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向晖的传奇人生。
级别为裴的“面试官”胡宗南拿着服务组花名册,依次提问。胡宗南根据印象在每个人的名字后面画了一个圈,大部分有一两个,少数有三个圈,只有一个小伙子画了四个圈。小伙子叫熊会泉,高材生,清华大学,父亲是国民政府湖南高院院长。胡宗南深信自己发现了一个“得力助手”。第二天,胡宗南的秘书找到熊惠权,说胡先生邀请他“单独谈话”...
1938年5月初,胡宗南派熊惠权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院(原名黄埔军校)学习。1939年3月学习期满后,熊惠权被胡宗南调到身边,很快成为胡的得力助手,从副官一路提拔为机要秘书。党和国家的栋梁熊惠权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虽然熊惠权得到了胡宗南等国民党高官的赏识,但实际上在1937年秋,熊惠权已经秘密加入了中国* * *产党。
早在清华读书时,熊惠权就积极参加北京的学生运动,接触到进步思想。他很快成为中国民族解放先锋队的骨干,这是一个学生抗日团体。在先锋队中,出身官宦家庭的熊惠权学习并接受了* * *的思想,完成了从一个“富家子弟”到进步青年的思想转变。
1937 65438+2月31,这一年民族危亡的最后一天,对熊会泉来说,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一天,他生平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当时,周恩来去武汉给一些进步学生做演讲,熊惠泉也在其中。他被周恩来的非凡魅力深深折服,又被* * *产党“保家卫国”的积极抗日政策所鼓舞,更加坚定了* * *对资本主义的信仰。
这一天过后,对于熊惠权来说,更多的传奇故事接踵而至。
鉴于当时的抗日形势和国内两党的关系,中央作出了开辟“隐蔽战线”的重要决定,计划把一部分思想进步、立场坚定的优秀青年党员安排到国民党中去。在两党和平的情况下,这些年轻人可以继续抵抗日本的侵略;国民党一旦镇压和打击* * *产党,就可以在保卫我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用周恩来的话说,这些人是“游手好闲的棋手”。当然希望他们闲着受凉。
地委领导推荐了熊会泉,并向董、作了汇报。在充分了解了熊的具体情况后,周恩来对其大加赞赏,称“这个角色非熊莫属”。此后报名参加服务团,接受胡宗南的采访,进一步成为胡宗南的秘书,都是* * *制作方安排的。在组织的建议下,熊辉权改名为“熊向辉”,开始了12年的间谍生涯。
熊向晖成为胡宗南的秘书后不久,就受到了胡宗南的高度重视。蒋介石给胡宗南的密令是熊向晖签的,胡宗南的密令也是熊向晖起草的。起草胡宗南的讲话稿是熊向晖的“专长”。这个“既懂军事又懂政治的助手”知道胡宗南的脾气,写出来的演讲稿“既有激情又有道理”,完全符合胡宗南的口味。胡宗南对熊向晖的态度从欣赏逐渐转变为完全信任。
与此同时,熊向晖也在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观察胡宗南,了解国民党高层的情况,并尽可能“少与* * *产党接触,一定要做好隐蔽工作”——这是董亲自对熊向晖和反复嘱托的。胡宗南初期也积极主张抗日,并没有把太多精力放在打压中国* * *产党上。熊向晖这颗“闲棋”已经“闲”了。
随着抗日形势的明朗,从65438年到0943年,国民党对中国的态度慢慢转变,敌意高涨。6月1943日晚,蒋介石亲自主持官邸会议,决心取消中国武装力量和根据地政权。蒋介石立即给胡宗南发了一份密电——“乘* * *生产国际解散之机,进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这个行动是绝对保密的。“胡宗南布置完毕后,7月2日正式确定进攻边区的时间:7月9日。
然而7月4日,胡宗南接到朱德的电报,说:“道路拥挤,中央将借国际解散之机镇压* * *。在这个抗日战争的困难时期,争取团结还为时过晚。如果发动内战,破坏抗战团结大业,国家和民族就危险了。”原来,国民党的作战计划早在七月三日就从熊向晖那里传开了,然后通过八路军驻Xi的广播电台送到了延安。中共中央收到情报后,及时拟定了这个类似“空城计”的作战方案。一方面破例引用资料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挑起内战的罪行。另一方面迅速从其他地区抽调兵力保卫延安。
国民党的阴谋失败了。胡宗南发现有人泄密,却万万没想到是自己的贴身秘书熊向晖,也没有太多追查。
1947年2月,熊向晖与相恋多年的恋人詹小华结婚,蒋经国是证婚人。
婚礼结束后,这对夫妇开始了他们的蜜月旅行。3月1947,1,他们在杭州比赛。熊向晖被一个自称是国民党特务的人拦住了。一开始,他担心自己的身份暴露了,想着怎么处理。被带去见胡宗南后,事情就明朗了。原来,熊向晖之前就有去美国留学的打算,但是因为机票不好买而推迟了。胡宗南命令熊向晖推迟美国之行,并要求熊向晖回来再帮他三个月。蜜月不得不中途结束。
胡宗南对熊向晖说:“总统前天打电报叫我到南京,说美、苏、英、法四国将于3月10日在莫斯科开会,届时将讨论中国问题。主席当机立断,命令我直奔延安,那个* * *产党的老巢。而且攻击是在四国外长会议的第一天,也就是3月10发起的。”说完,胡宗南给了熊向辉一个文件袋,让熊根据袋里的文件内容给他画了一张素描,并告诉熊锁好门,不许任何人进来。熊向晖打开包裹,看到两份绝密文件:蒋介石批准的攻打延安的计划;陕北* * *生产党的兵力配置。
熊向晖兴奋不已,把文件内容背了下来。3月3日上午,熊向晖与胡宗南、参谋长文生乘专机回到Xi安。当天晚上,熊向晖把情报送到了新华巷1号安《新泰日报》总编辑王石坚的家里,并通过地下室的秘密电台把这两份绝密情报送到了延安。当时为了保密,连胡宗南的指战员和师长都不知道这个计划。
3月8日晚,胡宗南带着熊向晖等少数随行人员秘密离开Xi安,前往洛川。在洛川小学,我会见了几位提前到达的国民党高级官员,组成前线指挥所。熊向晖则意识到,他有必要向党中央报告胡宗南的日常动态。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他决定冒险,把情报以白纸上的字母形式写在一个大信封里,信封上印着战区第一司令部的首长。为了保险起见,同一封信他写了两次,一次给,一次给的朋友潘,源源不断的消息送到了中共中央前线。党中央果断放弃延安,在陕北与国民党玩起了捉迷藏。
因为有情报工作的保障,虽然实力相差悬殊,但* * *产党总能一次次从敌人眼皮底下逃脱,时不时会给敌人重重一击。胡宗南的部队陷入泥潭,非但没有“给* * *军以毁灭性打击”,反而己方部队损失惨重。是回应毛泽东在山洞里留给胡宗南的一句打油诗:“胡宗南到了延安,就成了骑虎难下。你不能进去,也不能回去。无奈。我能怎么做呢?"
国民党“闪电战延安”的计划破产了。毛泽东称赞熊向晖“一人能顶几师”。周恩来还称赞说:“我党打入国民党的情报人员工作出色,李克农、钱壮飞、胡棣属于前三名;解放战争时期,有三位杰出的情报人员(熊向晖、陈仲景、沈坚),同一个人能击溃千军万马,创造了情报工作的奇迹。他们是最后三杰。"
1947 5月20日离开胡宗南。我从上海乘船赴美,当年9月进入克利夫兰西部储备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研究生院攻读政治经济学硕士。
1949 165438+10月6日中午,12: 30,周恩来中南海秦征厅专门设宴招待国民党元老张治中、邵力子、刘飞。周恩来把熊向晖介绍给大家,几位长辈有些惊讶:“这不是熊哥哥吗?你也造反了?”周恩来说:“他不是起义,而是归队。”大家恍然大悟,张治中说:“我早知道蒋介石在政治上、军事上不是* * *产党的对手,但今天我知道,在情报工作上,他远不是* * *产党的对手。”
胡宗南攻打延安失败后不久,熊向晖去了美国留学。接着,国民党情报部门确认熊向晖是中国间谍。按理说这么重要的案子应该调查,但最后除了熊向晖暂停公费留美之外,没有其他调查。这是一个谜。据多位党史学者分析,主要原因是胡宗南故意压案,因为他知道如果蒋介石知道这个情况,一定会受到指责,尤其是两次进攻延安的计划被彻底破坏。熊向晖的案子不得不撤销。
周恩来这次有必要通知这些国民党官员熊向晖吗?虽然周恩来说熊向晖以后会从事外交工作,希望大家熟悉,但是这个理由并不是很充分。第一,对于情报工作来说,身份一旦暴露,就成了一盘死棋;第二,有没有必要在这样的场合宣布熊向晖的党员身份,对象还是国民党官员?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党史研究者。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熊向晖的儿子熊钢分析了当时的情况:
1.胡宗南的30万大军仅在1949+02年西南战场成都战役中被歼灭,是国民党在大陆被歼灭的最后一个重武装集团。成都战役后,胡宗南率西昌残部10000余人,直到1950年3月才飞赴台湾省。
2.早在1949年5月,胡宗南和宋希濂在汉中秘密会面,一致决定经西昌退守中缅边境,继续抵抗,最后退守缅甸。当时这两个集团支撑着50多万军队,几乎占国民党在大陆剩余兵力的一半。
3.他们的如意算盘没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蒋介石的反对。蒋介石当时的战略计划是“管台湾省,整顿东南,控制西南”,不允许轻易放弃西南。
历史学家杨先生找到了答案:这两位全副武装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对当时的军事形势掌握得最准确。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进军滇西都是一条活路,比蒋介石空洞的“保卫西南”口号强多了。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毛主席大迂回,迂回包抄,试图把大陆的国民党全部消灭,以防后患。不怕敌人进攻,就怕敌人逃跑。因此,如何把胡宗南锁定在这里,等待刘邓的军队形成包围之势,是整个西南战局成败的关键。这时候,如果能“假蒋介石之手套住胡宗南,争取宝贵时间”,就能掌握主动,那么如何疏远蒋介石和胡宗南,就是问题的关键。这是周恩来出面招待国民党元老的必然。几个国民党元老有可能和蒋介石沟通。靠他们让蒋介石知道“胡宗南曾犯下如此大的错误而隐瞒不报”,蒋介石就会怀疑胡的忠诚,进而看不到胡“进军滇西”计划的可行性,甚至会采取措施阻止胡宗南自行撤退。果然,蒋介石连续六次拒绝了胡宗南的西进计划,甚至一度下令杀死胡宗南,以尽对党和国家的最大忠诚。于是,蒋介石眼睁睁地看着胡宗南为* * *生产党,等待他们的只有一条路。
新中国成立后,熊向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外交生涯。在很多重要的外交场合,熊向晖都是以“总理助理”的身份出现。
参加日内瓦会议,熊向晖是中国代表团新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新闻发布会,回答各路记者提问;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65438到0972。他担任“总理助理”,负责处理一些重要问题。中国加入联合国,他是中国代表团的代表;他还担任过驻英国临时代办和中国驻墨西哥首任大使。他出现在许多外交场合。而熊向晖认为,更重要的是,他可以一直在总理身边工作,这对他有很大的帮助。
1972尼克松访华前夕,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来华做技术安排,熊向晖负责接待。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美国希望通过卫星电视信号,让美国人民在电视上看到尼克松访华。由于当时中国没有通信卫星,美国提出只有中国在北京、上海、杭州建设地面站,美国负责相关技术支持,通信卫星由美国提供。熊向晖向总理汇报了这个情况:现在美国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不用花很多钱去租通信卫星了。总理当即批评熊向晖,说虽然租卫星比较贵,但我们一听说要花钱就不要退缩,因为这涉及主权问题,在主权问题上不能有半点含糊。总理批示:1。请美国向中国政府租借一颗卫星,时间为1972 2月21日至2月28日24时;2.在租赁期内,这颗卫星的所有权属于中国政府。如果美国使用,需要向中国申请,向中国政府缴纳使用费;3.租赁费和使用费都要合理。我们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国际上的大致价格,不要出大差错。
熊向晖向美方转达了总理的意见后,对方大为惊讶,称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厉害的谈判对手。最后,我完全同意总理提出的意见,并承诺租金合理。
熊向晖的女儿曾经问过父亲一个有趣的问题:“周恩来一直对你好,胡宗南也一直对你好。你为什么总是忠于* * *产党?你就没想过一直跟着胡宗南,一步登天?”的确,胡宗南也是一个胆识过人的人,他更在乎熊向晖。熊向晖说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一方面是因为* * *产品主义的信念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了很久;其次,与周恩来相比,胡宗南的人格魅力还远远落后。
熊向晖的革命生涯可谓完美,解放前的情报生涯和解放后的外交生涯都足够精彩。1982年,熊向晖从调查部、统战部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后,在荣毅仁的一再邀请下,出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党委书记,成为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弄潮儿。2001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特别制作的节目《一个人有几个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看后深受感动,立即赶到医院看望这位“立下丰功伟绩的英雄”。两位清华校友很有感触。
2005年9月9日,这个不知疲倦的“* * *制作斗士”终于停了下来。
熊向辉这个名字,是1937开头接任务时被组织改的。直到解放后,他才透露出名字的含义:“湘会”,取了当时描述隐蔽战线工作情况的一句话的意思——“面对黑暗,有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