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的三个政敌诸葛瞻、董爵、樊建是怎样的历史形象?
蜀汉对北伐的态度
蜀汉对北伐的热情呈下降趋势。蜀汉建兴六年至建兴十二年(即公元228年至234年),诸葛亮当政。诸葛亮是主战派,所以这一阶段蜀汉六次北伐,诸葛亮亲自带兵五次。诸葛亮死后,宰相史江湾接替了诸葛亮的位置,成为蜀汉的第二个统治者。蒋琬也是鹰派,甚至比诸葛亮还凶,打算从商朝沿汉水进攻襄阳。然而蒋琬的北伐并没有实现。一是因为风险太大,受到朝方极大抵制;二是蒋琬个人身体原因。
蒋琬死后,费祎和姜维成为统治者。姜维是名义上的统治者,但实际上他在蜀汉的政治影响力极其有限。而且费祎的地位比姜维高,姜维受到费祎的制约。姜维想进行北伐,但费祎是反战派,所以一直压制姜维进行北伐的愿望,只给姜维一万人北伐。
蜀汉颜夕十六年(公元253年),费祎被姜维北伐时带回的曹魏人郭勋刺杀。如上所述,姜维的政治话语权并不大。此时下令,陈佐政治影响力高于姜维,但他是鹰派,与姜维立场相同。因此,姜维多次高频大规模北伐。姜维赢了,蜀汉反战派的声音也撼动不了姜维;但在段谷之战大败后,反战派的声音也有所抬头。
比如乔周强烈反对陈佐、姜维北伐。就连姜维的战友廖化、张仪也不支持姜维北伐。廖化和张仪都是与曹操集团或曹魏作战的著名蜀汉将领,他们对姜维持批评态度。由此可见,姜维的北伐确实不再符合蜀汉的流行趋势。这些人物对姜维的影响是有限的,而诸葛瞻、董爵、樊建却有记载历史的权力,他们的政治影响力远远高于姜维这个名义上的将军。诸葛瞻等人试图夺取姜维的兵权,取而代之的是右将军兼永安都督严羽,导致姜维害怕回到成都,在栈中开垦土地以避灾。由此可见姜维对这三个政敌的恐惧。下面小编就来说说这三个人。
诸葛瞻,董爵,樊建
诸葛瞻: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被包括刘禅在内的蜀汉人民寄予厚望。刘备集团或者说蜀汉只有两个将军,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诸葛瞻。其实将军师并不是一个特别高的官职,但其特殊性体现了诸葛瞻在蜀汉的地位。
从诸葛瞻的个人传记中可以看出,他和陈寿的关系很不好,陈寿在编史时加入了明显的主观色彩。所以诸葛瞻的历史形象不是特别好。全传正面评价不多,负面评价基本得心应手,边肖在此不再赘述。由于陈寿的主观记录,历史上诸葛瞻的形象可能比较单薄和片面。然而,诸葛瞻至少是一个为蜀汉而死的忠臣。在“魏灭蜀之战”中,他和儿子诸葛尚在绵竹抵抗邓艾,直至战死。诸葛亮积劳成疾,诸葛瞻、诸葛尚战死沙场,使他们忠于蜀汉。
董爵:
董爵曾是丞相府的正史和主簿。诸葛亮死后,丞相府解散,董爵进入尚书台,成为尚书的仆从。当时姜维名义上记载了历史,实际上却忽略了。陈佐是掌大权的书臣,书臣是书臣的二把手。陈佐死后,董爵当了秘书。这对于姜维北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范健:
樊建和董爵一样,都是荆州益阳人。蜀汉颜夕十四年(即公元251年),樊建到东吴当校尉。孙权此时病得很重,没有见到范健。孙权问诸葛恪:樊建和宗瑜各有什么优缺点?宗瑜曾派使者到吴栋,与孙权建立了深厚的关系。诸葛恪的回答是,范蔡健不如宗瑜,但气质比宗瑜好。蜀汉死后,樊建还与晋武帝司马燕谈论诸葛亮的治国之道,帮助邓艾平反。
诸葛瞻党对姜维的影响
《三国志》中记载,姜维因为得罪太监黄浩,被迫不回成都。其实不是的。黄渤确实比较厉害,和姜维关系也不好。但真正要扳倒姜维的是诸葛瞻、董爵、范健,黄浩是两股势力。《三国志》之所以记载为黄浩,也是因为陈寿与诸葛瞻的恩怨,把诸葛瞻的行为推到黄浩头上,指责诸葛瞻不纠宦官和朝臣。所以,原本是鹰派和反战派的斗争,变成了黄浩和姜维的门户阴谋。
蜀汉四年(即公元261年),诸葛瞻迁为中都护魏将军;董爵迁为辅国将军,与诸葛瞻讲和。范健接任了董爵的秘书一职。这是一个诸葛瞻派实力飙升的时期,政权被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段谷之战”失败后,姜维已经克制了北伐的欲望(仅在曹魏发生“淮南三反”时在关中与邓艾、司马望对峙),景尧五年(即公元262年),姜维发动“后河之战”,主动对曹魏实施北伐。这两个日期非常接近,所以边肖认为姜维受到了诸葛瞻等人的威胁,所以他需要一场胜利来为自己积累资本。
可惜“侯何之战”也以失败告终。诸葛瞻等人到刘禅,以姜维“好战无用,家徒四壁”为由,要求招其为益州刺史,夺取姜维军权,换上严羽。虽然姜维迫于压力不敢去北伐,也不敢回成都,但刘禅似乎并没有采纳诸葛瞻派的建议,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打压姜维。其实两派的斗争已经基本告一段落了,因为景尧六年(公元263年),曹魏发动三路大军灭蜀汉,姜维和诸葛瞻这两个政见不同的政敌都为了保卫和恢复蜀汉而战死,这还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