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积极的历史典故
第一条是培养性格,为精彩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章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001.不为五斗米折腰:淡泊名利,自持清高姿态。
出处是《晋书·陶谦传》。
五斗米释义: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弯腰:弯腰行礼,指弯腰给别人行礼。比喻清高,有骨气,不为运势所动。
历史典故
陶渊明,又名陶谦,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家、散文家。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但到了他这一代,道教徒已经没落,生活贫困。尽管如此,陶渊明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博览群书,养成了不虚荣、不贪财的高尚品格。
艺兮元年(405),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他到了八十一天后,我遇到了旬阳县派来视察公务的杜佑。刘芸,旬阳县人,以贪财出名。他每年以巡逻的名义向县里索贿两次,每次都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县官说:“我们要穿戴整齐,准备礼物,恭敬地迎接杜佑。”陶渊明叹道:“我怎能为五斗米向村里的孩子跪拜?”意思是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县令工资而卑微地贿赂这些小人?
于是,当了80多天的彭之后,陶渊明离开了衙门,收拾行囊,回到了故乡,从此隐居起来。对于官场,他没有依恋,而是有一种自由感。他每天喝酒写诗,过着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生活。
成长新语
名利是外在的东西,却让很多人孜孜不倦地追求。正所谓“浮世名利重,古今多少人能抛”。然而陶渊明做到了。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名利不是人生追求的全部。我们不应该为名利而活,被名利所驱使。冷漠不是不上进,不作为,不追求,而是一颗纯粹的心去对待生活和生活的欲望和诱惑。顺境时不要得意忘形,逆境时不要自作多情,不要受辱,顺其自然。这会让你真正享受生活,在冷漠中充实自己。
002.强制令:坚持原则,不妥协。
出处是《后汉书·冷却器的故事·董璇》。
解释的本义是脖子硬,意思是人性格坚强,不肯低头屈服。后来一般称之为刚正不阿官员的“强制令”。
历史典故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减免赋税,释放奴婢,减少官职。所以东汉初年经济恢复发展。
光武帝知道征服世界靠武力,但治理世界需要有效的法律。但是,法律只能威慑百姓,却约束不了权贵。光武帝的妹妹胡杨公主,依仗弟弟做皇帝,横行无忌,奴才们也不管治安。
洛阳使者董璇是个诚实坦率的人。他认为王子犯了和老百姓一起违法的罪。湖阳公主有个家奴,杀了一个地位很高的人,出不了公主的家门。董璇不能进公主府搜查,所以他每天派人在公主府门口守着,就等着奴隶们出来。
有一天,湖阳公主坐着马车出门,跟着她的正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家奴。董璇得到消息后,亲自带着头领拦住了湖阳公主的车。
胡杨公主大怒:“好大胆的洛阳令!你竟敢拦我的马车!”
董璇无所畏惧,当面指责湖阳公主没有纵容家奴违法杀人。他不顾公主的阻挠,叫酋长逮捕凶手,当场处决。
湖阳公主非常生气,立即赶到皇宫向光武帝哭诉董璇如何欺负她。光武帝听了也很生气。他立即把董璇召入宫中,命令内侍当着湖阳公主的面殴打董璇,试图为公主平息事端。
董璇说:“先别动手,我有要玩的。”
光武帝生气地问:“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董璇说:“陛下是中兴的皇帝,应该注意法律法规。现在陛下让公主纵容自己的奴隶杀人,她还能统治天下吗?如果我被判维护法纪,请以死感谢世人!”之后,他跑进了哨所。光武帝急忙命令大臣拉住他,但是董璇已经撞墙了。
光武帝通情达理,但为了照顾胡杨公主的面子,还是让董璇给公主磕头。董玄宁不肯敲,内侍把他的头按在地上,董玄平却双手用力撑地,勒着他的脖子。
内侍报告说:“董璇的脖子太硬了,压不住。”光武帝也只好放了他。
当湖阳公主看到光武帝释放了董璇时,她并不相信。她讽刺光武帝没有权威。光武帝无奈地说:“就因为我当了天子,就不能像做平民时那样了。”
成长新语
“君犯法,庶人同罪”,这是古代法治思想的精髓,沿用至今。董璇敢于挑战强权、坚持原则、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的后代尊敬。无论是官品还是人品,他都是上乘的。每个人都有衡量一切的标尺,所以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容忍度。作为执法者,要严于律己,严于律己;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你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敢于坚持原则,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都会成为青少年走向成熟和成功的条件和原因。
003.力士脱靴:不畏权贵,坚持本色。
出处《唐果石埠李白脱了靴子》。
释义力士指高力士。形容文人恣意饮酒,不畏豪放。
历史典故
唐玄宗天宝初年,著名诗人何向唐玄宗推荐李白,因其诗作出色。唐玄宗赶紧在金殿召见李白。唐玄宗很崇拜李白,就封他为翰林,请他在宫中作诗作文。过了一段时间,李白不见皇帝找他商量国事,也不见他被委以什么重要的公务,只是经常要他陪皇帝和贵妃去旅行,写《宫词》。这与李白的治国安邦之志相去甚远,所以他常常借酒消愁。
一天,皇帝再次召见李白,让他起草一份非常重要的圣旨。恰好李白刚刚喝完酒,摇摇晃晃地走向正殿。他眯着眼看了看四周,看到一个太监站在皇帝身边非常不友好地盯着他。这个太监叫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宠信的太监,权力很大。皇太子称他为“兄”,群臣称他为“爹”。四方的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文武百官都不巴结他。其实李白早就不喜欢高力士的所作所为,于是趁着当时嗜酒如命,对皇帝说:“陛下,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不知你是否被允许?”因为皇帝急着要李白写圣旨,就着急地说:“有什么要求就直说。”李白说:“我刚喝了点酒,不能像往常那样恭恭敬敬地写文章。”请允许我穿得随便一点,好让我写这封圣旨满足您的要求。皇帝想了想,摸了摸他的胡子说:“既然这样,我就允许你不要拘束。””于是,李白伸了个懒腰说:“我穿的鞋子太紧了,我需要换一双宽松的休闲鞋。”皇帝马上让人给他拿一双休闲鞋来换。李白趁机把脚伸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鞋给我脱了!”高力士看了看伸在面前的脚,又看了看玄宗的沉默,只好乖乖地为李白脱下靴子。
这一次,李白可让那些被高力士欺负的人松了一口气,但是高力士平时欺负别人惯了,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这使他非常生气,所以他经常在唐玄宗面前说李白的坏话。唐玄宗对李白逐渐冷淡。李白在这样的环境下再也待不下去了,只好离开长安,再次出国旅行。
成长新语
李白终其一生都怀抱着治理国家的崇高理想,但他的抱负从未实现。这个典故充分表现了他不畏权贵,坚持本色的伟大人格。“哦,我怎么能对那些永远不会被人看到真诚面孔的高官厚禄卑躬屈膝呢?”这首诗显示了诗人的骄傲。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权贵不能屈。”每个人都应该坚决捍卫自己的尊严,不应该屈从于所谓的荣华富贵,以人格和尊严为代价追求的财富永远会被人们所不齿。
004.保持廉洁:保持一颗干净的心。
缘起(元代)魏初的诗《寄杨继海》。
解读袖:袖。袖子里除了微风什么都没有。原指人在风中潇洒的姿态,后指贫穷。比喻为官清廉。
历史典故
于谦,又名廷易,是明朝一位著名的大臣。他被调到北京之前一直担任地方官员。他是个清官,对各级下属都很严格。他坚决禁止索贿受贿,自己以身作则。
在正统时期,太监王镇是专制的。他以权谋私,肆无忌惮地收受贿赂。每次朝会,全国各地的官僚都奉上更多的珠宝和白银来讨好他。而且于谦每次去北京玩东西,总是不带礼物。他的同事们劝他说:“你虽然不献宝,不求达官贵人,但也要带些线香、蘑菇、手帕之类的名产作为礼物。”不然人家会对你有看法,会找你麻烦。”于谦潇洒地一笑,摇了摇两袖,幽默地说:“只有清风!我是为国为民当官,不是为一个人当官。只要我老实,认真做事,我凭什么担心别人?"
为此,他曾写诗《进京》明确表示:“丝盖菇香害民。”清风两袖朝天,免得说短话。“丝帕、蘑菇和熏香都是他就业地的特产。于谦在诗中说,这种东西本来是给百姓享受的,却因为官员的搜刮而变成了百姓的灾难。在他的诗中,他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什么也没带去北京,只有我两袖清风迎接天子。
成长新语
“刚正不阿”无疑是对谦虚最好的评价。这是一种潇洒,也是一种气节。自古以来,官场就是一个大染缸,能在里面清正廉洁的生活,是很难能可贵的。除了保证自身的清廉,更难的是一个人去澄清官场的浑水。正因为如此,于谦才能成为诚信的典范,为世人所敬仰。作为青少年,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以于谦为榜样,以崇尚美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慎独”,把诚信作为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一种对自己的约束,让自己即使将来不能在历史上留名也问心无愧。
005.克己奉公:为人正直,做事坦白。
来源(南宋)叶凡《后汉书·祭遵传》。
自我否定的解读:克制自己;服务大众:专注商业。克制自己的私心,生意第一。比喻一个人严于律己,一心为公。
历史典故
祭遵出生于东汉初年的杨颖。虽然祭遵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他的生活非常简单。他从小喜欢读书,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学识渊博。
公元24年,当刘秀进攻杨颖地区时,祭遵去投敌,刘秀接收了他。刘秀发现祭遵为人正派,讲究原则,于是任命他为军事城令,负责军营的法规和军纪管理。节日执法严格,受到大家的称赞。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乡绅犯了罪。祭遵发现真相后,依法将乡绅处死。刘秀知道后,非常生气,想责怪祭遵。有人劝刘秀说:“严格的军令本来就是国王的要求。现在祭遵坚持法律,从上到下都做对了,这样三军才有威信,保证没人再敢以身试法。”
刘秀听后觉得有道理,笑着说:“这个服务员死得很精彩。他是一个该死的人,在我的营地里给我看了两个圣人。”因此,他没有谴责祭遵,而是将他提升为一名刺杀和强奸的将军。后来,因屡建战功,被封为陆将军、侯。
祭遵为人正直、诚实、谨慎、克己,经常得到刘秀的奖赏,但他把这些奖赏都拿出来分给自己的人民。他过着非常节俭的生活,家里没有多少私有财产。甚至在安排葬礼时,他仍然告诉他的人民不要浪费金钱,只要用牛车装载他们的尸体和棺材,拖到洛阳匆匆埋葬。
成长新语
“克己”就是对自己有要求,有一个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尺度。贪、怒、痴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诱惑,只是不同的人在诱惑面前表现不同。克制自己的欲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这应该是对我们最起码的要求。“服务大众”是为自己的群体做贡献的义务,是维护自己群体的公平正义的义务。只有依法依规行事,以共同利益为目标,以每个人的幸福为己任,才能拥有有价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