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四次婚姻背后说不尽的辛酸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女人嫁给李白这样的男人,是一种莫大的不幸。以追求理想为借口,多年在外交友,旅游,喝酒;家里有田,他是不管不顾的甩手掌柜;不仅如此,他还是个浪漫的男人,到处找乐子。李白一生除了当诗人之外,一无所成。
李白一生结过四次婚,或者说有过四次婚姻。据文献记载,大致情况如下:李白的第一次和第四次婚姻都比较正规,中间两次好像只是同居;第一次和第四次婚姻是与有历史渊源的妇女。他们的祖先都是宰相,都是有一段时间的重要宰相。两次婚姻中间,前者只知道她姓刘,后者只知道她是山东女子,从未离开过姓氏。李白的第一次和第四次婚姻都不是常见的男婚女嫁形式,而是“女婚男嫁”。李白是上门女婿,俗话说“倒插门”。
当然,李白的四次婚姻有很多幸福,但也有很多烦恼。
李白27岁第一次结婚。他嫁到了安陆的徐家。许氏出身名门,祖父许是左丞相。许的父亲许绍则更胜一筹。他与唐高祖唐高祖共窗,后被命名为安陆县。徐的小儿子徐自然在打猎时杀了一个人,被降职赎罪。不过近百年来,徐家全是簪子,还挺红火的。李白这次结婚,一个叫孟的副官做了中间人。
白是怎么爬上这段婚姻的?文献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学术界也没有统一的看法。从徐的角度来看,有多种可能,首先,可能是徐身体不好,年纪大了。如果她不结婚,她将有老死的危险。第二,李白条件好,懂剑术,写诗写文章,长得也不错。从李白的角度来看,可能主要是为了方便进入上层社会,寻求仕途升迁的机会,实现自己“申请管理燕国,求皇帝之术,使寰区大,海县清”的政治抱负。李生于西域,长于西蜀。他的出身是未知的,他甚至可能是一个会议半决赛。用今天的话说,他几乎是一个外星人。如果想加入唐朝的统治集团,这样的身份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想通过婚姻改变身份,获得通行证,同时拥有体面的人际资源。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李白的动机基本上是失败的。
李白和许夫人生活了十年左右,育有一女一子。他的女儿叫平阳,儿子的小名是月明女。后来,他改名为伯钦。后来李白带着孩子搬到了东麓,诗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徐石。有人认为徐石死了,有人认为婚姻变了,但没有定论。我倾向于说,徐石是病死的。
李白第一次婚姻期间,大部分时间过着隐居生活。他住在安陆百兆山桃花岩,建石屋,开垦山野。种地之后,每天看书,经常约朋友一起写诗喝酒。应该说生活很滋润。估计上半年夫妻感情还可以。下半年,李白突然频繁离家,有时是为了寻找做官的机会,有时是为了游览名胜古迹。可以合理想象,李白与妻子的关系可能发生了变化。
在这段婚姻中,最让李白烦恼的是女婿的收养问题。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一直被认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有句话叫“穷人家没必要生个强儿子”,可见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即使他是一个传统观念淡薄的野蛮人,但从李白的内心来说,他显然是不情愿的。这种担心在他的一些诗中有所流露。比如《汉书_贾谊传》诗中的“宁为自钗”,少年银行诗中的“我为天下献身,为英雄呐喊”,“我富贵自足,为城立功”,不难品味李白的苦恼。
徐石死后,李白带着孩子搬到了东麓。李白自己说搬到东麓的原因是“学剑”,所谓“学剑来山东”。当然,这是诗人在吹牛。实际情况应该是谋生,靠亲戚朋友。李白一家大部分定居山东。这大概就是杜甫等人后来称李白为山东人的原因吧。到达山东后不久,李白的表姐帮助娶了一位名叫刘的女子。
这个叫刘的女人并不风流。她对李白的诗歌一点也不感兴趣。她整天只知道喝酒写诗大声说话赚钱养家,过着又红又辣的生活。她很快感到不满,甚至厌恶。他们的关系以离婚告终。
在与刘的这段婚姻中,李白无疑是非常苦闷的。他的远大理想,他的诗,他的酒,他的风景,他的音乐,一定被刘骂过,笑过,骂过无数次。后来他把刘比作汉族的妻子,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这期间,李白的痛苦在他的诗中多次流露。可见李白不切实际的言行是被鲁人嘲讽的,如“鲁人再织,织布机响”“举鞭访未来,文上翁被嘲讽”。一首诗的最后四句说:“惠姬的傻姑娘看不上大臣,所以离家去了秦国。笑出来,我辈是蒿!”显然,这是李白与刘离婚后抑郁情绪的一次极大释放。这件事发生在天宝元年,唐玄宗李隆基召李白入京。李白以为财富唾手可得。于是,通过这首诗,我发泄了积聚在胸中的恶气。有人说这首诗是李白对妻儿的送别。我觉得这种说法没有道理。当李白得到参军的喜讯,“胡同煮鸡饮白酒,儿女笑穿衣人”,却不见妻子的踪影;如果没有离婚,叫现任老婆“笨女人”是没有道理的。此外,有些注释诗将“南陵”称为安徽宣州南陵也是错误的。这是东陵。据李白研究专家安琪老师介绍,在山东曲阜西南,全称南陵城村,古称南陵。
李白第三次婚姻中,女方只是妾,并没有帮助自己。这个女人原来是李白的邻居。也许李白看中了她的美貌,然后想收她为妾。李白有一首诗,五月东游,献给诗人对这个女人的爱。这首诗如下:
山东女人的东窗下,海榴莲的世界很少见。
珊瑚反射绿水,但不够亮。
起风了,鸟儿黄昏归来。
愿是东南枝,且举衣低。
没人爬,带路去金门。
从这首诗来看,李白大概经历了一段暗恋、恋爱、追求爱情的时期。如果把这段婚姻理解为李白的自由恋爱,那也行。她之所以娶了小妾而不是大老婆,可能是因为邻家女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布衣女子。根据唐律,士大夫李白是不允许娶她的。
这个连姓氏都没有的妃子后来怎么样了,是一直和李白住在一起,离婚了还是死了,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她为李白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李婆。
李白的最后一任妻子是前总理宗祖克的孙女。他们在松州结婚了。时间应该是天宝十二年前,李白五十岁左右。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李白写给宗室妻子的诗和他写给自己而不是妻子的诗。比如天宝十四年,五月,东鲁游文莱的孩子翁南陵,到北京在邻居的东窗下吟诵石榴。诗充满了向往。不难想象,这位大师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女子,李白对她有很大的好感。
族人的妻子基本都是和李白一起老去的。安史之乱时,两人分道扬镳,聚少离多。因为李白被囚禁于皇帝李林,他被判叛国罪,并成为长期的情人。其间,宗夫人动用家族关系试图挽回。李白被赦免回国后,两人又见面了。61岁时,李白亲自送大师到庐山拜见尼姑。宗和李白一样,是一个狂热的道教信徒。两人都渴望长生不老。一旦崭露头角,可以志同道合。相比较而言,李白和宗夫人之间的十年应该更和谐一些。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女人嫁给李白这样的男人,是一种莫大的不幸。以追求理想为借口,多年在外交友,旅游,喝酒;家里有田,他是不管不顾的甩手掌柜;不仅如此,他还是个浪漫的男人,到处找乐子。李白的一生可以说除了当诗人之外,一无所成。他没有成为著名的剑客、不朽的人物,也没有成为像范蠡、吕忠廉那样受人崇拜的人物。李白的诗名千古,其妙诗给后人无限享受。但是说到养家糊口,照顾老婆孩子,他真的是最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本文来自秋浦吉奈,作者丁启臻,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