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行业的兴起和壮大是“教育产业化”现象吗?
一,“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争论
教育产业化理论并不“邪恶”。在计划体制下,长期以来,我们只强调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进而认为教育只能由政府投资举办,形成了国家垄断、包办教育的尴尬局面。教育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引入使我们认识到教育既是公共的也是私人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提供的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公共部分由政府购买,私人部分由受益者购买,作为个人的自我投资。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交易性的。对国家来说,教育不仅是一项公益事业,也是一项经济回报率很高的战略性产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打破封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渠道。
发达国家从65438年到0980年,以及最近日本的改革,称为“高等教育市场化”,即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改变政府过度干预的治理模式,增强高校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其主要内容包括:降低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增加非国家(包括市场、个人和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强高等教育与私营经济部门和工商界的联系;加强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作用。
在许多国际组织的统计分类中,教育被归为“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在1992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教育被明确列为第三产业,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决定》提出,建立以产业化为方向的动态自我发展机制,坚持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的原则,第三产业包括教育产业。提倡教育产业化的观点把它作为最重要的论据。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的基本态度是承认教育具有产业属性,尤其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留学教育。但从维护教育公益性的角度出发,我们反对提及“教育产业化”,认为所谓“转型”就是彻头彻尾的意思。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教育具有一定的产业性质,在教育中引入一些市场机制来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个人分担一部分教育成本等一些理念应该说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教育产业化”,我们都有* * *这些方面的知识,争论主要在于对教育产业“产业化”和“非产业化”的理解。我认为这种文字之争实际上并没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反而削弱了我们对这一过程的实际关注。
虽然我们的官方政策没有提到“教育产业化”,但实际上“产业化”问题严重,这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所没有的。一种理论的现实命运不是由讨论或态度决定的,而是由现实的社会需求、价值取向和利益博弈决定的。
第二,“教育产业化”的现实性表现在事实层面,对于哪些行为和内容属于“教育产业化”也有不同的看法。当我们使用这个词时,我们的意思实际上是不同的。
狭义上主要指学校举办的企业、科技、服务类校办产业。中小学校的校企在1980年代流行了一段时间后就没落了,在1990年代全民经商的氛围下,高校掀起了一股办学、办企业的热潮。曾经有很多公司和老师下海,这是一个很大的景象。截至2000年底,全国近400所高校共有科技企业近2100家。截至2001年末,全国高校上市公司33家,其中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9家,总市值约占深沪两市总市值的3%。
这个成绩背后的事实是,像北大方正、清华同方这样的企业屈指可数。校办企业大多无利可图,高校觉得风险巨大,无利可图。由于企业经营不规范,校企不分,产权不清,校企难骑虎难下。特别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冲突,商业化价值对大学精神的侵蚀,教育行为的扭曲非常明显,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2001年8月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进行校企体制改革试点,明确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最终彻底分离。宣布这一政策的结束。
教育产业的发展还指民办教育、开发性教育培训、留学教育等教育市场的发展。的确,民办教育本应是教育产业化最重要、最主要的力量。虽然近十年来民办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很薄弱。2002年,民办小学学生仅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1.83%;民办普通中学学生占0.9%,职业中学学生占1.25%。有学历文凭颁发资格的民办高校学生32万人,仅占高校学生总数的2.2%;即使算上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各类学生(包括大量高考失利的导师),也只占9.6%。与1950中的规模和水平相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几乎无法相比。民办教育缺乏与公办学校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产权不清、难以保障,成为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广义的教育产业化一般是指用市场手段扩大教育资源,用市场机制“管理”教育的各种措施。其中,最突出的是通过各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和支付大学费用。中国农村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主要靠集资办学支撑。所谓“民教民办”,农民自己买单。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学校“一费制”的实施,许多地方的义务教育陷入了难以为继、前所未有的困境。1997,全国高校实现“公派生”和“自费生”合并。高校学费标准从198快速上涨到1000元,现在4000-5000元以上。加上其他费用和生活费,大学生的实际支出要高很多,大概相当于一个城市的一个职工。于是,就出现了占大学学生总数20%左右的“差生”,每年都有家长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自杀。虽然国家有“奖、贷、勤、减、补”五种方式帮助贫困学生,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资助方式难以大规模推广。
不难理解,近年来教育产业的发展有其积极价值,如教育培训能力的扩大、效率的提高、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教育服务和教育消费观念的形成、教育市场和教育选择性的出现、学校与政府、社会与学生新型关系的建立等。
但是这个过程的缺点和成本同样巨大。教育资源短缺形成的巨大市场与过时落后的体制相连,出现了各种“寻租”活动,导致教育行为扭曲,教育腐败无数。各种价值观模糊、产权模糊的“改革学校”,如“民办学校”“公办学校”,实行“一校两制”的“学校中校”“二级学院”等。,利用国有资源和名牌赚大钱。社会腐败对学校和教育的侵蚀,接连发生的高考舞弊案、学术抄袭案、“文凭泛滥案”,逐渐制度化的权学交易、钱学交易,人为制造的“择校热”和巨额“择校费”,以及严重的教育乱收费,导致学校的功能和面貌发生变化,教育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受到严重影响。舆论对“教育产业化”的强烈批判和否定,正是基于这种最广义的理解,即学校围绕管理和创收而引发的种种怪事和乱象,都归于“教育产业化”。由于教育产业和高等教育市场化在理论上有特定的内涵,我更倾向于将上述弊端归结为“单一财政视角”改革的后果,这也是我们当前特别需要了解和分析的。
第三,对“单一财务视角”教育改革的思考
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多年来一直在进行一项被称为“财政视角”或“经济路线”的改革。其主要动机是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兴奋点集中在创收、管理、改制、上市、产权、市场化等问题上,以增长和效率为主要追求,而对教育公平和质量缺乏关注。在很大程度上,经济话语。所以现实生活中就出现了这样强烈的反差:一方面,教育的数量和规模增加了,人们受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加;与此同时,教育越来越昂贵和奢侈,享受“优质教育”越来越成为金钱和权力的较量。一方面,各级教育发展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与此同时,教育价值的失衡、教育行为的失范、教育质量的恶化,使得公众对教育的评价跌至20年来的最低点。
“单一财务视角”教育改革的局限性和后果已经凸显。因此,我们需要深刻反思,重新认识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规律和价值,认识政府在市场环境中的教育职能和行为取向。
1.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维护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下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防范和防止市场价值对教育功能和价值的异化,维护教育的人文性、公平性和纯洁性成为当前教育面临的基本挑战。我们不能不看到,一些学校被迫创收的压力,正在成为主动谋利、形成某种利益集团的动力(最近北航的招生丑闻就是一例——编者注)。在以经济利益为主要追求的教育活动中,一些地方把重点学校作为地方财政的来源;很多地方通过政府干预,设立完全脱离中国国情的昂贵的“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建一所高中往往要几千万、一亿、两亿甚至更多),以高收费的方式将债务转嫁给学生家长。同样,如果民办教育盈利是不合理的,那么拥有优质资源的公立学校用政府资金大规模盈利是允许的吗?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逐渐被遗忘的教育目的和政策,了解现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道德基础,了解义务教育和公立学校的本质功能。我们需要重申教育价值观,尤其是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的价值观,这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所遵循的,以避免教育改革陷入一种傲慢和唯利是图的价值真空。
2.明确政府教育职能的定位。
政府最重要的教育责任是依法履行实施义务教育的义务;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建立和维护市场环境下的教育秩序,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保证教育公平。多年教育经费不足的现实,是迫使学校自生自灭,教育走“产业化”道路的根本原因。解决教育经费危机的根本途径是政府承担自己的教育义务。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在其他方面保持耐心,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来解决教育问题”。这是小平同志至今没有真正实现的遗愿之一。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甚至降低一些经济增长率,搞好义务教育和农村教育,都是重要的内容。
现代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和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几乎无一例外。教育不能“劫贫济富”,没有一个政府以扶持强者、制造和扩大差距为其教育政策。以倾斜的政策人为制造和扩大学校之间的差距,移植泡沫房地产开发的思路,把打造豪华昂贵的“素质教育”当成政绩工程和既得利益,是典型的反教育行为。要真正落实基础教育均衡的原则,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时髦的口号。
3.提高教育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改革宏观教育资源配置。
以提高教育效率、扩大教育资源为目的的“教育产业化”,如果不在高端和宏观层面放开教育资源,打破政府垄断,将危机分散到终端,在微观层面“搞活”学校和教师,必然是畸形的、不健康的。提高教育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打破教育资源垄断,吸引社会资金流向教育,使教育成为全社会参与的事业,建立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促进民办教育良性发展。
况且,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垄断和独占高等教育。正如很多学者所建议的,在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可行的选择是政府集中力量办一批优秀的高校,让部分高校转制,用政府教育经费的盈余来支持义务教育。
4.要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就必须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责任,教育决策中行政管理和行政长官意志的弊端严重。它与扭曲的教育市场相结合,很容易成为教育腐败的温床。因此,必须使教育改革超越单纯的财政视角,进入更实质性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冗员和政府,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参与的民主管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效率;也是市场环境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