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康家族

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但也有例外。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家族,从祖先到子孙繁衍了400多年。让人惊讶的不仅是它悠久的历史,还有现在的一个大家庭。

这个叛逆的家族就是康百万家族。很神奇的不仅是他们历史悠久,而且他们整个家族12代居然都是富官。康庄园是康家族的府邸,见证了康家族的辉煌历史。它建于明末清初,历史悠久。400年来,庄园见证了家族的兴衰。

康家的祖先并不富裕。明朝朱元璋时期,康家的祖先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在康店镇定居时,在洛河岸边开了一家小饭馆。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家族企业越做越大。当他们非常有钱的时候,他们家就不会有纨绔子弟了。他们有良好的家训。比如他们庄园大厅里挂的“剩”匾,也是康家教育后代的家训匾。牌匾上的题字说,不要用尽你的技艺去回归自然,用尽你的俸禄去回报朝廷,把你的财产分给人民,把你的财富留给子孙后代。

“康百万”不是指任何个人,而是明清以来对康氏家族的统称。这个家族因为慈禧太后授予的印章而闻名天下。其家族经营时间超过400年,是豫商辉煌历史的代表。

康百万庄园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市康店镇,又名河洛康家族,始建于明末清初。而康百万,则是明清以来中原地区的活财神康英魁家族的统称。庄园原本建在半山腰,后来逐渐建到山顶,是典型的17、18世纪封建堡垒式建筑。

时间线转到清朝嘉应年间,白莲教被镇压,康家又赶上了时代的潮流——不惜一切代价,持有布匹、棉花等军需订单10年。那时,康氏家族已经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家族,尤其是在山东、河南和陕西三省。

康家族的辉煌和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起初,康家以务农为生,并以经营商店为副业。康氏家族会用管理药方把家族企业越做越大;一直在经营家族生意并代代相传。

通过康家几代人的努力,康家还建立了占地240多亩的庞大庄园,包括19部分。庄园有33个院落,53栋建筑,73个窑洞,1300多间房屋,堪称民间宫殿。

康百万的另一个代表康洪友得到消息,为躲避八国联军进京而逃亡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要经珙县回京。他向清政府捐银二百万两,深得落魄慈禧的宠爱。慈禧赐康家康百万,从此康百万的名声闻名天下。

康家之所以能兴盛上百年,是因为他们一直遵循着祖先制定的家训,即游客看到的“留多一匾”上的告诫:“留多一,不可太巧返自然;留有余,以偿还朝廷;留下绰绰有余、取之不尽的财富来回报人民;留下绰绰有余,无尽的祝福来回报后人。”

康氏家族之所以能延续四百年,不仅仅是家族继承人能抓住机遇,还在于他们能传家宝。康百万庄园里有一块“剩匾”,入选“中国名匾”,是清代院士牛旋题写的。牌匾上写着:“不缺剩菜,故可归自然;留有余,以偿还朝廷;留下绰绰有余、取之不尽的财富来回报人民;留下绰绰有余,无尽的祝福来回报后人。”意思是要达到一定程度的利益平衡,就要留有余地。

繁荣达到顶峰,然后逐渐衰落。这其中有一定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由于时局使然:清廷为了遏制捻军和太平军的活动,封锁黄河和运河,水上船只全部被毁沉没,使康最有利可图的水上航运能力遭受毁灭性打击;世代的财富让家庭孩子养成了极其奢侈的生活习惯,膨胀的欲望超过了投入;列强的掠夺和晚清洋务运动对旧的传统商业模式产生了冲击。

后来康家经历了民国军阀混战,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康百万庄园一部分成为政府的办公场所,一部分分给贫困群众。

可惜,这个不朽的神话最终被无情地打破了。民国23年,在各种冲击下,康家族终于抵挡不住内部的堕落,走向衰落。不知道这个大企业家族的故事有没有给你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