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演化简史

研究区的地质发展史可追溯至太古宙第四纪以来,历时约3000 Ma,其特征可概括为“五次重要地质事件、两次大转折时期和三个构造发展阶段”。其中,5个重要地质事件指阜平运动、吕梁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两大转折点是吕梁期和印支期;三个构造发展阶段分别为台地结晶基底陆核形成阶段(太古代-元古代)、准台地盖层形成阶段(中元古代-中生代中三叠世)和沿海太平洋陆缘活动带发展阶段(晚三叠世晚期-现代)。

北京地矿局(1991)据此将本区地质构造发育划分为三大阶段、六个旋回及相应的构造层,六个旋回分别为迁西、阜平、五台-吕梁、后吕梁-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旋回(表2。1).

太古宙末的阜平运动是前长城时期的重要地质事件,结束了本区优势地槽的发展,是中朝地台雏形形成的重要时期。发生在中元古代末期的吕梁运动是该区地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大转折点。这场运动规模大,影响广。在南北向压应力的作用下,这个地区的基底被固化,就像中朝地台的大部分地区一样。吕梁运动后,廖燕地区经历了拗拉槽的发展和消亡阶段,进入了台地盖层的发展阶段。印支运动是本区中生代重要的地质事件,也是中国大地构造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运动。它闭合了中国古生代地槽的所有褶皱,最终形成了古亚洲构造域,从而结束了中国大陆自古生代以来存在的南北分异与会聚的古构造格局。这次运动不仅是本区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南北挤压运动,也是本区地质历史发展的第二次重大转折。结束了本区稳定地台盖层的发展阶段,也是中朝准地台解体的开始,从此与中国东部广大地区一起进入了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的发展阶段。

晚三叠世晚期以来,该区由中元古代以来以海相沉积和大面积弱岩浆作用及构造变形为特征的相对稳定发展阶段,逐渐转变为以强烈火山喷发、岩浆侵入和构造变形为特征的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沉积以断陷盆地火山-碎屑岩建造为特征。其中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燕山运动规模巨大,伴随强烈的火山活动和岩浆侵入,波及整个燕山地区和中国东部;喜马拉雅期主要表现为东北轴向的大规模伸展断陷,岩浆作用以玄武岩喷发为特征。在整个发育阶段,除第四纪早期的一次短暂洪水外,均为陆相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