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抗战第一投降地,远东第二大机场。
“湘西某地”的辉煌成就
实际的机场并不大,但从周围平整的草地可以看出,当时的“远东第二大机场”绝非虚名。枝江机场的飞机数量在抗战时期最多时达到近400架,著名的飞虎队也是在那个时期来到枝江的。
“陈纳德将军的妻子告诉我,她觉得她的丈夫具有某种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他为自己的理想和自由无私地奋斗着。”在谈到为什么一个美国人从万里来到中国帮助抗日时,怀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宁自豪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在之江,中国空军与陈纳德领导的美国志愿军一起,一个接一个,一飞冲天,取得辉煌战果。从6月1941到8月1945,飞虎队共击落击毁日军飞机2600架,击沉击伤敌舰44艘,击毙日军66700人。甚至进行了轰炸日本东京宫的远程战斗。这个代号为“湘西某地”的神秘机场,因此让日军恨之入骨。
“如此辉煌的战果,离不开战士们不拘一格的战法,如衡阳会战中洞庭湖上低空飞行的数十架‘鲨鱼式’飞机,以及陈纳德将军倡导的‘双机攻击’模式。“随着纪念馆工作人员的手势,墙上显示出独特的数字‘15半’和‘12半’。”陈将军很公正。在两架飞机互相攻击的情况下,结果是一半。"飞虎队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笑着告诉记者。
辉煌的战果不仅源于空军军人丰富的作战经验,为正义牺牲一切的决心更是重要的精神支柱。“6000多只飞虎队中,有近2000名战士死在战场上。其中,海外华人也不少。十七八岁时,他们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毅然回国参战。”
日本战败的历史象征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准备“整装待发”的之江机场一片欢腾。国民政府选择枝江作为中国战区第一个投降地点。“之江作为投降地,一方面是因为之江机场规模大,方便投降和投降代表来往;另一方面,丽江空军阵容强大,整体气势高涨,从而显示出胜利者的豪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吴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其实这种考虑不仅存在于吴导演的描述中,也存在于当年拍摄的原始视频中。透过屏幕,我看到侵华日军副参谋长今井武夫乘坐插着白旗的军车绕机场一圈,在中国军人的带领下,带着严肃的气氛步入受降大厅。在中国投降代表的强大光环下,今井武夫难掩紧张的表情,身旁的方雄桥下彻频频擦汗。
“漓江投降成为日本战败投降中国开始的历史象征。那是中国人一洗近代以来百年屈辱,开始昂首挺胸的时刻。从此,中国战区拉开了16战区1.28万日军投降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