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县文化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最多的宗教。基督教在中国也被称为“耶稣会”。是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教派的统称。基督教在黄龙县流传已久。1938年,一些原居地信教的黄龙县移民自愿联合起来传教,成为黄龙县基督教会的雏形。黄龙县行政公署于1934年2月8日(1945)正式成立,名称为“黄龙县山地基督教友会联合会”。
佛教
解放前,黄龙县只有少数人信佛。5438年6月+2000年10月,石在全体信众的大力支持和县宗教局的重视下,在距县城五里的无量山上的“无量祖庙”(原道观已毁)上,开始修建新的佛寺寺。通过施舍、奉献和政府投资,一期工程投资80多万元,整修了寺庙庭院,修建了宏伟的“大雄宝殿”和五间瓦房。2004年9月9日,举行了开幕式。2007年,政府通过多种形式支持61万元,实现了水、电、路三通。然后二期工程采取个人捐赠的形式,新建了“花园厅”。目前有6尊缅甸玉佛和6尊铜像,连同其他54尊佛像,都是从四川省广元市请回来的。
伊斯兰教
黄龙县伊斯兰教的传播始于解放后。1952年黄龙县有19户50人以上,信仰伊斯兰教,无教堂。基督徒去宜川主要是听回族教训和宗教规矩。秧歌
秧歌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民间舞蹈艺术。黄龙县的秧歌分为广场和舞台表演两种形式。广场上的秧歌以陕北风格为主,多见于县城、曹甸和白马探。扭的时候又好看又健康。造型有“四门墩”、“白菜心”、“剪刀关”、“浪翻花”、“单双号过街”、“十二灯”等。舞台秧歌是在乐队伴奏下表演的各种小节目。这种形式在白马探、白宇、石门和石堡都很流行。
社火
社火是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民间娱乐。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燃放社火,也叫“元宵节”,节目一般都是固定的形式。如果需要玩狮子、旱船、竹马、推车、踩高跷、玩龙灯等。这种活动具有组织民众、团结战斗、娱乐身心、振奋精神的功能,所以历久不衰。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改变了它的迷信色彩,赋予了新的节目内容,以促进人民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将文化娱乐融入教育之中。
大众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经常组织群众演出和排练活动。尤其是春节期间,演出盛大。
剪纸
黄龙县的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劳动妇女一直用剪纸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愿望,美化环境。每逢婚礼或春节窗饰,如“年年有余,岁岁年年有余”寓意风调雨顺;“福禄·犀首”意味着健康和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