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的一生包含了哪些历史教训和经验?

社会总评论

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等多部西方著名学术著作,成为中国近代启蒙民智的大师。离开北洋水师学堂后,严复先后担任安徽高等教育学院督学、复旦学院和北京大学校长,以教育为己任。辛亥革命后,一度依附于袁世凯,卷入洪宪帝制,被世人诟病。基于对国情民情的独特把握,严复一生反对革命和谐,持攻击多人论,在当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给后人带来了官司。尽管如此,他独立自主,学术政治观点始终如一,尤其在翻译研究方面,其风格和思想影响了后期一大批著名翻译家。他翻译的许多作品是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他的功过得失,成败得失,都值得后人认真研究和总结。虽然对严复作品的研究已有不少,但与他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突出地位相比,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发掘材料,转换视角,创新思维,做出更加全面公正的判断。

郎咸平评论道:

他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彗星。他的悲剧在于,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他是唯一能够理解浩瀚的西方哲学思想的中国人。然而,上帝对中国开了一个大玩笑,让他止步于“进化论”和专注于英国哲学的翻译工作。如果再往右走一点,可以进入孕育了军国主义的斯潘塞思想,孕育了现代法治的康德思想,孕育了社会主义的黑格尔式的马克思思想。但当时的中国乃至今天都难以理解他的深刻思想,导致后继无人。所以,他止步了,今天的中国缺少一种哲学思想来指引中国走向。只有理解严复的悲剧,才能理解中国当下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