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大佛的历史有多长?

甘谷,古称姬,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年)创建于姬县。至今已有2680年,是中国开始郡治的地方,被誉为“中华第一郡”。

甘谷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文荟萃。雄伟的朱是一个巍峨的人物,水长流长,名山大川。《尚书》中有记载,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哺育了许多仁人志士。相传,中华文化始祖太昊伏羲就诞生在县城南部的“孤峰台”。当年大禹治水引渭,遗迹犹在。春秋时,石失齐鲁,学于朱斯,师从孔子,居七十二贤;蜀汉大将姜维继承了三国后期诸葛的事业,撑起了蜀汉的半壁江山,也为后人留下了遗产。清代国子监学士龚剑锋,有“关西典范”之称。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县城西南四十里,据说是秦祖先不牧马之地。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很多,出土了1000多件珍贵文物,有的在北京故宫,有的在省级博物馆。县城西边的石窟绵延十几公里,特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象山石窟。北魏雕刻、盛唐泥饰的释迦牟尼佛像,是唐代渭河流域唯一的大佛,高23.3米,宽10.02米,造型非凡,全国罕见。尖山寺省级森林公园,在县城西南35公里处,林木葱郁,苍松翠柏,峰峦峡谷秀丽,龙山渭水尽收眼底。盖华庙、姜维墓和蔡佳庙各具特色,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以象山为主体,与盖华寺、天门山、尖山寺、姜维故里、蔡佳寺相呼应的陇上黄金旅游热线。

甘谷县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川岛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条件良好,适宜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被誉为“黄金地带”。南岭运河让南山6万亩农田富裕起来,拥有10万多亩天然次生林和广阔的草原,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优质的自然资源。甘谷是祖国的几何中心,交通便利。陇海铁路贯穿全境,宝兰二线即将通车。国道316从县城南部穿过。以这两条交通要道为主线,县、乡、村公路编织成一张交通网,将甘谷城乡与其他地方连接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古老而神奇的甘谷山川沸腾了。“强农、重工、活商、兴教”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使甘谷大放异彩,站在西部大开发的前列。

甘谷县先后荣获:中国辣椒之乡、中国建筑劳务县基地、中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中国开心果引种繁育示范基地、中国科技先进县、中国武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