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优想在大热天躲在空调房里吃冷面!

太热了,出门没几步就得晕倒在路边;这时候我就想躲在有WIFI的空调房里,葛优躺着吃凉面!

一碗面不用蒸就端上来了,面条新鲜整齐,根根分明。将酱料薄薄地适当混合,轻轻裹住面条,加入新鲜的蔬菜丝,做一碗清爽的面条。坐在空调房里,心平气和的吃着东西,突然热血复活,鹅(额头)一滴汗都没出。

唉,我几乎想不出更好的夏天了。

冷面因地而异,从北到南,从国内到国外,每个地区,甚至每个人都有一碗让他们念念不忘的冷面,或是妈妈亲自下厨的家常味道,或是她几十年常去的那家小店的淳朴气息。

那味道让我一想起来就觉得甜甜的。

所以,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让我们好好聊聊这碗充满治愈的冷面吧。

1 |冷面简史

2 |冷面谱系

古人把冷面叫做“冷淘”,现在这个名字几乎失传了。有意思的是,还有一种地方小吃坚守着“冷淘”的古名,但它的主角不是面条,而是粉。

在浙江金华,凉面夏天不吃,最流行的是冷淘。将大米磨成浆,煮熟后压成条状晾干,就成了“冷淘烘干”。放入沸水中焯一下,用冷水冲洗几遍,卷成一个白嫩滑滑的球,放在盘子里清清楚楚。尖尖的青椒和蒜末耐心炒出香味,再精选两勺豆瓣酱做成酱料,经冷淘均匀后就是完美的夏日小食。

但是,冷淘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冷面。在漫长的历史中,古老的“冷淘”演变成了各种品种,枝叶遍布各处,形成了一个豪华的冷面家族,占据了夏天的无限风光。

北京凉面

俗话说,冬天至日饺子,夏天至日面条。在夏天的至日吃一碗凉面是许多老北京人的习惯。

虽然渣江面也有冷食的做法,但最能代表北京的还是凉面。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老舍曾在人代会上提出:“希望政府能解决芝麻酱的供应问题。”可见北京人夏天什么都没有,绝对不缺芝麻酱。你要芝麻酱做什么?当然是冷面。

煮芝麻酱是做冷面的必经仪式。在碗里挑几勺芝麻酱,捏点盐,加点凉水,用筷子朝一个方向耐心搅拌,直到芝麻酱把水分都吃完了,再加一点水,直到浓稠的芝麻酱变得光滑细腻,香气慢慢淡去。

面团大小和调料也不一样。黄瓜是基本装备,鲜脆,切成细丝,或者直接拿一根和凉面一起嚼,很过瘾。另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萝卜、芹菜粉、腌制香椿粉。蒜末麻辣鲜香,葱花酱油鲜咸绵软,再小火炒点花椒油,泼一泼,香气就爆出来了。面条经过大力煮熟,三次冷却,再用电风扇吹通,配以各种调料,黄瓜丝、萝卜丝,是炎炎夏日最完美的午餐。

四川鸡丝凉面

鸡丝冷面可能是最古老的冷面之一。据《东京梦》记载,早在北宋时期,东京市场上就出现了一种名为“丝鸡淘”的小吃,这就是鸡丝凉面的前身。不过那时候“丝鸡淘”大概还不是川味。现在只有四川人能做出这么好吃又辣的鸡丝凉面。

面条一般是细长的圆棍面,先蒸后煮,或者直接煮。四川的凉面一般不超过水,只要摇一摇吹凉,再刷上香油,就是一碗软滑。

很难搅拌面条。鸡丝凉面的基本调料是用二井干海椒和菜籽油耐心淬成红油辣椒,淋上一圈香油和酱油,撒上少许味精和白糖,再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花椒油或胡椒面。

配菜一般是鸡丝、绿豆芽、黄瓜丝、海带。湿润的绿豆芽掐掉头尾,烫至断,放在碗底。把鸡肉和调料一起煮,撕成细丝,码在面上,也许再加点黄瓜丝,和豆芽呼应。最后,鲜红色的食材一倒下去,细细的面条立刻变得鲜嫩灵动,吃起来凉凉的,麻辣的味道一上来,就逼得人直冒汗。

四川广元还有一种“蒸冷面”,叫面,其实是用米做的米线,还是热的,这里暂且不提。

上海冷面

上海的冷面其实就是冷面。韩国冷面往往是冰镇的,所以称之为“冷面”是有道理的。上海的冷面只是粉丝吹的,并不比其他冷面冷,但上海人固执地称之为“冷面”。

每到夏天,很多小吃店都会开一间玻璃房,里面全是空调,专做冷面。服务员一般都是大妈,平时板着脸,手却异常利索:端着一盘蓬松亮黄的冷面,一把绑着筷子的长柄勺子在调料桶里翻滚起舞,花生酱、酱油、醋依次倒下,比例完美。

有食客伸长脖子跟他们说:“多放一点花生酱!”阿姨照例充耳不闻,还是回答:“花生酱切多了(不好吃)!”“确实如此。花生酱虽然香,但是拌起来会太粘,影响口感。

只加酱的面叫冷面,通常会拌上绿豆芽,使之酥脆清淡。至于浇头,最经典的是三线浇头。不管是哪三种三种丝,素菜茭白丝,胡萝卜丝青椒丝,鸡丝肉丝火腿丝都可以搭配。另外还有各种浇头,辣肉,辣酱,香菇面筋,都适合自己的需求。冷面端上桌,用筷子拌好,油面入口卷起,凉意滑下喉咙,抚平热气。这是最有上海味道的夏天。

韩式冷面

冷面多为夏季食品,只有韩式冷面在诞生之初属于冬季。人们认为冬天在有暖火的房间里容易燥热,所以时不时就需要一碗爽口的冷面,类似于在东北的暖气房里吃冰棍。传统上,朝鲜人民也在正月初四吃冷面,这是一种长寿的隐喻,所以也被称为“长寿面”。当然,凉面现在夏天很常见,但不仅限于冬天。

没有人能确定朝鲜冷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除了可以找到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849,记载了《东国时代》中朝鲜人民的风俗:“用荞麦面把黄瓜、酒醅、猪肉沉下去,称为冷面。”可见当时的冷面是用荞麦面条配萝卜泡菜、白菜泡菜、猪肉吃的。

但这只是冷面一家的冰山一角。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冷面演变成了各种形式。用荞麦面和土豆淀粉做成的平壤冷面,通常配有冰渣牛肉汤。咸兴冷面是干拌的,有辣酱和海鲜。吃起来清凉开胃,但是经常出汗。中国的延边冷面爱用水果片,如酥脆的苹果和梨,香甜的西瓜,能给面汤带来酸甜的味道。鸡西冷面是中朝结合的产物,略带酸咸的味道,豆腐干、豆腐泡、桔梗等几十种辣菜自由选择,吃起来很过瘾。

日本冷面荞麦面

日本种植荞麦的历史悠久,但正是在江户时代的弘治时期,荞麦面被制成荞麦面片,开始在民间流行。

荞麦面可以冷食,也可以热食,但凉的凉面最能衬托出荞麦的清香。荞麦面煮好后,用冷水洗净,放在竹栅栏上,再用海苔丝装饰,就是经典的荞麦面(ざるそば).夏天感觉清爽无敌。精致的猪杯里的酱是用来蘸面的。在关东经常是木鱼花浓酱油,在关西是海带淡酱油。此外,还有各种鸭肉、核桃或山药泥蘸料可供选择。

凉拌荞麦面端上桌时,美食家一般会直接夹几筷子吃,品尝荞麦的原始香气。然后,拿起一口可以吃的面,将1/3长度的面蘸上蘸酱,避免过多的蘸酱掩盖了面的香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吃完面,把热腾腾的面汤倒进剩下的蘸汁里一起喝,这样一顿饭就完成了。

意大利面沙拉(意大利面沙拉)

是的,冷面不是亚洲独有的。意大利面沙拉是另一种冷面。意大利面本身不容易糊,所以特别适合冷食。配菜只要水分少,拌一会儿就不影响口感。夏天在后院举办烧烤聚会,或者带着饭盒去郊外野餐时,面食沙拉是必不可少的新鲜菜肴。

传统的地中海式意大利面沙拉虽然简单,但是价值高到让人想犯罪。圆润多汁的西红柿对半切开,绿色的莴笋叶洗净撕开,饱满的彩椒切成五颜六色的细丝,蝴蝶意大利面煮到微有嚼劲,拌上橄榄油摊凉,再倒入大碗中,拌上各种脆嫩的蔬菜,就是一碗鲜嫩水灵的夏日。

美式通心粉沙拉Mac沙拉

意大利面沙拉走小清新风格,而通心粉沙拉是美式重口味的典型代表,看起来像是经典Mac n'Cheese的变种。通心粉又软又滑,挤一堆蛋黄酱也足够诱人。热狗汉堡旁边一勺会增色不少。

对于懒癌患者来说,通心粉沙拉也是解决剩饭的利器。不管什么蔬菜和肉,都切好扔进去拌匀。有了蛋黄酱的加持,才能好吃又有光泽。即使你不小心煮多了意大利面,它也能帮你解决。只需将煮好的意大利面放入冷水中,拌上少许橄榄油,密封后冷藏,第二天取出来拌上蛋黄酱,又是一碗好面。

3 |上海冷面

世界上有那么多种冷面,每家都有自己正宗的做法。详细到可以写一本书。企鹅君之前教过上海冷面的做法。今天,我们来谈谈冷面。让我们下次预约。

一碗完美的上海冷面,从一开始就是精致的。面条得是又扁又细长的韭菜叶宽面,一斤面粉需要用一个蛋黄揉成金黄色喜人的样子。

大部分冷面都是用冷水煮的,上海冷面是不能直接煮的。它们应该放在蒸笼里蒸至半熟。蒸出来的面条不会吸收太多水分,反而干爽饱满,富有韧性。

蒸好后,就要下锅煮了。煮面条的锅要大,水要宽,面条不要粘锅底,不要互相粘在一起,这样煮出来的面条才新鲜清澈。

面条出锅后沥干水分,马上用筷子夹起来,拌点油防止粘,在老摇扇下呼呼凉。其实上海的冷面早就凉了。但是当时卫生条件不好,很多人都吃冷面。从1949开始,卫生部就禁止销售冷面。直到1952,老字号司如春用扇子扇凉,才把凉面端回餐桌。严格按照这个步骤做出来的冷面,有弹性,滑爽,有筋骨,放久了也不会糊。

冷面的酱容不得半点差错。花生酱醇厚柔滑。也许可以挑一些芝麻酱来增强香味,然后耐心地用温水融化。不能太稠不能拌,也不能太稀不能绕流,可以用花生酱来拌面。如果醋是米醋,酱油应该是生抽。有些人喜欢加一些糖来平衡咸味,加入两滴辣油来增强香味。其中,比例精准,调料微妙平衡,才能成就一份完美的冷面。

冷面的配料有几千万,最经典的是三丝、辣肉、辣酱。当然,上海的点心店有不同的风格,从面条和酱料到浇头。只有一家人吃过它们,才能体会到无穷的变化。

当然,这么残酷的评价还是要企鹅君来做,为了让你在空调房里吸冷面,过一个美好的夏天,企鹅冒着中暑的危险,去了上海29家卖冷面的餐厅,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减肥计划。

猜猜看,你最喜欢的冷面馆上榜了吗?

文|丁小穗

制图| |糖果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