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原的历史民族

氐是中原华夏民族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包括红氐和。希迪分布在陕西北部和内蒙古中南部。有学者认为娄烦人属于希迪,乌兰察布市鄢县、凉城县的窑址墓葬可能属于春秋晚期的烦楼遗存。毛庆沟墓地的一些墓主人也可能与娄烦有关,时代相当于春秋中晚期至战国中期。胡林和娄烦在春秋战国时期与中原的晋、燕等国相邻,主要居住在陕西北部和内蒙古中南部。从考古遗存分析,和娄烦属于游牧民族。

战国时期,胡林和娄烦活跃在内蒙古高原。战国中期,中原诸侯国不断侵占北方各族土地,胡林、娄烦地区也随之北移。在燕(公元前361 ~ 332)统治时期,胡林和娄烦居住在燕国西北部,他们的活动区域包括现在的呼和浩特平原和乌兰察布南部丘陵地区。赵武灵王时期(前325年至前298年),赵国强盛,向北突破胡林、娄烦,迫使其从呼和浩特平原向西迁移至鄂尔多斯高原,胡林迁入鄂尔多斯高原北部。一些考古学家认为,杭锦旗阿鲁柴登河岸和准格尔旗西沟的青铜墓属于胡林人(也有人认为属于匈奴)。公元前297年(赵惠文二年),一直位于的武陵王成乘机视察新占领的土地,在西河(汉代西河县,主要指今内蒙古黄河西岸鄂尔多斯地区)向娄烦王投降。赵程潇称王时(前265年至前244年在位),胡林被赵国打败,鄂尔多斯高原上的胡林和娄烦一度属于赵国。匈奴强大后,胡林和娄烦又属于匈奴。东湖之名是一个统称,文献记载“在匈奴之东,故称东湖”。战国时期,中原华夏人是指居住在匈奴东部(今内蒙古东部、东北西部)的众多民族、语言、习俗相同或相近的部落的统称。春秋战国时期,东胡人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呼伦湖以东、嫩江以西,以及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表明,呼伦湖以东的呼伦贝尔高原上生活着一部分东胡人。据《舒威序》记载,鲜卑拓跋族的先民自古以来就从事畜牧和狩猎。上世纪80年代,在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处发现了拓跋鲜卑祖先嘎仙洞。经过初步发掘,出土了陶片、骨镞和石器,证明很早就有部分东胡人居住在大兴安岭北部。这一带林木葱郁,动植物众多,绿草如毯,水系如网,是古代居民以渔猎、采集、畜牧为生的理想之地。这部分东胡人曾经拥有36个部落,99个氏族,控制了广阔的疆域,使北方繁荣昌盛。这部分东胡人从事畜牧、渔猎、采集,可以概括为渔猎文化。

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还有一部分东胡人生活在内蒙古东南部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考古学家认为夏家店上层文化可能是这部分东胡人的物质文化遗存。从这种文化的地理分布来看,东胡人地区的南界最初到达了河北滦河和辽宁大凌河流域。有人提出,赤峰林西县“井沟子型”考古文化家族归属东湖更为恰当。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的东胡人居住在燕国北部,与燕有关系。到了(365,438+065,438+0 ~ 279)统治时期,东胡强大起来,给燕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迫使燕国以将军为人质来换取和平。后来东湖被燕打败,主要在现在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东胡和赵在西南也有一场战争。公元前273年(赵惠文二十六年),东胡被赵攻下,部分土地失守。前244年,东胡又一次被赵的大将李牧攻下。东胡与燕赵国的和战,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冲突中,双方开始加深相互的理解和认识。匈奴是战国时期史书记载的北方游牧民族。从中国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来看,它可能主要是由春秋时期的白蒂发展起来的。春秋时期,白蒂主要居住在陕北、鄂尔多斯、内蒙古和河套地区。根据考古学家的判断,鄂尔多斯青铜器“陶红巴拉型”属于白蒂。除了大漠南北的地部,大部分分散在黄河流域的北地部落都逐渐被中原诸侯国吞并。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的一支匈奴吸收诸戎、狄的因素而强盛起来,被中国文学称为战国时期的匈奴。考古发现还表明,今天蒙古境内还有匈奴早期的物质和文化遗存。是否意味着最初的漠北源头后匈奴南迁,并不充分,需要进一步研究。

中国史籍中最早记载的匈奴,主要居住在今天内蒙古的阴山和河套地区。这里有山有水,植被茂盛,动物众多,是畜牧和狩猎的理想之地。公元前310年左右,匈奴地区与战国时期的燕、赵、秦相邻。战国末期,匈奴的东界已经到了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东部,燕长城以北。晏曾计划联合北匈奴对抗秦国。由于农牧业经济结构的差异,匈奴与秦国、赵国发生了多次边境冲突。匈奴需要农副产品作为游牧经济产品的单一补充,往往采取军事掠夺的形式。匈奴在内蒙古中西部的活动现在对秦国和赵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两国都修建了长城进行防御。然而,赵的长城并没有阻挡匈奴骑兵。赵长城建成不久,匈奴越过长城,渡过黄河,进入“河南之地”(指今内蒙古黄河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赵只好在戴(今河北蔚县)和雁门(今山西右玉县南)屯兵防守。匈奴和南部的秦国以秦赵翔时修建的长城为界。秦长城以北的鄂尔多斯高原和南北的阴山都是匈奴人的。

战国中后期,匈奴广泛分布在今天的内蒙古中西部。东邻内蒙古东部东湖,西接河西走廊越人,南与燕、赵、秦国隔长城相望。今天,在鄂尔多斯市金航旗的陶洪巴拉、伊金霍洛旗的公苏浩、准格尔旗的玉龙台、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的范家窑子、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的水建沟门、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旗的葫芦寺台等地,都发现了属于战国时期的匈奴墓葬和遗迹。这些坟墓大多位于“肥沃的土地”上。匈奴人长期生活在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地区和呼和浩特平原,繁衍生息,生老病死。

从以上具体史实可以看出,战国时期,内蒙古高原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控制之下,从事着“以水草为生”的游牧生活,而另一部分东胡人则在大兴安岭深山老林中过着渔猎生活。概况

战国时期,中原诸侯国经过长时间的相互吞并,最后剩下七个强国。北方从东到西依次是燕、赵、秦。古代内蒙古的南缘是一个农业和牧之并存的地区,也是中原国家与北方民族接壤的地方。这三个国家的华夏民族有时会与北方民族如东胡、胡林、娄烦、匈奴等发生冲突,争夺土地和人口。最终三国各自将疆域扩展到内蒙古高原的南缘,修筑长城,设立郡县,开始了中原政权对古代内蒙古地区的统治。在历史时期,中原的农耕文化也开始进入内蒙古高原,与游牧文化碰撞吸收,成为草原文化的组成部分。燕是北方周的诸侯国,都建在冀(今北京)。强的时候占领了河北、辽宁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赤峰、通辽南部部分地区。

公元前300年后,曾在东胡作人质的燕国将带回燕国。因为深得胡人信任,知道东湖的内幕,所以王艳起用秦凯,率部北攻东湖,大获全胜,向北行军一千多里。为了保卫东湖,巩固新占领的土地,燕修筑了从枣阳(今河北省独石口附近)到襄平(今辽宁省辽阳)的长城,并在燕北长城以南设置辽东、辽西、游北平、渔阳、上谷五郡,统治燕原有的领土和新并入的东湖土地。

燕北长城在今赤峰城内有两路,是防御东胡南下的军事工事,也是燕与东胡的分界线。据考古人员实地调查,北线从河北围场县进入赤峰市松山区,大致沿金英河北岸丘陵、山脊进入敖汉旗,东经进入通辽市奈曼旗、库伦旗境内,在先进乡转向东南,进入辽宁阜新市。战国后期,燕北长城作为燕国的北境,将燕国的疆域向北扩展,包括今天内蒙古东部的南缘,下辖右北平、辽西两县。

右北平郡,西汉时郡治平冈。据考证,平岗城是赤峰市宁城县店子乡黑城村古城。古城由花城、外罗城、黑城三个遗址组成。“花城”内的遗迹主要属于战国时期,应该是燕国城镇的遗址。总的来说,赤峰南部地区,包括喀喇沁旗、宁城县、松山区南部、敖汉旗,战国时期燕北长城经过的地方,都应该归燕右北平郡管辖。廖燕西县西部与北平县相邻。通辽奈曼旗的土城子镇遗址和沙巴瑛子镇遗址都是燕国在秦汉时期修建并使用的古城。雁北长城穿过敖汉旗中部和奈曼旗、库伦旗南部。这三个旗的雁北长城遗址以南的一些地方曾属廖燕西县管辖。据考古调查,雁北长城沿线分布有台遗址、张遗址、城址等多处防御性建筑设施,散落着多处战国遗迹。战国后期,燕北长城以南的赤峰丘陵和科尔沁沙地成为燕国的领土。

燕国设立的右北平郡是内蒙古东南部最早的行政建制,县城也是内蒙古高原东南部最早的城镇,在内蒙古城镇史和与中原政权的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燕国的华夏族进入今天内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带来了不同于游牧和渔猎文化的农耕文化,使燕文化成为战国时期北方草原文化的组成部分。

前222年,燕国亡于秦,其境皆入秦。战国时期,赵国强盛时,占据了大约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中部和西南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都城设在邯郸(今河北邯郸)。

内蒙古中南部的一部分在赵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295年)纳入赵国版图。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鉴于东有燕、东胡,西有娄烦、、秦、汉,却没有骑射准备的情况,下令“更衣骑射”。当时胡林驻扎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娄烦游牧在呼和浩特平原和乌兰察布山南端。赵计划征服西北的和娄烦,扩张领土,发展势力,然后从秦国北部的鄂尔多斯高原进攻秦国。据史书《赵》记载,前306年(赵武灵王二十年),武灵王西行至临湖地,到达榆中(约今鄂尔多斯东北)。胡林国王示弱,赵军返回。武灵王代赵固主持胡事务,并征召、娄烦的兵马。赵的部队进入了鄂尔多斯地区。在与、娄烦等游牧民族的接触中,赵认识到骑兵的独特优势,决定改变中原车战的传统,边疆官兵也全部身着胡服防身。这是早期农耕文化吸收游牧文化精华的著名例子。赵武灵的“胡夫骑射”措施包括在元阳建立骑兵训练基地。元阳遗址是呼和浩特市南郊的八百村古城。赵武灵王攻占这一地区后,在元阳将步兵改为骑兵,呼和浩特平原在赵国军事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骑射”措施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赵随后在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前302年,赵将大批奴隶迁到九原(今乌拉特前旗黑溜子乡三鼎会计室古城,即今古城北市包头),命将军、大夫、适儿、守备官准备防御匈奴。第二年,赵武灵王破北之林,破北之楼,“至云,西九原”。今天阴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呼和浩特平原和包头地区,都进入了赵的势力范围。前299年,赵武灵王为了集中力量进一步向西扩张领土,南征秦国,决定退位自立为惠文王,自称主父,率军至代。前297年(赵会文二年),父亲巡视新占领的云中、九原、榆中,在西河(内蒙、陕西、山西之间的黄河西岸)遇到娄烦王,又招胡兵。为了加强对崛起的匈奴的防御,赵武灵王在阴山山脉修筑长城和辅助防御设施,从东(代县鄢陵县北,今内蒙古兴和县二十七村)开始,西至高阙(今乌拉特前旗大坝沟口,别称乌拉特中旗吉山口),设置云中、雁门、岱山三县,开始对内蒙古中部阴山以南实行军事控制和政治

赵国实施的修筑长城、修筑城镇等一系列统治措施,使从事农耕经济的中国人进入内蒙古中南部,与从事游牧经济的匈奴人进一步交流,赵文化也随之进入,开启了这一时期不同文化互动、碰撞、融合的历史范例。

赵武灵王死后,国力逐渐衰弱,土地控制日益萎缩,逐渐放弃了对内蒙古中南部的战略。前260年(赵第六年),赵在与秦长平之战中战败,阵亡40余万人,军力大减。此时匈奴崛起,南移至“河南地”(今河以南至鄂尔多斯高原),并依附、娄烦,赵国势力被迫南撤,赵文化在内蒙古中南部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以匈奴为代表的游牧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据《史记·李沐川》记载,李牧是赵国北方的精兵,带兵驻守雁门和戴军,防备匈奴。李牧采取了“学骑射,愿打一把火,满布奸细,会兵”的防御策略,下令每次匈奴进赵边,赵兵都要入城垒保护自己,匈奴不攻城,赵也不与之正面交锋。几年来,匈奴虽屡攻,赵无大损。然而,李牧的实际防御策略被认为是懦弱的,这引起了赵国上下的不满,王召派特使代替牧羊人。随后,赵军每次出征都损失惨重。赵王宓让李牧带兵守卫边境。李牧仍不直接对抗,养精蓄锐。几年下来,匈奴一无所获。李牧养兵十余年,士气高昂,愿一战到底。于是他准备了一千多辆战车,熟练地骑了一万三千匹马,俘虏了五万勇士,枪毙了十万人,大量操练。然后设计引诱敌人,使人无处不在,牲畜无处不在。匈奴小骑兵入关,赵兵假装战败,留下数千人被匈奴杀死。匈奴单于听说了,放下戒心,率军进入赵境内。李牧多设奇兵阵,左右夹击,大败匈奴,杀骑十余万,单于率众出逃。过了十几年,匈奴不敢靠近边境重镇赵。赵国征服北方,灭北方,东破东湖,西降胡林,一度危急的赵国北部边境局势得到了控制。

战国末期,赵国日益受到秦国的威胁。前229年,秦将军王建率军攻打赵,因害怕李参战,便用巨款贿赂赵的臣子郭。次年,赵亡于秦,疆域入秦。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占据了现代的陕甘宁,东临魏,南接楚,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

战国时期,秦国北部与内蒙古鄂尔多斯相连。鄂尔多斯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原的秦国和赵国以及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鄂尔多斯高原地处黄河之字形盆地,西、北、东三面是黄河,河北阴山。秦、依托黄河、阴山等天然屏障或在此线上修筑军事工事,延缓或威慑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北方游牧民族占据此地,可以作为跳板,长驱直入中原腹地。因此,这一带成为历史上强大的游牧民族和中原农业民族的必争之地。对于秦来说,鄂尔多斯高原的战略地位更为重要。这个地区一旦失控,秦国的北方门户就会打开,京畿之地将直接面临来自北方的冲击。因此,秦国的统治者非常重视鄂尔多斯的防御。根据历史学家秦家族的记载,公元前320年,秦惠文王视察了北河。北河主要指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吴佳河。秦惠文和王能远的“北河之行”绝不是一次游览,应该与秦国对赵国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防御有关。在秦统治的早期,秦迁至,并修建了长城来防御匈奴。前287年(赵翔二十年),秦王巡视尚军和北河,检查尚军和长城的防御情况。

据实地考察,战国秦长城遗迹从此进入内蒙古,经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缪欣乡古城壕村南,沿库耶河向北延伸,沿舒慧川西梁向西北蜿蜒,经纳林陶亥乡西进入准格尔旗准格尔召乡,再向东北蜿蜒,经温水镇西北的巴龙梁、榆树沟,到达达拉特旗敖包梁乡贾立安。向北望去,最南边有山,北边是库布其沙漠。长城的废墟已经被掩埋得无影无踪。仅在达拉特旗赵树林镇西南,西起新民堡村以东,西至王二窑子村以东,有一段自西北向东南长约30公里的废墟。专家推断可能是战国时期秦长城的一部分。这一段长城要继续向东,最后止于准格尔旗的十二连城古城。

战国时期,秦长城以南的鄂尔多斯部分地区,在秦赵翔统治时期被纳入秦国版图,归秦尚军管辖。秦征服伊渠后,与陇西、北地等郡一起建立了秦尚军。因魏而得名,其疆域与魏不同。从战国时期秦长城的具体走向来看,秦上郡应该是隶属于鄂尔多斯东部,包括秦长城的伊金霍洛旗、东胜区的一小部分、达拉特旗的东部和准格尔旗的大部分地区。战国时期,秦文化曾一度影响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

战国秦长城东端,止于现在的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占据了黄河渡口,控制了从鄂尔多斯高原到呼和浩特平原的主要天津。战国末期,鉴于赵武灵王死后,国家形势日益恶化,秦国多次攻打赵国,出兵云中、九原。大概是在赵武灵王之后,秦国攻占了赵国的云中和九原,赶走了赵国在这一带的势力,云中和九原就成了秦国的控制范围。赵国的李牧退守代,燕门防御匈奴,秦国派李信从云中进攻赵国,都可以说明秦国在战国末期进入九原、云中地区,并以此为基础继续向东扩张疆域。土默川平原应该在秦王横扫六合的统一战争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战国末期,秦文化也开始进入内蒙古中南部。

公元前221年,秦终于灭齐,结束了战国七雄割据的局面。秦王被称为始皇帝,建立了统一的郡县制王朝。秦朝势力曾经进入并占领了古代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与北方强大的匈奴对抗,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统治措施,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了多方面的广泛接触,开启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碰撞的历史新时期,也使北方的草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