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来看,土地利用的变化对中国的自然环境有哪些影响?
农业面积的扩大和农业用地强度的增加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森林的破坏,水湿地等自然景观的退缩和消失,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动植物种群的减少甚至灭绝。农业不仅重塑景观格局,还影响区域和全球气候。
原始农业时期,人类主要是适应自然环境,土地开发主要集中在相对平坦的地区,对植被的改变多是局部的。农业生产活动引起的植被区域的变化可以在一些考古遗址附近的孢粉记录中找到。
战国时期,高地、平地、洼地三类土地都得到了开发,但坡陀地和洼地的开发主要是在居民区附近,而山林和扎泽则主要是人们采集、捕鱼和狩猎的地方,大部分地区仍是地广人稀。秦汉以后,我国耕地开垦和扩张的顺序一般是从北方地区到南方地区,从平原低地到低山丘陵,再到深山,植被破坏的过程与此相对应。
西汉时期开垦了北方农业区的大部分可耕草原和林地,汉中后期又开垦了大量的森林作为农田,以至于政府不能再像汉中前期那样把公共林地和御宅林分给无地流民。宋金时期,关中平原和汾苏河流域没有天然林,黄土丘陵山地的植被也被破坏。到了清朝,不仅北方地区的平地被完全开垦,一些山坡陡峭的丘陵沟壑地区也被开垦。清末以来,农业垦荒向东北和长城外的内蒙古蔓延,东北的草原和林地随着耕地向北的快速推进和面积的迅速增加而遭到破坏。
战国末期至汉魏六朝,“火耕水编”仍广泛流行于南方稻作农业区。江南大开发主要发生在唐宋以后,与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密切相关。发展顺序一般是从平原低地到低山丘陵,再到深山。自东汉末年以来,在四川盆地的丘陵地区开展了农业开垦活动。到了南宋中期,盆地周围的中山地区已经开始耕种农业用地。
为了遏制坡地开发造成的山区水土流失问题,东汉重庆彭水出现了少量梯田。唐宋时期梯田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加速了山区的发展,长江流域的丘陵和低山地区在南宋时期呈现出明显的农业景观。在明代,长江流域丘陵和低山地区的天然林并不多,但在中高山地区,原始森林植被并没有改变。
到了清朝,尤其是清朝中期以后,南方山区被大规模开垦。如清代前期四川盆地的垦荒毁林主要局限在半山腰和山坡脚以下(海拔约800 ~ 1500 im),清代中期则向山顶和上半山(海拔约1000 ~ 2000im)及盆地周边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