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艺术的历史渊源
石窟艺术与佛教密切相关。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佛的人服务的。因为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信佛,属于不同的佛教宗派,所以造像、壁画的题材也要以本宗派的经典造像为基础。因此,石窟艺术的发展因时因地而异。比如新疆石窟,除了唐代或以后汉族人开的洞窟绘有一些大乘经外,早期发掘的洞窟都没有见到反映大乘经中故事的雕像。在这些洞穴群中,留存至今的造像主要是释迦牟尼、菩萨等个体形象,其次是佛陀生平、佛行(即如何苦行、忍辱、求解脱)等故事画像。这些画像大多是根据藏经创作的,与外商朱婆朱《小乘佛教传》的记载相同,与法显、玄奘等人信仰小乘佛教的记载完全一致。
隋唐佛教继承了南北朝后期发展起来的寺院经济。为了保护寺庙的财产,他们建立了和地主阶级一样的封建宗法制度和世代相传的僧侣世袭制度,从而形成教派。在南北朝大乘佛教的影响下,这些教派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规范体系和世袭传承。反映在石窟艺术上,它创造了更多的大乘经典,这些经典出现的早晚,反映了唐代各教派形成的先后顺序。
玉门关以东,在“贵贱无派”、“玄明”、“孤”等玄学理论的影响下,玄学大乘“般若”也发展起来。反映在石窟艺术中,早期作品大多是根据《火焰杯》、《维摩诘经》、《弥勒下世经》、《阿弥陀佛经》创作的。这些经典中有一种不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其最高境界是“空”。一切都是以精神本体为基础的,所以在他们看来,人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必要去争胜负。一种是在现实社会中,既然没有办法,什么也做不成,那就没有必要在这个社会中去争取什么。在这种学说的指导下,创造了北京塔中的释迦牟尼、多宝,维摩诘经典《文记品》中的维摩诘、文殊菩萨,西方极乐世界中的阿弥陀佛,以及两大菩萨——观音等佛像。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所创造的造像、菩萨、罗汉、护法,以及各种佛自行、佛自生的故事形象,都是通过特定的人的生命形象创造出来的。所以不能切断与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联系。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反映社会生活,而是以曲折的方式反映各个历史时期、各行各业的人们的生活场景。这应该是石窟艺术的一个特点。
中国的各种佛、佛、大乘经典、石窟供养人物,都是根据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创造出来的,否则不可能凭空发明出来。如龙门宾阳洞被美国人盗走的皇后后佛浮雕、莫高窟第156窟张一超游记、第100窟曹一进游记、第61窟于阗王画像、曹石家画像等,都反映了当时最高封建统治者的奢侈生活和剥削人民的生活。珙县第五窟大批拥军者的较小画像,无不勾勒出官僚地主的真实面目。大足保定大佛湾的“父母的变相善良”,生动地反映了地主阶级的生活场景。基齐尔、库木图拉、白子溪等洞穴中的祭祀人物反映了新疆古代少数民族的贵族和武士形象。莫高窟《弥勒佛变》中的一幅各个时期的七丰收图,第232窟《三宝异相》中的一幅差点图,第60窟《五台山图》中的各种旅馆中人的工作图,都描绘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劳动形象。通过这些雕像,我们可以完整地看到中世纪中国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面貌,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提供了很好的证据。
根据对石窟的考察,佛、道、儒三家的结合大约是在北宋时期。这种情况也反映在石窟艺术中。除了佛教造像,重庆大足的石门山还创造了佛、道、儒联合造像和单独的道教造像。密宗佛教在四川的持续传播,促进了雕塑艺术的发展,这一事实在文献中并不多见,但在大足龙岗山和宝鼎的雕塑中得到充分体现,为佛教史提供了新的资料。由于元代喇嘛教在中原地区的流行,在杭州西湖沿岸雕刻了许多喇嘛教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