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我们吃肉吧!人类食肉的进化。
首先,食肉对人类进化的影响
现代人类的祖先大约出现在450万年前,人类吃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万年到300万年前(猿人时期)。在此之前,人类祖先主要是吃草。但是随着生物之间竞争压力的增大,获取食物越来越困难,植物性食物的能量比较低,无法快速补充能量弥补损失。一些人类祖先意识到“肉”可以快速提供大量能量,补充体力,于是狩猎行为开始出现。因为猎杀动物很难,这种行为需要周密的计划、分析、组织和合作(就像美国大选一样,都是阴谋),这极大地刺激了早期人类的动物智力发展。人类学家的研究已经证实,人类大脑容量显著增加的时期与人类开始猎取肉类的时期相吻合。人们刚开始打猎的时候拿到肉,只吃生肉,就像现在的食肉动物一样,围在一起大吃大喝!我也爱动物内脏,因为热量高,味道好!之后人类偶然吃到了熟肉。人类学家认为,可能是闪电引起的森林火灾。来不及逃跑的动物被烧死,顺便被煮熟...火熄灭后,人类祖先得到了这些熟肉,惊喜的发现不仅好吃!也特别容易消化!于是我开始尝试用火烧烤。动物其实是怕火的,但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人类逐渐学会用火生火,烘烤食物。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烧烤后更有利于吸收,为大脑的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刺激大脑的进一步发育,脑容量开始稳步增加。所以,吃肉,尤其是熟肉,是人类进化成功的重要环节。
“解剖学上的现代人”出现在约654.38+0.5万年前(智人),但直到约654.38+0.654 38+0万年前,人们才开始刻意耕种或饲养食物。农耕和放牧行为出现在世界不同的地方,但它们之间没有相关性。比如近东(西南亚和东北非)出现在公元前8500年左右;中国是公元前7500年左右;中美洲和南美洲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从这三个时间点开始,农牧技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途径。
第二,从驯养到繁殖到工业化生产
在过去的260万年里,人类与其他动物建立了一种非自然的、非常规的关系——驯化。在自然环境中,几乎没有动物会去喂养其他动物和它们的幼仔,因为它获得食物的机会有限且困难。喂养其他动物意味着你要少吃,这不符合生存法则。那么人类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在人类进入石器时代之前,它们在自然界的地位相对较低,是许多食肉动物口中的食物。260万年前,人类进入石器时代,石器的发明和应用提高了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从猎物到捕食者,在工具的帮助下,人类可以与食肉动物争夺食物,并抢夺动物的尸体以获得肉类。同时,人类也在观察环境中的其他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动物的认识不断加深,语言的演变方便了知识的交流和总结。当人们对动物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人类的祖先就开始了大胆的尝试——驯化。很多人以为驯服动物就是为了拿肉吃,其实不是。狗大约在32000年前被驯化。如果狗不是单纯吃肉的理想对象,它不仅少吃肉还会吃肉。人类驯化动物的最初目的是把动物变成生活工具,而不是吃掉它们。狗被驯化是为了保护领地和人,追踪猎物等。直到大约1.1万年前,人们才开始驯养猪、牛、羊,以获取主要来自驯养动物的肉类。这一时期,人类开始定居,而不是不断迁徙。早起的部落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动物被圈养,分工越来越明确。为了增加劳动力,人类在大约5000年前驯化了马。从此,人们不再主要靠打猎来获取肉类。
直到19世纪前,人类在圈养或游牧放牧中获得稳定的肉类。但是,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无论是圈养还是放牧,动物的数量与人类的需求差距越来越远,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日常生活的需求。这时候新的养殖方式出现了,就是养殖场或者农场。育种技术也在变化,从过去的自然选择到人工选择,人工培育新品种来改良育种动物,以满足人类的需求。比如为了增加产肉量,产肉量大的个体会交配,经过几代人工选择,出现产肉品种,但产量并没有增加。大量人工培育的新品种的出现,让人们在当时的动物养殖中总能看到惊喜,收获了很多利益。所以19世纪也被称为“水产养殖的世纪”。
今天,传统的水产养殖和农场饲养的动物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人口对肉类的需求。自20世纪初以来,快餐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人们对肉类的需求,刺激了传统养殖业逐渐接近工业化生产,而基因技术的发展使培育新品种变得更加容易,人们逐渐开始利用基因技术随意培育新品种。传统的水产养殖已经无法满足技术和场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水产养殖——大型食品公司,它们不再专注于单一的养殖或肉类加工,而是从基因改良入手,然后培育种苗,然后签约养殖户,再回收进行成人加工,最后将产品送上千家万户的餐桌。世界上最大的肉类食品公司泰森就是在这种模式下运作的。泰森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鸡肉、猪肉和牛肉供应商。不管我们是在超市买鲜肉,还是在麦当劳餐厅买汉堡里的肉,都是由泰森公司或者类似的食品公司提供的。
大型食品公司生产的肉类经过多次转基因,理论上符合各种安全标准,产量大,供应充足,可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但是这种转型真的好吗?以养鸡为例。1950年,养一只鸡的周期是70天。08年的时候,转基因鸡的生长周期是48天,但是体重是过去的两倍,因为鸡胸肉的需求量最大,培育出来的鸡胸肉会特别大!快速增重的结果就是鸡的内脏和骨骼跟不上,所以从出生到死亡都没怎么动,就是吃,长肉,吃,长肉最后被宰…
除了快速生长,工业化养殖生产在实现阶段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动物的养殖环境。大家都觉得大公司管理规范,制度成熟,养殖环境一定很好。真的是这样吗?《快餐帝国》的美国作者埃里克·施洛瑟也是一名暗访记者。他与泰森公司的签约农民进行了交流。起初,养殖户同意接受采访和拍摄,但泰森公司知道此事后,对养殖户进行了“拜访”,养殖户们变了脸色,不再接受采访,不让记者进入养殖笼。记者也与泰森多位农民讨论,同样遭到拒绝...最后,记者找到另一家大型食品公司(佩顿时嘉食品公司)为养殖户报名,她同意了采访,并允许记者进入养殖房。记者在养殖房看到的是,整个鸡舍尘土飞扬,到处都是鸡(白羽鸡)。气味难闻,即使鸡舍周围的窗户都开着,也没用。用农民的话说,“这根本不是养殖,就像工厂流水线一样。批量生产的产品只是会喘气的产品。”饲料是公司提供的,含有抗生素,所以养殖户自己也有过抗生素过敏反应。每天都有鸡死去,但这一点也不重要,因为总共还有数千只鸡死去。50天左右,公司会派人来抓鸡,鸡会像垃圾一样扔进笼子里。过一段时间,公司又会送来新的小鸡,养殖户又会开始新一轮的养殖,周而复始。而泰森的养殖房连窗户都没有,里面的环境简直不敢想象…
以上是美国记者调查美国工业化养殖的真实故事。国内的鸡养殖环境我不能说,因为缺乏相关信息,我无法给你提供准确的信息,但是泰森在中国至少有三家公司,也开展了和美国一样的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的业务。同样的现代工业化农业也体现在养牛和养猪上。养羊还是以放养为主,所以羊肉是这几类中最贵的。
我并不反对工业化水产养殖的发展。毕竟工业化生产满足了日益增长的需求,但是当改良品种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我有权知道我买的肉是否有营养。有害吗?价格合理吗?而这些都是不透明的。当问题被披露时,人们往往会感到恐慌…
怎么吃肉才算健康?
其实说到底,我们无法改变目前肉类加工生产的主要模式,但是我们有选择的权利。虽然大部分肉类来自人工养殖,但仍有一小部分来自大自然,比如深海鱼、一些海鲜以及合理范围内捕杀的野生动物(野猪、梅花鹿)。但是生活中怎么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肉呢?首先,肉大致可以分为红肉和白肉(红肌和白肌)。红肉是指猪、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肉和内脏。烹饪前是红色的。红肉富含蛋白质、脂肪、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锌、维生素B12等营养成分。但不同肉类的含量不同,比如猪瘦肉的脂肪含量为6.2%,羊瘦肉为3.9%,牛肉瘦肉为2.3%。吃太多红肉也会导致肥胖和其他疾病。还要注意烹饪方法,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没有之一!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烹饪方法,我们也可以融入西方的烹饪方法。红肉加工,最好的就是蒸和煮!不代表其他烹饪方法不能用。尽量使用健康的烹饪方法。另一种是白肉,主要是禽类和鱼类。与红肉相比,白肉被认为更健康。尤其是脂肪含量远低于红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白肉中的鱼近年来被认为是健康肉质的典范,但需要注意的是,鱼也可以分为养殖鱼和野生鱼,养殖鱼的饲养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抗生素等对人体不利的物质。野生鱼,尤其是深海鱼,比较好。建议每周吃两次左右的鱼。
目前,全球健康饮食界正在呼吁一种思想,即“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少吃肉、蛋、奶”是健康的。这是真的吗?吃肉就一定不健康吗?当然,如果你吃太多肉,那肯定是不健康的。但是吃肉比不吃肉正常胖吗?你知道肥胖等疾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吗?是糖!不是肉。谷物、水果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糖类,谷物中以淀粉为代表,水果中以果糖为代表,都是糖类的主要存在形式。比如一碗150g的米饭,含糖量为58.5g。乌冬面250克,糖52克。100g猪肉的含量只有1g左右。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最重要的物质!适量摄入只有好吃没有坏处!虽然可以通过豆类食物获得蛋白质,但是豆类蛋白质是不能和肉类蛋白质相比的!适量摄入脂肪其实对心血管系统有好处。沉积在心脏和肾脏周围的脂肪垫起到减震和防止受伤的作用。摄入足够的脂肪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利用,避免脂溶性维生素缺乏。脂肪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脑神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都含有大量的脂肪。所以我们需要在饮食中摄入一定量的脂肪。
?吃肉不是不健康,但是吃多了肯定对身体不好。健康饮食一直被夸大,比如吃什么能治病,吃什么能致命。这些都是建立在合理需求的前提下。建议你多选择鱼肉牛肉,多吃瘦肉,不要吃调味肉。少吃含糖物质多的食物。虽然生活不能苛求到每一分钟,但也不要沉溺于无规律。吃的开心不放纵才是最好的!其实每天吃肉也是超能力。大多数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饮食中肉类的比例,代谢能力也会下降。所以年轻的时候不要苛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