面创新。
批评理由: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文化问题。即我们需要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在社会结构、制度、思想、观念甚至人本身等诸多方面进行转型。传统文化是与一定的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承载着旧制度。不批判传统文化,现代化是不可能的。这就涉及到对“国粹”和“文化本位主义”的批判。
从文化的一般特征看继承的必要性和原则。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递性。所以,一个国家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文化,不是能不能传承的问题,而是必须传承的问题。没有这一点,一个国家就没有根,所谓的国民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一个“全盘西化”的关键性问题。但是,继承不能是完全的继承,只能是批判性的继承,这是继承的第一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全面创新。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体方法是:①接受一些新的(中外)文化品质。②拒绝一些新的文化品质(主要是西方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的糟粕)。③保留一些传统文化品质(如民族认同、爱国主义、价值观中的优秀元素、制度中的借鉴等。).(4)扬弃某些传统文化品质(如官本位、保守主义、平均主义、重农轻商、人情、地域观念、重民轻法治等。).
3)第二种关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适应。
从文化的民族性和传承性来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其实就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文化传统可以培养一个民族的自尊、自豪和自强精神。所以,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国家和民族认同。传统文化适应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文化优越感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和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过程,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新文化。这对于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为必要。当然可以。改编的过程也是批判继承和综合创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