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特产是什么?
荔枝江门市以早熟荔枝——马援早果闻名,最早于农历三月上市。以上市早、果形大、肉脆、味甜著称。此外,中晚熟品种为国槐枝,近年来引进了大量糯米糊、桂味等优良品种。
香蕉和大蕉的主要品种是香味浓郁、肉质细嫩的香蕉;肉嫩味短的甜山香;果形略大、酸甜可口的香蕉到处都有收获,但秋季收获最大。
西瓜是鹤山寨坞镇最有名的西瓜。这个镇土壤适宜,农民引进了大红宝等无籽西瓜等优良品种。性凉味甘,能消暑解渴。每年夏天都大量上市。
果蔗有两大类果蔗:紫色和绿色。紫色的有早熟品种“三八”甘蔗,农友八月收割,后面的有“黑皮甘蔗”,节间短,茎粗,纤维短,吃起来特别脆。青皮甘蔗是最著名的“角头肉蔗”,节间长,皮蓝汁甜,每年深秋至清明均可上市。
葛根是一种块根类蔬菜,春天种植,冬天收获,含有大量淀粉。江门人用它煲汤,做饭,吃淀粉。葛根还具有清凉降压的药用功效,可以作为药膳。其中,产于石崇、延安以及市区的鹤山云乡的葛根品质特别好,以淀粉丰富、纤维少、味甜著称。
新会杜阮镇柿梗的柿梗苦爪(又名雷公凿),果形短,园梗宽,果尖如凿,碧绿如玉,肉厚脆。一年三季种植,秋季品质最佳,出口港澳。只要展示“杜阮秋”的牌子,就吸引很多人购买。
金山火蒜金山火蒜是开平市的地方特产。在长沙和水口镇都有种植。是个特色园,肉薄,蒜味浓郁。每年10月播种,次年3月收获。收获后用火熏制,故称火蒜。现在开平不仅生产生蒜籽,还加工成糖醋蒜等产品。
鹤山红烟鹤山红烟久负盛名。传统品种为牛通烟,又名“金应钟”,原产清远市源潭地区,后在鹤山推广。这种烟叶窄如牛通烟,故名“牛通烟”。叶面平红,叶肉厚,烟气醇厚,是加工“生烟丝”的上等原料。
山药山药山药山药山药山药山药山药是新会市的特产,由犹大蜜饯厂生产,解放前口碑很好。它是由生姜经过多道工序制成的。成品呈方形颗粒状,用纸包成糖果,入口麻辣香甜,松散可口,是馈赠佳品。
新会葵花扇新会特产葵花扇是用锦葵叶做的。新会葵花扇以其特殊的直形和精细的加工而闻名,在明代被选为贡品。现在除了一般加工风扇散热,成品已经手工制作。扇面上以电烙山水图,以彩丝绣动物花鸟。扇柄镶嵌有竹子、骨头、象牙等。有单色单面扇,也有彩色五面扇。
刘桦牌白糖刘桦牌白糖是江门甘蔗化工厂的产品。江门干化厂建于1958,由周恩来伊利命名。该厂生产的刘桦牌白糖以颗粒均匀、质地优良而闻名,每年大量销往国内外。除了原糖,工厂还生产“方糖”以满足食品市场的需求。
三桁瓦菜刀是江门市的传统产品。过去是手工锻造,以精良的钢材和精湛的加工工艺著称。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大厂,生产各种类型的菜刀和不锈钢厨具。
水口腐乳水口腐乳是开平市水口镇的特产,历史悠久。它是以豆腐为原料,经过发酵、加盐、投料制成。它的特点是酥脆,盐度适中,香味诱人。是佐餐的绝佳配菜,也可以作为烹饪的调料,让做出来的菜更加美味。
鹤山雅瑶镇清溪乡是著名的剑花之乡。因为剑花有清热解暑、润燥的作用,所以可以生吃,也可以晒干,一般用来煮猪骨汤。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收获的季节,大量的鲜花可供上市。
马岗鹅马岗鹅是开平马岗的名产,饲养已有百余年历史。马钢早熟易养,肉质鲜嫩,单重10公斤。
无论你离开家乡多久,你大概都没有忘记两种家乡菜——麦片和蜗牛。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嘴里都是肉,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味道独特,清香可口,嫩滑可口,真的是喝吃的好菜。还具有滋阴健脾、温体除湿的功效。虫产于珠三角,新会、台山两县南部垦区产量最大。昆虫一年只出现几次,一般是在红云细雨、天气异常变化的情况下,大多在每头开始(农历初一、十五涨潮高峰)。一旦它们出现,它们就密集起来,漂浮在河流的表面。这个时候捞杂草的人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他们用会议或笼子可以获得200或300公斤,用水桶有10多公斤。涨潮了,杂草渐渐消失的无影无踪,只好望着河水叹息!有钓草虫经验的人,如果把握好草虫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好的渔具,快手,收获会大很多。蚱蜢生活在盂县淡水交界处的水田表土中,以腐烂的树根为食。它的形状像一只小蜈蚣,大约有三四十厘米长。经常说蜈蚣的脚最多,但是昆虫和脚比蜈蚣多。更有趣的是,这种昆虫可以随时交替红、黄、绿、蓝、紫四种颜色,非常生动。煮到纯蛋黄色。蒸,炒,锅,炖虫子,什么都适合。用姜、葱、油、盐把虫子蒸熟,放在电饭锅里蒸。炒菜、锅烧要配猪腩、粉条等食材,但比清蒸好吃多了。就是把虫子炖了,用炭炕烘干,又甜又香。还有咸味的昆虫。每年每家每户都要卖几十斤,多的一百多斤,带盐。吃的时候加点油,葱,姜蒸一下。
所以,在过去,吃虫子,尤其是咸虫子,被认为是一道很差的菜。蜗牛尝起来也很好吃。以前水田里蜗牛多,捡半天就能满载而归。回来后,我打掉螺蛳的尾巴,用大蒜、豆豉、紫苏炒了炒,又请了几个老朋友围坐在一起,喝着酒和螺蛳,谈笑风生。这真的是一种乐趣。昆虫和蜗牛太难欣赏了。饭店酒店没有这两道菜招待客人,只有穷人招待亲戚朋友的时候才有。主人抱歉地说:“没有食物,只有昆虫。不好意思。”如今,世界变了。也许找昆虫和蜗牛没那么容易,东西又稀又贵。现在大酒店都有这两种菜,价格也不便宜。曾经是穷人的菜现在成了招待客人的宴席。
中秋节期间,恩平县北部以濑户为主食。濑户粉吃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选料到制作,过程相当复杂,必须几户人家的人力制作。首先挑选十月米的品质,米粉晾干备用。制作时,将水烧开,将米粉煮熟(米粉与水的比例因面粉品质而异,一般以使米粉湿润为宜),与生粉混合,揉搓均匀,形成柱状面团,用手指揉搓。合格的粉条做出来的粉条无粉,入口软糯,清凉爽滑。风格不一样的,口感硬涩糊状,失去了濑户粉特有的风味。
所以,搓粉是关键工序。水烧开后,将粉槽放在锅上,两端放上板凳,将揉好的粉团放入槽孔中,用木塞塞住,然后将木棒的一端放入粉槽和挤压孔中,另一端的几个人用力往下推,这样粉条就会从槽孔底部的小孔中钻出,下入锅内。煮好后,捞起,冷水冲洗干净,捞起。吃的时候可以用开水煲汤,和汤拌在一起就成了独特的糯米粉。如果你把它和白糖混合在一起酿酒,它会有另一种味道。最近有人用柴油机的旧缸改装粉罐,拧紧活塞,只用一个人操作,比旧粉罐省力。天下人要吃米粉,不再像以前那样随大流。
镇好泥鸡开增县水口镇的朱浩和朱茂村制作泥鸡玩具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新年,鹤山、台山、恩平、新会等地的商贩都会开车来采购土鸡进行年货销售。泥鸡外形简单,价格便宜,深受人们喜爱。元旦是鸡日,大量泥鸡上市。一时间,泥鸡遍地啼,真有“鸡鸣遍天下”之趣,带给人们欢乐和喜悦。泥鸡在真好和朱茂村,有一个传说,一个富人雇了一个长工,是个孤儿。孤儿养了一只公鸡,人和鸡形影不离。有一次,孤儿不小心把两半黑豆和黄豆混在一起了,财主让他早上去取。公鸡一叫,村里所有的鸡都聚集起来了,孤儿很担心。公鸡摘黑豆,母鸡摘黄豆。不到一个小时,孤儿就采摘了它们。还有一次,一伙强盗密谋劫寨,派土匪伪装成鸡潜入寨中做内卫,规定午夜鸡鸣为信号,外攻内守。没想到,就在这之后,躲在财主后院的“选鸡佬”惊动了公鸡,公鸡叫了很久,顷刻间,公鸡报晓了全村。“鸡选佬”赶紧掐死公鸡,点燃草堆。
孤儿们听到彼此的公鸡打鸣,就大喊抓小偷。此时已是深夜,人们都没有睡觉,听到彼此的喊叫声,作为声音赶去抓“选举鸡佬”。村外的土匪听到骚动,知道阴谋败露,急忙逃走。后来“选鸡佬”坦白了真相,村民们惊叹不已,将公鸡厚葬。孤儿把泥巴揉进公鸡里哀悼。村民们看到了,也拿起泥鸡互相比赢,代代相传。经过几次改进,它们变得越来越复杂。用手推,傻笑,用嘴吹,打鸣。传到外地,人人喜爱,商人争相前来收、卖、订,于是制作土鸡逐渐成为两村的传统副业。做泥鸡,春天挖泥,用木槌捣,放入铁皮模具做成鸡头和鸡尾两部分,晾干备用。
鸡的头部有一个横膜,横膜上有一个小洞,是留给放哨的。闲暇时做个竹哨,把小篱竹切成几分钟长,一端斜切一刀,插一片小叶子,吹一吹。冬季插哨,即将竹哨插入鸡头的十字模具中,然后用牛皮纸将鸡头和鸡尾连接起来,上色,上油,即成成品。泥鸡头前部有一个小洞,尾部左侧有一个小洞。用嘴吹尾孔,泥鸡会唱歌,唱歌的形状和声音都和真鸡不一样。用右手大拇指按住尾孔,频繁摇动,会发出母鸡下蛋、下窝时的咯咯声。工艺太神奇了。难怪海外华人、港澳同胞也爱带几个出去作为礼物送给家乡的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