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历史沿革
第三年(1914)1建立汉中路,设在南郑,通往陕南25县:南郑、宝城、勉县、城固、洋县、西乡、镇巴(改名定远堂)、佛坪、略阳、宁强。
民国十七年(1928),汉中路废弃,各郡直属省。境内有南郑、城固、洋县、勉县、西乡、镇巴、宁强、略阳、留坝、佛坪、宝城11县。
二十四年(1935),我省在汉中设立第六行政监察区,专员公署设在南郑,辖南郑、保城、勉县、略阳、凤县、留坝、洋县、西乡、佛坪、城固、镇巴、宁强(1942)。
民国三十八年(1949),五月后,关中、Xi安解放,陕西省军政机关南逃汉中。
九月,汉中分为东西两委,东在城固,西在勉县,西在六县,直至解放。
1949 12.6汉中解放后,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区汉中分区成立。
1950年3月3日,陕南行署(以下简称“陕南行署”)从湖北郧县迁至南郑市,下辖商洛、梁云、安康、汉中,直管南郑市。
汉中地区辖南郑县(* * *在普镇)、城固、洋县、佛坪、镇巴、宁强县、勉县、宝城县、留坝县、西乡县。
1950年5月,宝鸡地区丰县划入汉中,县城由丰州迁至双石铺。
1951年2月,撤销陕南行署,设立南郑专员公署。行政区域为南郑区,辖南郑市及南郑、宝城、奉贤等12个市县。
1953月,划定宁强县张家桥、唐家坝、孙家岭、李家坝、水田坪、黎平、元坝子、单家岩、五郎坝、板仓坝、小宝城、瓜子山镇,宝城县、南郑县钢厂、大河坝、云河、纸厂。
5438年6月+10月,勉县的漆树坝、小河庙、方家湾乡纳入黎平中心区。
1953年6月,南郑市改为省直辖市;5438年6月+10月,南郑区改称汉中区,南郑市改称汉中市,隶属汉中区。
汉中专员公署是陕西人民的派出机构。
1958 165438+10月,南郑县撤销,并入汉中市;佛坪县撤销,辖区北部(秦岭主脊以北)划入县内;中南部并入洋县;东并入石泉县;撤销黎平中心区,辖区分别并入宁强、勉县;撤销宝城县,将其辖区并入勉县、汉中市;撤销留坝县,辖区北部并入丰县,柴关岭以南的江口、留坝公社划归汉中市。
此时汉中地区辖汉中市、城固、洋县、西乡、镇巴、宁强、丰县、勉县、略阳县。
1960 65438+2月,凤县纳入宝鸡地区。
1961年8月,恢复南郑县(驻地迁至周家坪)、留坝县、佛坪县。
佛坪县原秦岭以北的土地仍属密县。
1964年5月,汉中废,改郡。
九月,勉县改名勉县。
1968年9月2日,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为一级行政机关;1969 1月,汉中地区改为汉中地区,行政领导机构更名为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6月,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汉中地区行政公署(以下简称“汉中行署”),由陕西人派出,所辖各县不变。
1980年7月,撤销汉中郡,恢复为市(县级)。
1995,汉中地区辖汉中市及南郑、城固、洋县、佛坪、西乡、镇巴、勉县、宁强、略阳、留坝县。
21,65438,996年2月,国务院通知,撤销汉中地区及县级汉中市,改为地级汉中市。6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7月18日庆祝区级汉中市成立大会。
原县级汉中市改为汉台区(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