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根思公司的今日辉煌

汶川大地震震动了神州大地,也震动了千里之外的杨根思连队全体官兵。为人民利益赴汤蹈火的英雄传统,早已融入杨根思公司新一代官兵的血脉。战士们关心灾区,他们向党支部提交了请柬和决议。12夜,连队接到汶川紧急救援任务,连长李修洋、指导员范朝兴立即带领连队踏上征程。经过两天两夜的紧急开进,部队于15凌晨到达上级指定的任务区——彭州,这里距离地震中心汶川仅一山之隔。

当时地震已经发生三天,救援灾民的黄金时间即将过去。然而,彭州的受灾情况还不清楚,特别是在被称为成都后花园的龙虎门山镇和银厂沟旅游景点。地震导致山体滑坡,道路中断。但这里有800多家酒店和农家乐,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生死不明。旅长唐延峰、旅政委彭玉斌亲自指挥并作出指示:以老百姓的呼救声为主攻方向,哪里有幸存者就往哪里冲!并把侦察任务交给了杨根思公司。受领任务后,指导员范朝兴的战前动员简短有力:彭州就是小高岭,我们要像老连长一样战斗!然后他和连长带着党员突击队去搜救,为后续部队进入灾区标记道路,架设浮桥。当时情况非常危急。很多山体滑坡,桥梁中断,余震不断,随时有岩石滚落。为了及时与死神赛跑,官兵们不顾个人安危,奋勇向前。由于山区居民分布分散,连长李修洋为了加快搜救进度,找当地人当向导,派出8名官兵四处打听搜救线索。他们加速,再加速,不惜一切代价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在搜寻陡峭的红岩时,该公司收到消息,4名60多岁的老人被困在陡峭的岩壁上。地震完全破坏了上山的道路。李连长、范教导员立即紧急部署,分前、侧、后三组上山救援。指导员范朝兴带着突击队冲在最前面。从最危险的前方,他通过两根攀登绳从80多度的破碎岩石上爬了上去,找到了被岩石困住的老人。绝望的老人看到解放军战士从天而降,紧紧抱住战士,无言以对。战士们用树枝做了一个简易担架,将4名遇险老人安全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灾后重建工作如火如荼的时候,杨根思公司奉命进驻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的草坝村。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官兵们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不顾疲劳,日夜奋战,清理地震废墟,掩埋遇难者遗体,为每一位村民搭建过渡房,遮风挡雨。看到灾后村民生活贫困,公司把收到的慰问金分发给老乡。看到草坝村孩子上学要用的铁索桥板被推倒,战士们上山采石修复。在雨桥修好之前,孩子们都不上学。战士们担心孩子们会被雨淋,就一个个躺在铁索上,组成铁索桥,让孩子们一个个爬过战士们。那段时间,灾区进入雨季,一阵风雨掀起了刚刚搭建好的简易屋顶的篷布。战士们见状,在风雨中毫不犹豫地爬上屋顶,用身体压住篷布。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场的村民都忍不住哭了。第二天是传统节日端午节,吃不饱的老百姓却给战士们送来了一串热气腾腾的粽子。虽然全连只象征性地留了10粽子,每个班也只分到1,但这份军民之情却深深地记在了每个官兵的心里。

7月,杨根思连完成抗震救灾任务后,奉命返回部队。3月的早晨,尽管部队保密严格,所有村民都出来送行,但一般开车不到5分钟,草坝村却整整一个半小时没开过...刚从四川抗震救灾凯旋归来,杨根思连队又要迎接新的挑战,2008年军演开始在即。这次演习的对手都很强,成立至今没有一次败绩;装备先进,是目前我军信息化建设水平最高的机械化部队。面对强大的对手,公司没有胆怯,反而士气高昂。每个班都向李安琪宣誓并签名。面对对手的精良武器,官兵们研究了对手以往对抗的纪录片,分析了对手的战术和战法,设想了100多种可能的情况,逐一推敲。他们长途跨区行军,到达对抗演习举行地内蒙古朱日和战术训练基地,根据演习内容、组织形式、对手和演习地域自然环境,加强针对性训练。由于朱日和海拔高、气温低、风沙大,很多战士的嘴唇都被风吹裂了,但他们的训练热情丝毫没有下降,每天坚持训练十几个小时。

9月25日凌晨4点,伴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的飞舞,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战术群机动攻防战斗打响了。杨根思连一个排上场时,杨根思连指挥员迅速改变原定作战方案,果断采取迂回包围、正面围堵的战术。他们屈服于战车,迅速进攻以吸引敌人坦克的注意力。步兵下车徒步进攻,对敌人坦克形成包围圈。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跑300米并不容易,但杨根思连的战士们一口气冲上去1500米,包围了敌人的坦克,取得了胜利。前奥运安保旗手余意气风发地冲在最前面,把杨根思公司的旗帜牢牢地插在了蓝军的阵地上。此刻,在“砺兵-2008”演习的平台上,前来观看演习的外军代表团分发军官们一脸凝重,他们不得不佩服中国新一代军人的军事素质。2014年3月,经过基层推荐、考核、公示,文海迪被任命为“杨根思连”第35任指导员。

强军首先要团结英雄主义。圆满完成一名大学生士兵突击任务的温海迪,深植连队丰富的历史营养,积极开展以党员比比边、党员擦拭老连长塑像、党员节日哨为重点的“党员当先锋”活动,组织开展了“我要当英雄”、“人人争当连队荣誉室讲解员”、“成功兴趣班”、“我们是幸福一家”、“关爱人民温暖社会”等活动。

2014年,“杨根思连”不远千里奔赴大漠参加“跨越-2014朱日和C”实兵演习,文海迪自告奋勇承担了最艰巨的渗透和攻击任务。连队进攻一个山坡时,突然遇到宽2米、深1.5米的反坦克壕,行动完全受阻。危急时刻,他和连长决定分成两组。第一组歼灭周边高地伏击敌人,第二组人工埋设反坦克壕。在几乎没有破障装备的情况下,官兵们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埋下了一个需要工程装备清除的障碍物。

随后,连长阵亡,带领党员突击队穿过蓝军的层层防线,急行军近8公里,成功登上1335.9高地,摘下蓝军指挥所,受到来宾的高度赞扬。担任指导员一年,“杨根思连”被集团军表彰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基层建设模范连”,被旅里评为“一级军训单位”。