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河姆渡文化,半坡村遗址
半坡村遗址位于Xi东郊,是一处较为完整的村落遗址。遗址略呈椭圆形,北面为宗族墓地,南面为居民区,东北面为陶窑。小区有36套房子,分为两块,都有一定的布局。房屋面积较大,为160平方米,每块都有一个房间,可能是氏族(或部落)首领的客厅或聚会场所。葬是男女分开葬在一起,说明这里还在实行家族外的婚姻。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有石斧、石矛、石铲、石刀等。,更精炼,更适合使用。还有骨器、陶器等。已经处于“锄农”阶段。有小米,大米等。,石磨和棒被用来去除外壳。也开始种白菜,芥菜之类的。畜牧业出现了,主要是养猪养狗。除了经营这种原始的农业和养殖,居民还得捕鱼、打猎和采集水果来维持生活。
半坡居民的主要手工艺品有陶器、石器、骨器、纺织品、木工等。陶器是手工制作的,包括罐、罐、瓶、壶、碗、鼎等。上面绘有黑色或红色漩涡纹、波浪纹、几何纹、花瓣纹、鱼纹、鹿纹、人脸纹。人们把这种陶器称为彩陶。一些彩陶的形状和图案非常精致美丽。
一些彩陶上描绘了类似于文字的符号,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字的萌芽。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一种古老而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文化。最早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1973),故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坪平原和舟山岛。根据科学方法,它的年代是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300年。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约7000年前长江流域的氏族状况。
简介
河姆渡文化遗迹该文化最早发现于1973年,河姆渡遗址于1973-74和1977-78年两次发掘,资料齐备。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干栏建筑遗迹。在食物方面,植物被发现是人工培育的水稻。此外,其余的植物有葫芦、橡子、荸荠、大枣等。动物包括羊、鹿、猴、虎、熊等野生动物,以及猪、狗、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文化中,骨器的制作比较先进,有凿子、鱼镖、箭头、哨子、匕首、锥、锯等器物,都是经过精心打磨的。有些带柄的骨刀,刻有花纹或双头鸟纹的骨头,就像精致实用的工艺品。在众多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大量人工种植的水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它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中国栽培水稻是从印度引进的传统传说,也让很多考古学家相信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稻作文化发源地。
编辑此段落
特性
河姆渡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农具是雷的大量使用。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在地面以上植桩、架板。
河姆渡的甘兰风格建筑和甘兰风格的建筑表面。甘兰建筑是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江南地区重要的建筑形式之一,河姆渡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它明显不同于同时期北方地区的半地穴房屋,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因此,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有别于中原仰韶文化。
亚洲第一大河长江,贯穿中国大地6000公里,虽然总长度超过黄河,但长江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却是前所未知的。这是因为人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最终是黄河流域,只有黄河文明才是历史的主流。然而,近年来,长江下游并没有令人振奋的发现。首先,是与半坡遗址同时发现的河姆渡遗址。稻穗的图案印在有稻穗图案的陶盆上,稻穗弯曲的图案让人联想到河姆渡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在1987的发掘中,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壳。根据发掘报告,总量达到150吨,碳化的稻壳中可见稻谷。分析结果确认是7000年前的水稻。水稻的种植使社会积累大量的余粮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就是贫富差距的出现。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以稻作农业为主,也从事畜牧业、采集、渔猎。在废墟中通常可以发现诸如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等残留物。遗址出土了许多动植物遗存,如橡子、荸荠、桃、枣、葫芦、薏米、蘑菇米、藻类植物等。
河姆渡文化时期,人们的聚居地已经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村落。村庄废墟中有许多建筑工地。但由于该地属于河岸沼泽区,房屋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与中原、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史前房屋有明显区别。
家用器皿,主要是陶器,还有少量木材。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以南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编辑此段落
现有网站
河姆渡遗址河姆渡文化潜山遗址
齐家山遗址
慈湖遗址
小东门遗址
傅家山遗址
名山后遗址
塔山遗址
天罗山遗址
白泉遗址
灵山遗址
河姆渡文化陶器河姆渡文化是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于中国杭州湾南岸平原地区和浙江至舟山群岛。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至5000年,因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发掘最早,故称河姆渡文化。
这种文化最早发现于1973年,河姆渡遗址于1973-74和1977-78年两次发掘,资料齐备。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干栏建筑遗迹。在食物方面,植物被发现是人工培育的水稻。此外,其余的植物有葫芦、橡子、荸荠、大枣等。动物包括羊、鹿、猴、虎、熊等野生动物,以及猪、狗、水牛等家畜。
在人工制品中,石器数量较少,主要是斧等狩猎工具,也有装饰品。木制品和骨器种类繁多,其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木制装饰品“木雕鱼”,其他还有木柄和骨制成的犁具、刀铲等切割工具,还有大量的纺织工具。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漆器出土于河姆渡,其陶器制作达到一定水平。估计最高烧制温度达到了1000摄氏度。
编辑此段落
文化遗产
河姆渡文化玉器河姆渡文化大约是公元前4360年-公元前3360年。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宁绍平原。以陶器为主,配以炭黑,少量砂和泥质灰陶,全手工制作,烧成温度800-930℃。有壶、壶、杯、盘、碗、盆、缸、坛、炉、盖、支架。乐器表面常有绳线和刻划线。还有一些彩陶,绘有褐色和深褐色的变种植物图案。
河姆渡文化是分布在长江流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范例。因该遗址首次发现于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故以1976命名。根据放射性碳测年,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可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约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000年。晚期约为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发展于裴李岗、磁山文化、半坡文化之间,主要分布于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东至舟山岛,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环境与华北地区不同。因此,观察河姆渡遗址的立体造景,可以发现自然景观与裴李岗、磁山、半坡文化有很大不同。
自然环境
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下游,河湖泥沙沉积土壤肥沃,为原始农业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场地附近有丰富的水源,适合需要水的水稻生长。普遍发现了水稻、稻壳、稻秆、稻叶等遗迹,是中国水稻栽培起源的最好例证,也是世界水稻栽培史上人工栽培水稻的最古老记录。当地降水多,气温高,属于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森林里有鹿、野猪、牛等动物。河姆渡出土的大量野生动物遗骸为鹿科动物,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农具“骨骨”是用鹿和水牛的肩胛骨制成的。茂密的沼泽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也为渔猎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遗址中发现的带柄叶的连体木桨证明有船,除了交通工具外,可能还用于渔猎活动。条柱式房屋也体现了适应南方湿热生活环境的需要。不同的自然环境使河姆渡文化不同于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文化。河姆渡文化遗址周边景观
住房特征
根据地理勘测,河姆渡建筑遗址附近有一座小山,当时东北有一个湖,所以这个地理位置最适合做柱式建筑。酒吧和列房子有许多特点,使居民能够住在水边。地面通风凉爽,可以防潮防潮,也可以防止暴雨后的洪水,不卫生的蒸汽,低飞的昆虫聚集。残渣可从地板缝隙中甩出,随水漂流;在陆地上的杆栅栏建筑物上投掷物体,可以作为狗、猪的饲料,在地面上点燃浓烟滚滚的火,可以防蚊虫。如果建筑建在崎岖的地形上,还可以减少填挖;而且由于居高临下,还可以防止敌人的攻击。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许多桩、柱、梁、板等木质建筑构件,构件上有榫头、榫眼(孔)、企口、销钉,显示了当时卓越的制木技术。柱子两端突出的小方块叫榫头,柱子上可以插榫头的孔作为底座。遗址中发现的两种木结构连接方式令人惊叹,至今仍被木工技术沿用。一个是企口板。企口板可以将两块木头拼接在一起而不露出缝隙。遗址中发现的企口板两侧各有一块企口板,可与另一块侧面变薄的木板连接。今天,我们的木地板仍然是这样拼接的。另一种是销孔,带销孔的榫头与梁柱的榫眼垂直相交,用销栓接,榫头不会从榫眼中出来。河姆渡遗址的建造技术可以说奠定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基础。
针织纺织品
河姆渡出土的纺车、两端有切口的布辊、梭子、机刀等。推测这些可能属于原始织布机的配件,说明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通过手工编织发明了原始机械。
原始音乐
河姆渡出土的骨哨相当多,是一种乐器,也是狩猎工具,用来模拟动物狩猎时发出的声音。浙江杭州还能看到一种用小竹筒做成的发出鸟鸣声的竹哨,显然是河姆渡骨哨的遗存。陶勋也是河姆渡的出土文物。它呈鸭蛋状,中空,一端有一个小气孔。也是中国一种古老的乐器。市场上旅游区卖的陶笛和这个差不多,只是河姆渡的陶勋只有吹孔没有音孔,可见其原始性。河姆渡遗址充分说明新石器时代中期长江流域南部的文化发展程度不亚于华北,可以证明中国文化其实是多元化的,有自己的特色!
经济和宗教生活
酒器的出现,说明农业收成比以前丰富,只有余粮可以酿酒。在河南龙山文化中,还流行用猪、牛、羊、鹿的肩胛骨制作甲骨文,烧甲骨文,观察预兆来说明吉凶。占卜表明此时有一定程度的信仰。此外,在龙山的两个洞穴中还发现了炼铜用的坩埚碎片,表明当时可以铸造青铜器。一般认为,河南龙山文化处于原始农业社会解体阶段,最终发展成为中华文明早期的青铜文化。
编辑此段落
经济状况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表明,宁绍坪平原的农业经济和畜牧业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相对发达。在河姆渡遗址的大面积地区,普遍发现了水稻遗迹。有些地方的水稻、稻叶、稻壳等。互层,堆积层厚0.2-0.5米,最厚处超过1米。稻作遗存数量众多,保存完好,在我国古代氏族文化遗存中实属罕见。经鉴定,主要属于栽培稻亚种籼稻,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稻。探讨中国稻作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工具是犁过的土地的骨头,仅河姆渡就出土了数百件。骨凿以鹿、水牛的肩胛骨为材料,肩臼一般用横钉刺穿,骨细者无钉,肩臼局部打磨成半月形。在冠正面中间刻一个竖槽,两边各切一个洞。还发现木柄装在骨头上,下端嵌在凹槽里,水平杆用藤条缠绕捆绑,顶端做成T形或雕成三角形的手抓孔。此外,出土的用于农业生产和粮食加工的工具很少,如近1米长的木凿、穿孔石斧、双孔石刀、米杵等。
家畜主要包括猪和狗。到处可见破碎的猪骨头和牙齿,还发现了在黑陶罐上塑造的肥猪和雕刻的猪图片。有一个陶盆上同时雕刻着稻穗和猪的形象,具体生动地反映了畜牧养殖依附于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很多骨头都是由水牛的肩胛骨制成的,可见水牛在当时是被驯化的。
河姆渡部落的原始手工业也比较发达,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陶器业、纺织业、骨器制造和竹器加工都取得了进步。这个地区的氏族祖先烧制的陶器的特点是带有碳黑。特别是早期品种比较单一,炊具和炊具都是用碳黑陶制作,胎泥纯净,含铁量只有1.5%左右。大量的稻壳和茎叶作为勾兑材料,技术比较原始。后来出现了一些带砂的红棕色陶器。各种器皿都是手工制作,不规则。据试验,烧成温度为800-900℃,在缺氧还原火焰中制成。陶器粗糙疏松,重量轻,吸水性强,容易破碎。后期仍以手工制作,但已有部分器皿用慢轮修整,出现了更复杂的新品如三脚架、脚包等。有的陶器温度很高,烧制温度达到了1000℃左右。
编辑此段落
重要遗迹
稻田
在河姆渡遗址的两次考古发掘中,在第四文化层上部发现了由水稻、稻秆、稻叶、锯末和芦苇组成的大面积水稻堆积层,平均堆积厚度20 ~ 50 cm,最厚处超过100 cm。刚出土时,米粒形态良好,色泽金黄,少数甚至连壳脊、毛、尖都还清晰可辨。农业历史学家多次取样鉴定为人工栽培稻,是亚洲栽培稻杂合群体,具有粳型、籼型、中间型等多种粒型。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米数量之多、保存之完整,在世界考古史上绝无仅有。不仅为研究中国稻作起源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而且纠正了中国稻作是由印度阿萨姆邦传来的传统说法,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木制建筑遗迹
在河姆渡遗址的两次考古发掘中,第二、三、四文化层都发现了木质建筑遗存,尤其是第四文化层最为密集壮观,共发现1000多件。主要的木材成分是木桩、圆木、长方形木材、带叉的柱子和地板。
考古学家和古建筑专家在对遗迹和木质构件进行分析后认为,河姆渡的房屋是一种干柱式建筑,以成排的桩为支撑,大小横梁支撑地板,构成高于地面的架空基座,然后在上面放置柱子、横梁和屋顶。在垂直相交的构件节点上,采用榫卯结构技术。中国出现榫卯木工技术的时间比金属时代前推后了3000多年。
在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29排木桩,分析了至少6座建筑。根据木桩的排列和走向分析,当时的房屋为西北-东南走向。从单体来看,当时普遍采用长屋的形式,其中最长的房屋宽23米多,深7米,房屋后檐上有一条宽约1米的走廊。这个房子可能是家庭住宅,房子的门开在山墙上,从南到东朝向5 ~ 10。冬天可以充分利用阳光保暖,夏天起到遮阳避光的作用,所以被现代人继承了下来。河姆渡时期,建筑布局合理,设计科学,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使之有利于人类生活和居住。
除建筑物外,在该遗址的第二文化层中发现了最早的水井遗迹。这口井建在一个直径约6米的锅状水坑底部。用四排边长2米的木桩围成一个方形井壁,再在井口上搭一个方形木架作为围护。水坑周围还有一圈围栏,大概是用来护岸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居住地周围都是河流和沼泽,但水体与海水相连,使含盐量上升,变苦,不能食用。所以水井的出现是人类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做出的努力,是人性使然。
人体残骸
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没有发现氏族墓地,只有27座零星墓葬。比较完整的骨架只有13。1978年3月,第二次考古发掘结束后,人类学家韩康新、潘其凤前往发掘现场,对其年龄、性别、体型、种族进行了鉴定。其中未成年儿童9人,成年人4人,编号为M23、M17的头骨较为完整。
(1)年龄。M23来自第三文化层,头骨巨大,额头接近宽额头,颧骨宽而突出,下颚厚实,男性特征明显。根据现代人头骨愈合和臼齿磨损情况,年龄在30岁左右。M17颅骨有前额膨出,缺少枕骨隆突,下颌升支内翻,下巴尖。特征显示她是未成年女性,年龄约13-15岁。
(2)身高。根据遗体主骨长度和我国现代人体身长特点,换算出生身高。M23,身高169 ~ 170cm。M17身高152 ~ 157 cm。
(3)种族。M23和M17的颧骨更高更宽,门牙呈铲形,与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居民相同。但鼻骨扁平,鼻梁凹陷,眼低,更接近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居民,应该是南方蒙古人种。
编辑此段落
主要用具
陶器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出土陶器最多、回收率最高的遗址之一。经过两次考古发掘,出土陶器多达40万件,完整的、可修复的陶器约占出土文物总数的1/6,获得完整的、修复的65438件。出土陶器中最有特色的是早期陶器中的炭黑,河姆渡先民有意识地掺入碳粉,主要是为了降低粘土的粘性,提高产量。陶器的种类很多,有釜、壶、盆、盘、碗、豆、甑、鼎等。按其功能可分为灶具、饮食器、储物器、取水器。特殊的有两种:火炉和枯萎。陶炉形似簸箕,内壁有三个钉状的脚,是为放置水壶而设置的。陶炉发明后,解决了木结构建筑做饭的防火问题,是后世南方居民一直使用的圆筒炉的前身。
陶杯形似酒壶,前有筒口,后有气孔,中间有扁扁的半耳钉。墙体内外打磨光滑,制作精细,在今天仍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大多数专家认为这是一种盛酒的器皿。
石器
河姆渡遗址石器数量和种类并不丰富,出土874件。按功能分,主要有生产工具和装饰品两大类。制作工具有斧、凿、錾子三种,形制较小,打磨不精,留下许多击打和切割的痕迹。大部分属于砍伐树木和加工木质构件的工具,也有一部分可以作为农具和加工骨头、木材的工具。其他石器包括磨刀石、马鞍形石头和石球。后两种可能是谷物和硬壳水果的脱壳工具。
骨骼物体/工具
出土骨器3000多件,是河姆渡先民重要的生产工具。按其功能可分为骨凿、骨凿、骨锥、骨针、骨哨、骨镰、骨鱼镖、管状针等。骨凿是最有特色的。
骨骼由大中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构成。蝎子的形状基本保持了原骨的自然形状,上端粗而窄,下端细而宽。骨面中间有一条垂直的浅沟,下端呈圆舌状,两侧有两个平行的长方形孔,上端有一个横向的方钉。它是为装订垂直木柄而设计的。这种制作方法是河姆渡文化遗址特有的。整体骨骼光滑,部分叶片因与土壤长期摩擦而残缺不全或形成双叉或三叉。这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农业生产工具。遗址出土的骨头多达170块,对应着大量的稻谷堆积,说明河姆渡农业已经从采集进入到耕田生产阶段。
木制家具
* * * 300多件,大部分出土于第四文化层,说明在7000年前,木制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木材制作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最重要的木制品是纺织工具和木桨。纺织工具有木(陶)纺车、齿器、木机刀、卷布棍、圆棍、尖棍、木(骨)刀等。纺织专家认为它是织布机的一部分。用纺织品,说明河姆渡先民已经脱离了吃动物喝血的野蛮生活,进入了最初文明的历史阶段。
8木桨* * *,整块木头做的,圆柄柳叶。哪里有桨,哪里就有船。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的先民就为了捕鱼和与邻近氏族的交流而划桨划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