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年间,年羹尧带兵屠戮江夏镇。康熙为什么不追究?

《雍正王朝》是一部经典的国产电视剧。虽然有很多捏造和渲染的情节,但基本符合真实的历史脉络。这部剧突出了康熙皇帝对皇太子的激烈争夺。其中年羹尧带兵屠杀江夏镇,屠杀700余人,连朝廷官员和官兵都被杀。

如此血腥的杀戮,连朝廷官员和士兵都杀了,简直就是谋反的大罪。但对此非常清楚的康熙并没有追究年羹尧的责任,反而提拔了他。

康熙那时候虽然老了,但并不迷茫。作为一代君主,为什么没有追究年羹尧的责任?毕竟这么惨烈,不给个交代是不行的,但年羹尧也给不了。原因如下:

第一,年羹尧是梅胤禛的人,而胤禛是实际继承人。

康熙建立了一个繁荣的封建王朝,但他的国家背后,是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而且愈演愈烈。康熙皇帝很多,有一部分是很好的孩子。本来儿子们都很优秀,一个父亲最得意最开心,但是只有一个宝座,所有有能力的王子都感兴趣。所以到了晚年,康熙从眼睛里看到了诸侯之间对皇太子的争夺,他心里也清楚。

各位诸侯参与国家政治活动,逐渐形成自己的势力。年羹尧是五四的包衣奴,与五四的关系非同一般。年羹尧表面上可以听命于任何人,内心却只忠于梅。

在康熙眼里,各位诸侯经过一番内斗之后,五四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他心目中的最佳接班人。然而他自己的太子,也就是大哥,却被废了。虽然他被废,是咎由自取,但被其他诸侯背后捅刀子也是事实。

我真的可以再废一次我大哥,但是让我四哥做太子,我就忍不住被其他大哥伤害了。如果惩罚年羹尧,那么作为主人,梅也难辞其咎。那就别让他当太子了,连命都不一定能保住。为了保护梅,康熙放了年羹尧。

第二,年羹尧是执行人,下一个人是十三阿哥黄宏。

年羹尧屠杀江夏镇是真的,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他只是一个执行人,下令的人是十三哥。江南赈灾筹款后,十三哥和四哥被主人刘半女滞留江夏镇,无奈下马步行,失去了太子的尊严。

原来康熙早期南巡,在江夏镇刘家庄子过夜。当时的江夏镇民风淳朴,百姓熟知礼仪。康熙非常高兴,给刘换芝的主人题词“礼仪德化”。皇帝御笔的题字不一般。传到庄主刘八女第二代手里,就成了刘八女的羽箭。但这确实是父亲的亲笔签名,确实有很大的权威性。五四和五月十三只能下马。

事后,五四是五月十三,我心里很不安,于是正好五月十三,没才没耐心的年羹尧下令领兵屠杀江夏镇,下令老少不留,连官兵都要杀,只为不留活口。

对此,梅默许了,还保护了年羹尧。所以年羹尧只是一个执行者。如果我们真想调查,我们也可以让13号梅背这个黑锅。放了年羹尧会更符合逻辑!

第三,释放鼓励胤禛的信号。

康熙很清楚,诸侯之间在互相争斗。毕竟他们是一代王者。年羹尧虽然是五四的人,但是却收到了太子、五八、五十三的所有恩宠,可见年羹尧在太子中很有人缘。但是康熙知道年羹尧对五月很忠心。对于年羹尧这种在诸子中颇得人心,但又绝对忠于实际继承人的人,康熙没有理由不挽留他。

康熙事后不仅没有惩罚年羹尧,反而把他提拔到四川巡抚的位置上。这其实是给梅一个信号,告诉他我知道年羹尧是你的男人,你是我的最爱。不惩罚年羹尧,是为你预留政治筹码,保住你的政权,为以后接班做准备。康熙用不惩罚年羹尧来鼓励老四,让他明白自己的心思。

综上所述,年羹尧出征屠杀江夏镇后,并没有因为梅而被康熙追究责任。如果年羹尧被调查,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实际接班人。为了保五四,康熙选择放了年羹尧。事实上,刘八女不仅是以梅为首的“八爷党”成员,也是太子党成员。他的死,在康熙看来,削弱了太子党和八爷党,对老四有利。于是康熙对所谓的凶手年羹尧视而不见,只怜悯被杀的无辜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