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日晷?
日晷,又称“日晷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它通常由一个铜指针和一个石圆盘组成。由铜制成的指针被称为“宫品”,它垂直穿过圆盘的中心,在标准表中起中性杆的作用。因此,宫品也被称为“桌子”,石头制成的圆盘被称为“龚勉”。放在石台上,石台南高北低,使龚勉与天空赤道面平行。这样就在砖面的正反两面刻出了12个大方块,每个大方块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照在日晷上时,日晷针的影子会投在日晷的表面上,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日晷针投在表面上的影子也会慢慢由西向东移动。所以,棺针的动影似乎就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棺面就是钟表的表面来显示时间。
从春分到秋分,太阳始终运行在天球赤道的北侧,所以射线针的影子投在射线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太阳运行在天球赤道的南侧,所以针的影子投在春分点表面的下方。所以在观测日晷时,首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的日晷针投影位置。
日晷的功能——阴影和时间
日晷由手表(指针)和刻度面组成,分为水平日晷、赤道日晷和垂直日晷三种。横日晷虽常见,但其尺度不等;赤道日晷只能用,因为地轴的倾斜和地球的公转,桂盘两边都要校准。垂直日晷在使用上也有很多限制。
很明显,高雄都会公园使用的是水平日晷,以一个鸡头为针,日晷四周排列的许多标记石(大理石材质)作为时间刻度,还可以当椅子休息,真是一举两得。如果你约好下午两点在大都会公园见一个朋友,你只需要坐在两点钟的标志石上。鸡头的影子一亮,朋友就出现了,这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意思吧!
目前已知出土最早的日晷是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陕西省托克托市)出土的潘宇日晷。其长宽分别为27.5厘米、27.4厘米(近方石),厚3.5厘米,外圆直径23.2-23.6厘米,字径约0.4-0.6厘米。仪器表面刻有辐射条纹、三个圆圈和从一到六十九的数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数字用小楷书写。也就是说,这些辐射带在100分的圆周上是相等的(等标度的优势是赤道日晷),但剩下31分的地方正对着太阳,两条辐射带之间的夹角等于我国古代地平的3.6525度。这个赤道日晷应该是秦朝晚期使用的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