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供水简史。
20世纪,中国受维新思潮和洋务运动影响的一些人和一些商人,多次向清政府农工商部建议在首都修建自来水厂。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月,由于火灾频发,水源匮乏,清朝的农工商大臣溥清、、上书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建议修建自来水设施,当即得到批准,任命周为宰相组织筹建。同年4月,“招商聚股”后,委托德国公司天津瑞吉洋行设计施工,历时22个月。全部工程完工,2000年3月20日正式向北京市区供水。从此,北京自来水供应近百年的历史揭开了神秘的面纱。1908年4月,清政府成立“史静供水有限公司”,开始兴建北京第一座水厂——东直门水厂。水厂工程于1910年6月竣工,同年3月正式投产,日供水能力18700立方米,供水管道6544条。在此后的40多年里,虽然经历了清末、北洋、日伪统治、国民政府等时期,但北京的供水业一直发展缓慢。到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北京的供水设施只有拥有1座水厂、29口井、364公里供水管道的东直门,日供水能力为5万立方米,供水范围仅为60多万用水人口的闹市区。城市供水普及率为29.5%。大多数居民通过打井或使用压水机使用浅层地下水,而少数赤贫家庭使用自家附近的池塘和河流等地表水。
首先,第一座水厂的建设费了不少周折
自来水行业的建立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当时的清政府愚昧落后,一切都需要进口。负责设备供应的瑞吉洋行不仅不能按时供应,还经常提供大量德国制造的不合格设备。1909 165438+10月3日,东直门水厂调试向水塔输水时,水塔旁边的铸铁水管突然爆裂一尺多,原来是开裂的残片。把水龙头的橡胶垫换成纸垫,提供生锈的水管等现象更是数不胜数。但当时中国无法生产,供应商又无理否认,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购买德国制造的供水设备,不仅给施工带来困难,也给以后的运营带来很多麻烦。
铺设供水管道也经常发生事故。水管的安装必须挖沟。由于当时不文明的风气和封建迷信的盛行,很多人认为开沟会破坏当地主人家的风水,给他们带来不祥的灾难,所以就阻止了,尤其是对一些有权势的家庭。比如清朝摄政王宫(现宋庆龄故居)北后墙安装供水管道时,宫里的家人出来制止挖沟。这在当时是个烫手的巨人,工人们只好停工,向上级汇报。不一会儿,管事的坐马车赶到工地,手里拿着圣旨,喊着圣旨,只见阻拦施工的家属跪在地上。这时候管事手里拿着圣旨又念了一遍,大致意思是这个工程是按照圣旨施工的,有利民生,经过的地方所有官员不得阻拦。从那以后,王宓一家停止了挖沟,这个项目得以继续。这样的事情很多。
第二,当初卖水难。
自来水公司正式开业时,遭到一些人的怀疑和反对,甚至污蔑自来水是“洋胰液”,不能用,导致前期自来水销售非常困难。为了打消很多人的顾虑,史静自来水公司煞费苦心,分别用文言文和白话文在白话文报纸上刊登广告,详细说明请来报社引导舆论,启迪社会,让大家知道自来水的好处。同时也启蒙了大众,用科学的方式反驳了那些谣言。广告说,“...但是有一种情况需要向大家声明,就是这个水龙头放出来的水第一眼看上去有点白。有的人不知道,以为管道洗不干净,说跟外国胰液一样,其实不知道这个道理。说出来就明白了,大家也不会误会。”
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自来水公司在广告中说,“...以后拿一个铜币可以买两张票,拿一张票去提水,真的很便宜。从2月10日到5月10、3月,我们公司甚至在价格上给予优惠,水价减半。一个铜币可以买四张票,可以提四桶水……”尽管大力宣传,生意情况仍然不好。在420个市场水龙头出售水和极少量专门用户用水的情况下,1910日均供水量仅为1613立方米。
3.喝自来水曾经是富人的专利。
20世纪初,除皇宫用水外,皇家茶楼架设水车从玉泉山取泉水,一般居民主要靠简易浅井取水生活。至今,市区仍有许多街巷以井的主人、井的水质、井的位置或井的数量来命名。如王府井、姚家井、大田井、哮天井、苦井、二眼井、三眼井、齐静胡同等等。根据1945的记录,北京还有4500口浅井。
东直门水厂修建时,当时主要考虑的是皇宫和市区的豪门达官贵人。但一开始,他们喝的不是宫里的自来水,而是玉泉山的水。至于自来水管,主要是消防用的,但当时只从东华门引进了一段DN200mm的管子,安装到文昌阁就停了。全长只有300米,上面装了几个消防栓,但纯粹是象征性的。不仅是皇宫,早期很多达官贵人也不喝自来水,因为怕水中洋鬼子下毒。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满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一些达官贵人之所以敢喝自来水,是因为风气的逐渐文明。普通人因为穷,根本喝不起自来水。虽然水厂近在咫尺,但他们只能“望梅止渴”。当时一位老人感慨地说:我看了这个水塔40多年了,直到今天(解放后)才吃到它的水。
第四,新建水厂难度大。
1942年,原日伪北京特别市行政公署为了扩大水源,增加供水能力,减轻东直门水厂负荷,准备在安定门外的黄寺营房南侧修建安定门水厂。由于经济困难,自来水厂的建设进展缓慢。截止1947年底,仅完成水源井9口,配水间1,配电室1,配水管1,吸水井1,容积1000立方米。由于工程质量差,1948年底试运行出现诸多问题,不具备供水条件,仍需建设,建设费用当时需要1000亿元。因为国民党政府危在旦夕,最后的建设化为乌有。
北平和平解放后,自来水公司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迅速恢复建设第二水厂(安定门水厂),解决北京200万人的用水问题。当时,自来水公司任命陶卓、徐慈民、胡喜峰为指挥长,组成30余人的施工队,对初建的所有供水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修复了被炮弹击中的9口水源井的电源线,检修了输水配水机的水泵,冲洗了输水配水管路。只用了三个月就完成了所有的建设项目。65438+1949年5月1正式投产供水,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贡献了一份大礼。
五、第一水塔“战功”
北京第一座自来水塔是东直门水厂的水塔,由德国设计师设计,建于1910。这座塔高54米,体积为750立方米。水塔属于钢结构水塔,塔身下面有一个非常坚固的嵌有混凝土、铺有粉红色花岗岩的平台,边缘被磨成圆腿;塔共分六层,每层为六角形,六面镶嵌12条装饰龙(每边2条,意为两条玩珠的龙);每层楼的游廊平台上都有折叠座椅,爬塔时可以小睡一会儿,不仅乘凉,还能欣赏风景。水塔每层用12铜铃装饰,每个塔角挂两个铃,一至五层为小铃,六层为大铃。每次微风吹过,悬挂的铃铛叮当作响,不仅非常漂亮,还能惊动鸟儿,让它们不敢在此筑巢,避免了鸟粪污染塔身的弊端,考虑得非常周到;蓄水部分直径约14m,高度约5m。储水部分的底部由八根柱子支撑。塔身加上水的重量有1000多吨,但支撑处只有64个φ1.5”的螺栓,所以整个塔身固定在埋在地下的钢板上,50多年来屹立不倒。它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令人惊叹!
水塔在1942年停止使用,但在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解放军北平航空兵司令部曾在此驻扎半年,利用水塔高度观测计算国民党空投炸弹数量,为北平和平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2003年,一位曾在北平航空兵司令部战斗过的老同志专程来到水塔旧址,试图回忆当年战斗的情景。可惜水塔早在1957就拆了。好在2003年9月,水塔的设计图纸被德国大使馆赠送给供水集团,最终弥补了水塔被拆除的不足。
解放后,有关部门曾多次组织讨论拆除水塔。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如果作为文物保存,因为其钢结构建筑需要维修,每5-8年维修一次,油漆一次要3万元。一座已经停下来供人观赏或者让人想起过去的水塔,值得吗?二是水塔本身能否达到文物的级别;第三,水塔应该作为文物保存。最后由于维护费用高,国家钢材供应短缺,将铁塔拆除,拆除钢材229吨,作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的钢材指标。北京的自来水行业流浪了四十年,等待了四十年。伴随着战争的创伤,北京的自来水行业迎来了新中国发展的曙光。1949年五一,市长叶剑英亲自出席华北电力、北京市自来水公司五一庆祝大会。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北京供水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供水能力50年来增长了60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水厂,长辛店水厂、程子水厂、南口水厂、田村山净水厂、凤台水厂相继建成,特别是第九水厂的建成投产,标志着首都供水在技术、管理、水质检测等多方面已达到国际现代化水平。到1999年8月,北京共有14座水厂,日供水能力300万立方米,年供水量7亿多立方米。供水管道总长度达到6042公里,供水服务面积达到54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超过800万,城市水务市场普及率达到100%。
一、公共水站进医院
老北京可能还记得,解放初期,北京的胡同里不时能看到吱嘎作响的独轮车。推手肩上扛着绳绊,轮子左右两边放着两个水缸,上面放着两个木排。这是“水车”送水的场景。水车里的水是从“井窝”里抽上来的,井窝是一个简单的浅土井,用压水机取水。
1949年,北京南部的龙须沟地区作为第一个安装公共水站的实验区,拉开了全市普及供水的序幕。到1967,北京市区已安装大小水站2677座,城市水普及率达到99.96%。水站建好了,人们还是用肩膀挑水,有的甚至去百米外的街站挑水,冬天更难。
1973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自来水公司陆续对公共水站进行改造,分阶段接入各家。到1984,三环以内的公共水站全部进入医院,北京的老百姓不出医院就能喝上甜甜的自来水。如今自来水管道已经连接到千家万户,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流出自来水。年轻人当然很难想象使用自来水时的艰难场景。
上世纪2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都出现过“水荒”。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的水资源面临极其尴尬的局面,市民用水出现危机。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浅井干涸,深井出水量减少,未经处理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使得永定河冲积扇上的许多井因污染而废弃。20世纪70年代,市区形成了1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到1981夏季,城市降压供水面积高达212平方公里,占城市供水面积的55.5%。
虽然该市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日供水能力为50万立方米的第八水厂和日供水能力为654.38+0.7万立方米的田村山净水厂,但仍不能满足需求,导致市区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严重的“水荒”。当时一半以上的城区都是减压或限时供水,30%的已建成建筑因为无水而无法使用;住在清河、半壁店、十里堡、龙爪树的居民半夜起来打水。水危机一直持续到1990,第九水厂一期被淹,自来水供需矛盾得到缓解,供水安全稳定得到保障。
第三,第九水厂,亚洲最大的地表水厂
为解决北京缺水问题,北京市政府决定在1984建设日供水能力一百万立方米的第九水厂。工程于5月开工,1986,总投资约60亿元。工程分三期建设,每期日供水能力50万立方米。到6月1999,三期工程完工,日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占北京市供水能力的一半。它的建成和通水,从根本上缓解了北京缺水的局面。目前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水质最好的现代化大型饮用水厂之一,在首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九水厂以密云水库为水源,分别在密云水库和怀柔水库建设取水厂。原水通过连接一根直径为DN2600mm×33Km的球墨铸铁管和三根直径为DN2200mm×42Km的钢管,输送至第九水厂的净配水厂。在自来水处理工艺上,第九水厂除了采用常规的加药-混凝-澄清-过滤的水处理工艺外,还采用活性炭吸附和氯化消毒的深度净化工艺,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涩味、嗅味和各种有机物,最终将生产出的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净水送至城市配水管网。
第四,树状管网变成环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自来水公司不仅增加了城区供水能力,而且增加了城市供水管道的铺设,不断增加供水管网的密度。从解放前夕的364公里迅速上升到1999年的65438+6042公里,年均增加110多公里,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前40年年均铺筑的12倍。供水范围在新中国成立前仅限于城市中心,发展到城市附近5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
解放前,北京的供水管网呈树枝状,东密西疏,东高西低,东西向单向供水,服务压力极不平衡。随着第三、第四水厂的建设和供水主管道的铺设,市区三环以内的环形供水管网已基本形成1958;到1989,直径1米以上的环形管网基本完善;截至目前,四环路供水管道已全部贯通,市区所有供水管道已连成蜘蛛状环状管网。互联互通的供水管网既平衡了区域服务压力,又减少了城区所有水厂的供水半径,可以有效实施对立互补供水,提高安全供水的可靠性。
动词 (verb的缩写)水表生产的本地化
起初,水表主要是管理和维护。史静自来水有限公司从1910开始供水,但没有计量表计量所售水量,所以采取向用户预售水票,以后凭票卖水的方式。之后水费取消,水费由用户按月计算,每户每月1.2银元。1940,北平特别市供水管理局开始实行租水表、卖水计量,于是在1942设置了水表课程,负责水表的测试和管理。当时,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八个国家使用了30多种水表。1949成立水表单位,开始修水表。当时只有21员工,修水表的设备简陋,只有一台机床,一台滴表机,一台查表机。1953建立用户级水表段,月水表数700个。直到1958,随着修表技术向流水线作业的转变,修表数量大大增加。
65438年至0958年,水表科派李文成等有关人员到上海市和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参观学习水表制作技术。同年5月,自来水公司党委书记高申作大跃进动员报告后,全体员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巧夺天工,终于在6月1958日生产出了国内第一只口径为11的东风牌水表。水表是湿度计,最大累计测量值为65438。水表研制成功后,于1958年7月作为生日礼物小批量生产了100水表,当年完成了1000水表的生产。
自20世纪70年代水镜牌水表研制成功并注册以来,北京市家用水表发展迅速。开发了冷热水表、自动记录压力表、ic卡水表、远程水表等20多个品种、数百个规格的15~200mm生活和工业水表,年产量60多万件,约占北京市水表市场的70%,出口28个国家。1999年8月26日,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上市,开始了机制和体制的彻底变革,从过去依靠政府补贴的计划经济向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转变。改革为首都供水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市自来水集团提出“确保首都供水,争创一流服务”的口号,一方面加快供水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近50亿元,新增供水管道1000公里。另一方面,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断提升对外服务水平,让市民在喝上安全水的同时,享受更高标准的服务。截至2004年底,市自来水集团拥有水厂18座,日供水能力268万立方米(水资源短缺导致供水能力下降),管网总长7065公里,供水服务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一是水质检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10年,水质检测的化学家只有1人,他们的职责只是“每天早中晚三次检测成分,巡视水池,防止污染”;1935购买了检测细菌的仪器,开始细菌检查。从65438到0937,聘请了化验员,但检测项目只有6项,而且都是人工操作,检测手段和设施极其落后。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自来水公司提出了“水质是灵魂”的口号,在各水厂设立了水质部门和实验室,在水质、水质检验和水源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截至目前,自来水集团已形成完整、严格的供水水质检测管理体系,全面、系统地制定了严格的制水工艺要求,建立了由水质监测中心、水厂实验室、运营团队组成的三级水质检测保障体系,拥有1000名水处理技术专业人员和1000多名水质检测专业人员队伍。他们日夜三班倒,认真、仔细、严格地监控水质,确保出厂水的质量。在检测手段上,水质监测中心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放射性测量仪、电子显微镜等各种现代化仪器。1999水质监测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获得国家实验室资质。目前,自来水集团水质检测项目增加到117,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35项检测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解决室内给水管道二次污染的高新技术
北京从自来水厂到主供水管的自来水都能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但一些建设时间较长的建筑中的自来水因为老化、腐蚀等原因受到了二次污染。改造室内自来水管道解决自来水二次污染是一个难题。本着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精神,为了尽快找到解决办法,2002年,自来水集团开始研发室内供水管道改造技术。
2003年,自来水集团在市场调研、论证和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决定采用“旋风”技术,对城市建筑物内现有室内管道进行除锈、喷涂内衬改造,避免了自来水在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该技术可以在不损伤墙体、路面和建筑装饰的情况下,清除管道内壁的水垢和水锈,对难以发现的“针孔”泄漏还具有自修复功能,既保证了自来水的水质,又解决了部分用户因供水管道堵塞、内径变小而出现的无水或水微现象。此外,为确保改造后的管道符合国家饮用水发生标准,自来水集团采用的涂料经过卫生部审核,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达到国家食品级标准。
2003年底,左家庄西街6号楼的72户居民成为该市第一批受益者。2004年,市自来水集团继续大力推进室内供水管道改造进程,先后完成了草桥小区、杨桥福海小区、玉泉路兆丰园、慧谷阳光住宅小区、何仪西区、垡头等48个小区275栋住宅楼的室内管道改造工程,4万多户居民的饮用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三、“查表不出门,出门不付钱”
以前每家每户都是轮流查表交水费,很多居民对此怨声载道。为提高服务水平,2000年8月至2006年6月,北京自来水集团为1.3万楼宇住户实现了“查表入户”工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现代人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查表也有不同的看法,如扰民、不安全问题等,人工查表必然会出现“错抄、漏抄、少抄、估抄”。
2003年,市自来水集团开始用有线远传水表、无线远传水表、电力载波远传水表、ic卡水表替代传统水表,用高科技手段替代传统查表方式,逐步实现“不进家门查表”。截至2004年底,全年安装IC卡水表5万多块,远程水表2万多块。
为方便居民缴纳水费,2003年,市自来水集团先后与9家金融机构签订了水费收缴协议。到目前为止,北京市共有11家银行和1家企业(北京市邮政局)2664个网点代收水费,非常方便用户。2004年2月,市自来水集团与光大银行在三里河区实现了POS机自助缴纳水费,500户居民不用再到银行排队缴纳水费。到2004年底,80个社区安装了POS机。此外,市自来水集团还将完成营销缴费账务处理系统升级,与银行共建信息平台,通过网上转账、电话缴费等方式,逐步实现用户“缴费不出门”。目前,北京市自来水集团阜阳水业公司(延庆)已率先实现居民“交了水费就住在家里”。
四、供水服务一线。
为不断提高首都供水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2002年9月28日,在原报修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正式成立“供水服务热线”,其功能由过去单一的报修服务扩展到自来水报修、抢修调度指挥中心、供水服务咨询中心、用户投诉中心和用户举报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各维修站、门班进行远程管理、限时控制和动态跟踪,为社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供水服务,是供水集团与广大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只要拨打水务服务热线,关于自来水供应的问题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供水服务热线成立两年多来,供水服务热线共接收信息28万余条,其中报修8万余条,咨询17万余条,投诉4000余条,举报800余条,其他信息2万余条,三年来接收信息翻了一番。抢修、用户咨询、投诉举报信息处理及时率达到100%,实现了北京自来水集团“有求必应、有难相助”的社会承诺。
为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举报漏水和违法用水行为,自来水集团还设立了供水服务热线百万元奖励专项资金,对第一个提供管网漏水信息、私自改变用水性质、转供水、偷水的人员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至今已奖励1.90余人,奖励金额达65438+万余元。有市民举报某单位偷水,经查属实,追回水费50多万元,居民获得11449元;一市民举报工地偷水,中奖1840元...通过广大市民举报,近两年该集团经济损失约1.2万元。
第五,利用GPS进行管网抢修
能否快速准确地找到漏点是降低管网漏损的重要因素。从65438到0988,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开始开发“城市配水管网管理系统”;1991年,该系统通过北京市科委技术鉴定,并投入运行。从65438到0995,管网的基础数据全部输入微机。该系统的应用使管道图纸和统计数据的手工绘制变为微机管理,工作效率分别提高了8倍和200倍以上。还可以代替人工绘制应急关闸方案,使关闸更加及时,每年减少漏水损失68万立方米。
2004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在“城市配水管网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升级,开发了“城市配水管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即GIS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它的成功开发实现了供水管网信息与其他系统资源的共享。同时,为了配合这套系统,还建立了一套GPS卫星测量定位系统,为快速定位闸门,寻找被埋或无明显参考的管网设备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快速及时的抢修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清泉是今昔的一面镜子”,书写了历史的沧桑。首都供水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它经历了旧中国的风风雨雨,也沐浴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灿烂阳光。从无到有,成为历史见证。如今,按照中央和北京市的相关政策,首创水务集团在做强供水主业的同时,积极涉足污水处理和再生水生产领域,进一步拓展了集团的产业范围。集团斥巨资收购延庆、怀柔、密云、房山自来水公司,现有自来水厂65,438+08座,日供水能力268万立方米。收购延庆、密云污水处理厂,投资建设程门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总量达到11.5万立方米。北京最大的再生水公司成立,日再生水供应能力654.38+0.7万立方米。同时,集团发挥专业咨询机构的作用,聘请专门人员帮助集团公司系统规划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为集团公司绘制了更加清晰的发展蓝图,提出了“主辅分离、精简主业、放开搞活辅业,依托核心技术,延伸相关产品和服务,面向市场,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的工作思路,使集团公司的改革重点更加明确,发展目标更加明确。世界级的自来水厂、高科技的管网管理、优质的供水服务,不仅为北京人民送去了优质纯净的自来水,也为北京的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