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旧称
1,燕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后,杜妍在燕峰召见他。燕都因是古代燕国的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据说盐步国因靠近燕山而得名,其都城叫杜妍。
2.幽州,古代九州之一,汉魏晋唐创建,治所北京。
3.北京,首都是指国家首都。北京成为国家首都后,也叫首都。
4.南京,辽太宗元年(938年),南京将原幽州升级为幽都府,建在辽国首都南京,又称燕京。当时辽国的首都是上海。
5.大都,元代以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1272(元世祖九年)更名为大都。
6.明朝洪武元年(1368)的北平,在朱元璋灭元后,改名为元都北平。
7.史静,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迁都北京,至清朝改称史静。
8.京兆,民国时期废弃顺天府,划归京兆,位于直隶中部,位于直隶中央政府京兆区。其范围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京兆区废弃,北京改为北平。
扩展数据:
北京的历史演变;
明清北京的前身是元朝首都,建于1264。1368年(洪武元年)八月,都城被明朝大将徐达攻陷。元朝顺帝逃亡的时候,没有战争,城还完好无损。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北平炎帝第四子朱迪,1379年封燕。
1398年,朱允炆继位明朝惠帝,改名为文健。1399年(文健元年)四月,开始伐宗,史称“文健伐宗”。1399年,朱迪发动靖南之战,1402年夺取皇位,是明朝的始祖。
1421年,永乐正式迁都北京。此后,北京南郊建起了天地坛和山川始祖坛。北京城建完成后,曾多次面临蒙古瓦拉地区的入侵。1476年(成化十二年),建议在北京城外建外城。
清代北京基本沿用明代北京的格局,但取消了帝都的设立。明代大量的朝廷祭祀机构改为民居,内城大量的官吏、官员、仓库、草原也改为民居。同时将内城改为八旗居住区,使汉人向外城迁移。
1911清朝灭亡后,北京重建。为了改善交通,修建环城铁路,正阳门瓮城、朝阳门、玄武门、东直门、安定门、皇城城墙、东安门先后被拆除。1924年,在内城墙上新开了一个和平门。
1949之后,北京大规模拆迁。朝鲜战争期间,为方便民众疏散,在城市的东、小街、新街开辟了40个入口,将外城城墙、城门、角楼从1951拆除至1958。50年代,皇城中华门、左门、右门、地安门被拆除。
百度百科-北京
百度百科-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