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曾国藩的评价是什么?

对曾国藩的总体评价:

1.曾国藩与中国现代文化

评论者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甚至有评论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如果说儒家文化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并有相应的三个代表人物理论,那么前期是孔子,中期是朱,后期是曾国藩。曾国藩确实继承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这次提交大会的许多条款都涉及这一点。曾国藩完全遵循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走完了一生。他恪守“三纲五常”的原则,认为“君子虽不仁,臣不应不忠,父不应慈,子不应不孝,夫不应德,妻不应逆。”“他自己的‘以礼治国,以礼治国’,‘双管齐下’,‘以利护泰’,‘刚柔并济’,‘勤俭节约,廉洁忠信’的修养,他的‘八书’,‘八字’,‘四篇’,‘四败’的家训,都体现了曾国藩。关于“三纲五常”,评论者众说纷纭。

有论者视“三纲五常”为糟粕,甚至认为是最不合时宜的,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既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一分为二,为什么这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不能一分为二?我们能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都是糟粕吗?只有非核心部分才有一些本质?显然,我们不能这么说。如果这样说,岂不是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

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忠、孝、忠、仁、义、礼、智、信都被视为糟粕,或者不被谈论,不被提倡,对我们的社会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反而深受其害。有评论说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人说曾国藩维护的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是糟粕。

二、曾国藩与太平天国

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近20年,打败太平天国是他事业的巅峰。对他的评价不得不联系到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有评论者坚持传统观点,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历史的罪人和刽子手。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但也有评论者持不同看法,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文化观念决定一切,还是农民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都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主要是看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是促进还是阻碍。

洪秀试图引进西方宗教的教义来发动推翻满清的农民战争,但他引进的不是新教的伦理精神,而是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与中国的封建迷信和农民起义中朴素的平等观念相交融,成为太平天国的神权精神。所以,如果太平军取得胜利,洪秀全的神权得到巩固,中国有可能被拉回到中世纪的黑暗时代。

作为传统文化和封建政权的捍卫者,曾国藩的立场明显保守。“但是,洪秀全的神权比曾国藩维护的封建政权更落后,两害最少。曾国藩镇压太平军的胜利,缩短了修修补补的时间,更有利于社会历史的发展。这与冯友兰对太平天国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我不同意冯友兰认为镇压太平军起到了抵抗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作用。

有论者完全不同意冯友兰的观点,认为“洪秀全、杨等太平天国领袖的思想和言论,虽然涂上了一层‘天父天兄’之类的神道教色彩,但其愚昧、落后、迷信,与一般教会门阀不同。就《中国的土地制度》、《资政新篇》等纲领性文件而言,其实是有一些现代资产的。所以“神权”倒退到黑暗时代的假设显然是没有根据的。所以还是很难否定太平天国,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罪责逃不掉。”

第三,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现在,普遍认为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领袖。随着人们对洋务运动的重新认识,有必要重新认识他的领袖曾国藩。洋务运动被证明是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运动,于是曾国藩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虽然从一开始就有各种目的的外国人参与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但其主流是中国人自己的活动,其爱国主义和进步性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因此,关于曾国藩洋务思想及其实践的爱国性和进步性争议较少。这次没有大的争论。有论者说,曾国藩的洋务思想应分为两部分:曾国藩将魏源“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率先造枪,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科技,应予以肯定;应该否认它“不是用来控制外国人的”,而是“专门用来控制人民的”。对此,有评论反驳说,说曾国藩创造的东西“不是用来控制外国人的”,而是“专门用来控制人民的”,是没有根据的。

曾国藩说,“目前用资源、资源帮助压制经济运输,可以解除一时之忧;将来学智造加工船,特别有好处。”其壮大自身、抵抗侵略的目的显而易见。有论者具体论述了曾国藩自强抗侵略思想的形成、内容、渊源和取向,加深了人们对曾国藩自强抗侵略思想的认识,进一步肯定了曾国藩的爱国精神。

有论者对曾国藩“学支一造船造炮”提出了新的看法。在此之前,人们认为曾国藩学支一只是继承了魏源的“学支一”,并没有看到这种“智”与“术”的区别。讲解员说“智慧”的内涵远大于“技术”。

“技术”除了加强船只和枪炮的武器外,什么也不包含。魏源明确说:“利用他们的技术,不许他们传播学术知识”。但曾国藩的“智”不仅包括“造坚船利炮”之术,还包括“制兵器之器”及相关的科学文化或其他先进文化,甚至包括魏源学术中部分要被禁止的内容。曾国藩不仅有这个想法,而且付诸实践。可见曾国藩比魏源有更远的眼光,更大的勇气,更开放的胸怀。曾国藩把“博采众长”作为学习西方文化的行动纲领,比同龄人更加出彩。

扩展数据:

曾国藩(1811年165438+10月26日-1872年3月12),初名子承,本名伯翰,是,居子七十孙。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湘军的创始人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他从小勤奋好学。他6岁时进入这所学校。8岁能读四书,背五经,14岁能读李周和史记。道光十八年(1838)入国子监,师从军机大臣张穆。忍痛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军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

我们与倭仁、会宁道和归真等大学同学是挚友,为“实学”而奋斗。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组建湘军,经过多年征战,力挽狂澜,消灭太平天国。终其一生,他奉行以忍耐为第一要务,主张凡事勤俭持家,不以为官为荣。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以礼为先,以忠求政,在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参考资料:

曾国藩-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