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简介

天坛在北京的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的东面。占地面积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清乾隆、光绪年间重修重建。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帝、祈求五谷丰登的地方。

天坛是球球和古琦两座祭坛的总称。它有双重祭坛墙,形成一个内部和外部祭坛。坛壁南圆北圆,象征圆的地方。主要建筑在内祭坛,球球祭坛在南面,山谷祈祷祭坛在北面。两座祭坛在同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隔着一堵墙。球球坛的主要建筑有球球坛、御殿等,谷神坛的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宫和祈年门。

扩展数据:

1.天坛的建筑特色:

天坛以其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和宏伟的建筑装饰而闻名于世。总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在内坛,南面是坛和皇家穹顶,北面是祈年殿和干皇帝殿。这两组建筑由一条贯穿南北的隧道——单笔桥连接起来。外坛翠柏葱郁,环绕内坛,使主要建筑显得更加庄严宏伟。还有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祭坛巧妙地运用声学原理建造,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发达水平。天坛公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祭坛建筑群。

2.历史演变:

(1)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仿南京建天地坛,在大祭堂举行仪式。

(2)嘉靖九年(1530),嘉靖皇帝听大臣说:“古人在圆丘祭天,在方丘祭地。丘陵人,南郊地面上的小山,高高的,像天一样。方丘为泽中北郊丘,丘下至地。”于是我决定将祭品分天地,在大祭堂南面建一个穹顶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再建一个方泽坛祭天。

(3)嘉靖十三年(1534),球球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这座大寺庙被废弃后,被改成了祈祷祭坛。

(4)嘉靖十七年(1538),祈谷坛废弃,十九年在其上建大殿,二十四年完工。

(5)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名祈年殿。以后又多次修缮扩建。

(6)1900年,八国联军在天坛设立指挥部,在穹顶上放枪。文物和祭祀器皿被卷走,建筑物和树木被毁坏。

(7)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保护和维修天坛文物。

(8)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天坛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