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阳历和阴历?
阳历是一种基于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历法。它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天,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四年累计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四年加1天,二月底得到366天,就是闰年。但四年加1天实际上是给回归年加了44分56秒,当积到128时,多算一天,也就是400年多算三天。
阳历中的闰年规定,如果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则认为是闰年;为了减去400年多出来的3天,指定公元世纪的整数,即公元年数是65,438+000的倍数时,闰年要除以400,如65,438+0600,2000,2200,2400。就这样,四百年巧妙地减去了三天。阳历规定每年是12个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为的。现在规定每年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月、6月、9月165438+10月为流产,每月30天;正常年份的二月有28天,闰年有29天。
农历是根据月相(即新月)变化的周期来修订的。因为古人把月亮叫做太阴,所以农历也叫阴历,是纯阴历。我们国家用的是“农历”,大部分人叫“阴历”,这是不对的。农历不是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农历以月亮的全周期和短周期为一个月,12个月为一年。但是,月亮有一次圆缺——一次满月,也就是29天,12: 44: 3,也就是29多天不到30天。为了方便,农历把月份分为大月份和小月份。每个单月有30天,每个双月有29天,一年有354天。
其实新月并不完全等于大月亮和小月亮的平均值——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了44分2.8秒。所以12月亮实际上比354天多了8: 48: 34,30年会多11天。所以农历的30年会插入11闰年。每一个闰年都是65438+二月中多出来的一天。农历的闰年是355天。这样,农历每30年有19 354天和11 355天,一年的平均长度为354天8小时48分钟。它的一年几乎比回归年短11天。三年少了一个多月,17少了半年多。所以有了这个时长,新年不一定非要在冬天过,春夏秋都可以过。它唯一的好处是,你可以从农历的每个日期知道月亮的形状。
农历作为一种历法,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不协调,所以在当今世界,除了少数伊斯兰国家因宗教原因仍在使用外,其他国家已普遍废弃。
农历以农历正月的时间作为日历月的平均时间。这和纯阴历是一样的,但是阴历采用了设置闰月和二十四节气的方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又有了阳历的元素,所以比纯阴历好。
现行的农历据说早在夏朝(公元前17世纪前)就被我们的祖先使用,所以人们也称之为“夏历”。解放后仍称“夏历”,1970后改名为中国“农历”。至于“农历”这个名称的由来,大概是因为自古以来国家就是以农业立国的,所以历法必然是为农业服务的。
农历是以新月为基础的。农历正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天),所以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和纯农历不完全一样,因为纯农历是大小月交替排列的,农历的大小和月份是通过计算确定的。
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恰好是“新月”(即月亮在太阳中间,地球以黑暗的一半对着地球)。有时可能会有两个大月份,或者连续两个小月份。因为农历正月比29天半略长,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中,大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基本以12个月为一年。但12月亮的时间是354.3667天,与回归年相差约11天。这样每三年就会多出来33天,也就是多出来一个月。
为了消除多余的日子,每三年加一个月,就是农历的闰月。这个有闰月的也叫闰年。所以农历闰年有13个月。至于闰月,是由节气决定的。
农历是冬月的第二天。是什么星座?
还需要知道具体年份才能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