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壮族
壮族早期先民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壮语称之为“米洪”制时代。后来经历了宗法社会,壮语称之为“布洪”时代;“布洪”制度之后,经历了“布版”建设旧社会。春秋战国时期,文山州属楚。汉代,任广南县句镇国。唐朝属岭南道,辽字部;宋代至元代,属广南西路;明朝至清朝,属云南省广南府。由于历史发展和居住地不同,壮族的称谓有30多个,语言上也有差异。壮语分为两大方言区:南方和北方。文山壮族分为农、沙、土三个支系。农语支和土语支讲南方方言,沙语支讲北方方言。目前人口是993591 (2003)。
文山壮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富。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生活在水头和江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一整套丰富完整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概括起来就是:崇拜和保护森林的“生态文化”;以水稻生产维持民族生存的“那文化”;传承文化古籍的“文化”;创造并传承至今的“铜鼓文化”;人神共娱的“节日文化”;歌曲代言的“歌圩文化”;以壮锦为特色的“服饰文化”;用糯米等加工而成的“食文化”。
铜鼓文化:据文山壮族古籍记载,先民早在“缪洪”制度下就冶炼铜和青铜铸件。今天,壮族人民仍然进行着祭祀铜鼓、跳铜鼓等活动。壮族人民崇拜太阳、青蛙、鸟、额神、天地水、葫芦、水牛、铜鼓等,铜鼓上有装饰性的记载。铜鼓的生产和流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生产出来的铜鼓虽然有一个竞争、交易、传承的历史过程,但却是壮族历史文化的载体之一。文山共发现138铜鼓,居云南之首。而且文山州有八种铜鼓,不仅在云南省,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都是独一无二的。据专家论证,“云南文山很可能是世界铜鼓的起源地之一。”
许歌文化:壮族是一个因歌而生,因歌而死的民族。少妇婚后怀孕,有简单的打胎歌。害怕流产,有神秘的保胎歌;婴儿出生时,有祝福歌;孩子学说话,先教好听的儿歌;平凡的生活对话,语言如歌;爱情,有深情的情歌;节日的盛宴,有震撼山河的二重奏;在一个人生命的尽头,他应该和一首歌一起被埋葬。每个人的生活都沐浴在诗歌的海洋里。每年三月,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街头歌唱活动。
壮族以生产稻米来维持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千百年来,造就了壮族人民开放、包容、坚韧、好客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