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研究的历史
20世纪以来,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与技术的融合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渗透,这使得科学成为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事业和工程,甚至没有跨学科的研究就不会有真正的科学突破。人们常说的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就是这一新领域和研究方法的集中概括。随着交叉学科研究的快速发展,其繁荣也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几个基本趋势。首先,科学结构趋于复杂。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经典时代的科学称为简单科学,但与当今大科学时代多样性、多层次性、开放性、非线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极端复杂性相比,分类的经典科学在基本思想和存在形式上确实属于简单范式,是按照“古老的”简单性原则构建的。第二,组织科学活动的趋势。与近代之初科学并存、互不交流的局面相比,当代科学呈现出明显的整体性、自组织性和动态演化性等“有机”特征。各个学科既增加了相互间的联系,又按照自己的“规律”独立“生长”,对社会产生影响,表现出发展的相对独立性。第三,理想目标的“软”化趋势。主要表现在:科学不再被简单地视为无价值,而必须越来越关注存在的影响和应用的后果,科学不再被普遍视为唯一的话语权威。尽管科学依然是科学,科学主义依然是强势话语,但来自科学内外的批评从未如此激烈和巨大。而社会各界对科学的某种人文解读,如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的定义,也拓展了人文意义上对科学的理解。这使得“科学回归人文”成为未来科学发展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此外,在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由于技术、市场和通信的普及带来的全球化运动以及一些重大社会项目的出现,社会问题变得巨大,这大大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对人类理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几乎可以说,现实中的所有重大问题,没有跨学科的研究是不可能完成的。比如找到SARS病毒和禽流感的源头、艾滋病的有效防治、人类基因组测序、太空探索、印度洋海啸灾难的治疗研究,这些都是任何学科或技术甚至一个地方、一个国家都无法企及的,而且这些问题有时是相互关联的,需要整合多学科、多社会力量进行整合研究。这种学科多对象化、对象多学科化的趋势,必然导致跨学科(包括跨技术)研究和“跨界行动”成为一种必然的、普遍的模式,这将使人类的研究规范从以前的“非学科”阶段进步到跨学科整合研究的层面,跨学科研究真正成为库恩所说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