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和清戏为什么要穿明朝服装?
首先,主角的服装,只要不是外国人,都是以明朝汉族的服装风格为主,男士的衬衫、长袍、毛巾、帽子都没有问题。
至于女性角色的立领衫,是明朝中后期以后才开始流行的,也不是满族服饰,更不是旗袍。女性的头,尤其是大头,是前片后面发髻的样式,与清代中后期以后汉族女性的发式有关,但绝不是旗头。旗女和中国女的发型差异一目了然。
不过国剧里确实有满装的。首先,这与清代戏曲的发展有关(元代也有蒙元贵族服饰)。其次,与角色需求有关,马褂、马蹄袖、旗袍等。在满族服饰中是戏曲中用来表现不同国家的外国人,一般不是正面角色,如以宋金辽为题材的金人、辽人。此外,还有当代民间服饰在清代,如那些婆婆,狡猾的官员,甚至乞丐(见女)。这些一般都是小丑扮演的一些插科打诨的角色,用“时尚”无非就是不用置办衣服,也能增加对现实的讽刺。真正看剧的人都能理解,正装和净装其实在剧中有着非常微妙的地位。
高雅的昆曲,在清中叶以后未能与华埠乱弹的民间影响抗衡,逐渐衰落。后来就差点丢了。还好传承下来了。昆曲服饰和京剧服饰没有区别。许多剧种,尤其是大剧种,都是在昆曲、余姚、海盐、益阳等剧种的基础上,结合地方音乐的特点发展起来的。服饰并不是按照剧种来划分的,而是未来发展的必然。
《牡丹亭》是一部传奇剧本。昆山、余姚、海盐、益阳就是传说中的音乐剧表演。除了昆山,益阳也能演出《牡丹亭》,可惜其他三大调逐渐失传,但其特色被地方戏吸收。
说国剧服饰丰满的朋友,估计不怎么看剧或者基本不看,也不清楚国剧服饰的发展和分类。如果《牡丹亭》是在明朝演出的话,里面会有外国的服饰,因为剧中有表现晋国使臣的场景,晋人当然不能穿汉服。如果这出戏要在今天上演,那就是宋人(杜丽娘、柳梦梅等。)穿明装的还有金人和土匪(李全等。)穿满族服饰。这不是很合适吗?总不能要求演《牡丹亭》再拍一部宋金时期的古装吧?这也是违反中国传统戏曲服饰规律的。想演唐朝和三国五代,戏班要怎么做?这话也没错,要求服饰上不能用清朝当时的“时尚”也是苛刻的。
再说我看过的,不管是《牡丹亭》(园中梦等。)还是青春版的《全书牡丹亭》,还没有全文出现,可以放心看。同时一些建议,既然学习汉服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学习,戏曲服饰也在此列,一定要联系。同样,僧衣、道袍等宗教服饰也是过去留存下来的,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