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信息龙门石窟简介
1,龙门石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依据世界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I)(II)(III)。它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四个石窟是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
2.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以南13公里处,与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三宝。龙门石窟是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时开凿的。直到北宋时期,共有10多万尊佛像,2300多个石窟。1961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魏洞——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从500年到523年,宣武帝和北魏孝明皇帝先后在宾阳洞的北、南、中三个地方挖掘了三个大洞穴。石羊洞、宾阳洞的修建耗资80多万,还开凿了北魏时期开凿的方子洞、莲花洞等洞穴。北朝的石窟都位于龙门山,而古阳洞从孝文帝到东魏末年修建了50多年,展现了许多中国艺术形式,大佛的姿态也从雄伟的云冈石窟变成了温和可亲的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主佛所代表的佛像,面带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冈石窟展示了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4.唐石窟——最繁荣的时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统治时期挖掘的石窟占了唐代石窟的绝大部分,这与她长期驻守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最具代表性的唐石窟,用了四年。两菩萨高70尺,叶佳、阿难、金刚、神王各50尺(唐代长度)。其规模为龙门石窟之首。其中,武则天曾捐资两万元帮助修建。
5.龙门20系列产品是魏碑刻书法艺术的珍品。代表魏代碑体风格,是隶书向楷书过渡中的字体,固阳洞19件,慈香窑另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